微机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微机接口技术及其应用
|
ISBN: | 978–7–5606–1837–1 |
条码: | |
作者: |
李育贤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9.00
折扣价:¥18.05
折扣:0.95
节省了0.95元
|
字数: |
357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12900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7-06-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微机接口技术为主要内容,从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出发,说明了微型计算机作为信息或控制系统的核心与外界联系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接口的组成、特点及应用。在介绍各种接口时,不仅从理论上讲述其工作原理,而且结合典型实例说明了一般接口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本书所介绍的接口既有常规接口,如串/并行接口、定时/计数器接口、模拟接口及人机接口等,又有各种新型微机接口和高档微机接口。 本书结构合理,实例丰富,系统性强;每章后均附有习题与思考题,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教材,又可作为工科电子类非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从事微机应用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章 微机接口技术概述 1
1.1 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 1
1.1.1 微机接口及接口技术 1
1.1.2 接口的功能 2
1.1.3 接口的分类 3
1.2 接口电路的基本组成 4
1.2.1 端口 4
1.2.2 典型接口电路的组成 4
1.2.3 设计接口电路的方法 5
1.2.4 I/O接口的编址方式 7
1.2.5 译码电路 8
1.2.6 简单的I/O接口芯片 10
1.3 输入/输出传送控制方式 13
1.3.1 程序控制方式 13
1.3.2 中断方式 17
1.3.3 DMA方式 18
习题与思考题 20
第2章 总线接口 22
2.1 总线的基本概念 22
2.1.1 总线的概念 22
2.1.2 总线的分类 22
2.1.3 总线的主要参数 24
2.2 总线的通信协议 25
2.2.1 总线的传输过程 25
2.2.2 总线的通信协议 25
2.3 常用系统总线标准 27
2.3.1 总线标准 28
2.3.2 STD总线 29
2.3.3 IBM-PC/XT总线 31
2.3.4 ISA总线 33
2.3.5 PCI总线 34
2.3.6 EISA总线 36
2.3.7 VESA总线(VL总线) 37
2.4 通信总线标准 38
2.4.1 IEEE-488总线 38
2.4.2 RS-232C总线 41
习题与思考题 46
第3章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接口芯片8253 47
3.1 定时/计数系统 47
3.1.1 定时/计数的产生 47
3.1.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48
3.2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芯片8253 49
3.2.1 8253的外部特性与内部逻辑结构 49
3.2.2 8253的引脚功能 51
3.2.3 8253的工作方式 52
3.3 8253的应用 57
3.3.1 8253控制字的格式 57
3.3.2 8253初始化编程 58
3.3.3 应用举例 59
习题与思考题 63
第4章 可编程中断控制接口芯片8259A 65
4.1 中断系统 65
4.1.1 8088/8086的中断分类 65
4.1.2 中断类型码与中断矢量表 66
4.1.3 中断类型码的获取 70
4.1.4 专用中断 71
4.1.5 软件中断 73
4.1.6 外部中断 73
4.1.7 中断响应流程及中断的优先级 74
4.2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75
4.2.1 8259A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 75
4.2.2 8259A的工作原理 77
4.2.3 8259A的工作方式 77
4.2.4 8259A的编程 81
习题与思考题 91
第5章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92
5.1 并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92
5.2 8255A的工作原理 94
5.2.1 8255A的基本性能 94
5.2.2 8255A的内部结构及外部特性 95
5.2.3 8255A的工作方式 97
5.3 8255A的编程 104
5.3.1 8255A的控制字 104
5.3.2 8255A的C端口状态字 106
5.4 8255A的应用 107
5.4.1 8255A设计中常用的方法 107
5.4.2 应用举例 107
习题与思考题 117
第6章 串行通信和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119
6.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20
6.1.1 数据传送的方向 120
6.1.2 基本工作方式 121
6.1.3 串行传送速率 123
6.1.4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24
6.1.5 串行接口芯片UART和USART 125
6.2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126
6.2.1 8251A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 127
6.2.2 8251A的控制字和状态字 134
6.2.3 8251A的编程流程图 137
6.2.4 8251A初始化编程举例 138
6.2.5 8251A的接口技术与应用举例 139
6.3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16550和8250 144
6.3.1 16550和8250的功能 144
6.3.2 16550和8250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145
6.3.3 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0 149
6.3.4 串行接口的编程及应用 152
习题与思考题 155
第7章 模/数与数/模转换接口 157
7.1 概述 157
7.1.1 实时闭环控制系统 158
7.1.2 模拟量的输入通道 158
7.1.3 模拟量的输出通道 162
7.2 D/A转换器 162
7.2.1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163
7.2.2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4
7.2.3 D/A转换器与微机系统的连接和使用 166
7.2.4 典型的D/A转换器芯片DAC0832及其应用 168
7.3 A/D转换器 175
7.3.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175
7.3.2 A/D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177
7.3.3 典型的A/D转换器芯片ADC0809及其应用 178
7.3.4 典型的12位A/D转换器AD574A 186
习题与思考题 190
第8章 可编程DMA控制器芯片8237A 191
8.1 8237A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92
8.1.1 8237A的结构 192
8.1.2 8237A的引脚功能 193
8.1.3 8237A的工作时序 195
8.2 8237A的编程及应用 196
8.2.1 8237A的工作模式 196
8.2.2 8237A的操作类型 197
8.2.3 8237A内部寄存器的寻址 198
8.2.4 8237A寄存器的功能及编程 199
8.2.5 PC/XT机中的DMA控制逻辑 201
8.2.6 8237A的一般编程方法 204
习题与思考题 207
第9章 人机交互设备接口 208
9.1 键盘接口 208
9.1.1 键盘接口的功能 209
9.1.2 键盘接口的工作原理 209
9.2 LED显示器接口 212
9.2.1 LED显示器 212
9.2.2 软件译码法 214
9.2.3 利用专用接口芯片驱动LED显示器 215
9.3 CRT显示器接口 217
9.3.1 概述 217
9.3.2 CRT显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17
9.3.3 CRT的主要性能指标 219
9.3.4 数据的显示过程 220
9.3.5 显卡 222
9.4 打印机接口 223
9.4.1 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223
9.4.2 打印机各部分的功能 224
9.4.3 打印机的性能指标 226
9.4.4 打印机的类型 227
9.5 鼠标接口 228
9.6 网卡 230
9.6.1 网络的基本概念 230
9.6.2 以太网卡的结构 230
9.6.3 网卡的选用 231
习题与思考题 233
附录 ASCII字符表及控制符号的定义 234
参考文献 235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并已渗透到各行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发展,微机接口技术已成为能否开创微机应用新局面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也成为计算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课程已被列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为了适应计算机学科的飞速发展,在“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课程配套教材中必须反映当前国内外计算机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内容,而“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原有教材中选用的8位机机型已不能适应当前微机的发展。新出的教材虽在机型上有所改进,但有些教材在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方面仍不能满足目前教学的需要。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和教学实践的经验,为满足高等院校工科电子类各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本书强调基本原理和概念,着眼于应用。在选材上,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在叙述上,力求做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在内容安排上,强调结构的合理性,注重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主流机型和高档机型相结合。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微机接口技术概述、总线接口、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接口芯片8253、可编程中断控制接口芯片8259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和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模/数与数/模转换接口、可编程DMA控制器芯片8237A以及人机交互设备接口。在第9章还特别介绍了新型微机接口和高档微机系统接口等新技术。全书在介绍微机系统中各类接口其软/硬件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设计微机接口的原则和方法。本书在各章后均附有习题与思考题,以便于读者复习和自学。由于在教学要求上各高等学校所设置的计算机专业有所差别,因此,在使用本教材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删部分内容。本书参考学时为64学时,专科教学可适当减少部分内容。 本书由李育贤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楼顺天教授主审了本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得到了西安邮电学院赵亚婉教授、王曙燕教授以及王钰、王晓婕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才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完成并交付出版,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