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ISBN: 978–7–5606–1910 –1 条码:
作者: 宋宝萍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6.00  折扣价:¥24.70
折扣:0.95 节省了1.3元
字数: 478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202001-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7-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内 容 简 介

本书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实际,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操作细则,旨在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为其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各种心理问题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特点,怎样塑造良好人格,怎样高效学习,如何处理大学生时期的恋爱问题,如何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怎样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应对压力和降低焦虑的策略有哪些,如何理性地对待挫折和化解挫折,在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哪些,如何进行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等等。书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引导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开发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广大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等参考,还可作为大学生和青年朋友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自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1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1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6

四、克服“第三状态” 7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不适应问题及原因分析 9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不适应现象 9

二、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12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5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 19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20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20

二、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2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 24

四、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27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31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31

二、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34

三、自我意识的误区 34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38

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类型 41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43

一、个人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43

二、完善自我的主要途径 44

三、完善自我的操作细则 45

四、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47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 52

第一节 人格概述 52

一、人格——人的本性 52

二、人格的结构 52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54

第二节 人格的影响因素 56

一、生物遗传因素 57

二、环境因素 57

三、自我调控系统 61

第三节 气质 63

一、气质及其表现 63

二、了解自己的气质 64

第四节 性格 68

一、性格的含义及其类型 68

二、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性格品质及其调节 70

第五节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74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74

二、健全人格的特点 76

三、健全人格的几种模式 76

四、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现代人 77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79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79

一、大学生的学习活动 79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因素 81

三、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82

第二节 学习动机 83

一、学习动机的分类 84

二、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86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86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与学习 89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89

二、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 89

三、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 90

第四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调整 95

一、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及其自我调适 95

二、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01

附一 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 104

附二 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谈大学生如何学习 106

第五章 健康的爱情观和性道德 110

第一节 爱情是什么 111

一、心理学家谈爱情 111

二、爱情的内涵 112

三、友谊与爱情 113

第二节 大学生的爱情 116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过程 116

二、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116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教育 118

四、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120

第三节 大学生的恋爱困惑及其调适 122

一、单恋 122

二、多角恋 123

三、失恋 124

第四节 大学生的性心理困扰及其调适 125

一、大学生的性心理特征 125

二、大学生的性心理困扰 127

三、大学生性心理的调适 128

附表一 恋爱观测试 129

附表二 你结交异性的技巧如何 132

第六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135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137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及特点 137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138

三、人际关系的意义与作用 138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 139

一、接近性 139

二、熟悉性 140

三、相似性 141

四、个人特征 141

第三节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143

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 143

二、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144

第四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调试 146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误区及调试 146

二、人际交往的应用技巧——沟通的艺术 148

第七章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153

第一节 情绪概述 153

一、情绪的定义 153

二、情绪的种类 153

三、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156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158

一、大学生情绪的一般特征 158

二、大学生健康情绪的特征 160

第三节 大学生的情绪困扰及其调适 164

一、心境恶劣或情绪不稳定 164

二、自卑 164

三、抑郁 166

四、焦虑 168

五、冷漠 169

六、嫉妒 169

第四节 EQ与大学生的情绪调适 170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171

二、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识别能力是情绪和情感智力的重要指标 173

三、对自己情绪和情感进行控制的能力是情绪和情感智力的核心要素 174

四、调节和运用情绪和情感的能力是情绪和情感智力的高层次要求 176

附表一 抑郁自评量表(SDS) 178

附表二 情商测验 178

附表三 焦虑自评量表(SAS) 179

第八章 大学生压力调适 181

第一节 压力概述 181

一、压力定义 181

二、压力反应 182

三、压力预警 183

四、压力与健康 184

第二节 大学生的压力源 185

一、压力源 185

二、大学生压力现状及来源 186

第三节 大学生压力调适方法 188

一、了解自己的压力源 188

二、控制压力的方法 189

三、运动减压 191

四、放松训练减轻压力 192

附表 A型人格测试 194

第九章 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196

第一节 挫折概述 196

一、认识挫折 196

二、挫折的性质 198

第二节 挫折产生的原因 200

一、大学生的常见挫折 200

二、大学生挫折的原因分析 203

第三节 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207

一、心理防御机制 207

二、大学生常见的挫折反应 209

第四节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212

一、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213

二、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 213

三、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216

第十章 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223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223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其深远影响 223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的双向影响 224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与障碍 227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 227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特点 229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防治 233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危害 233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235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 237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一、大学生一般的心理困扰 242

二、什么是心理障碍 243

三、如何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244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245

一、心理障碍的分类 246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 246

第三节 防治心理障碍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255

一、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 255

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 256

三、科学对待心理疾病 257

四、心理障碍的预防 257

第十二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259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概述 259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 259

二、心理咨询追求的意境 260

三、心理咨询追求的目标 261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般的生活咨询 261

五、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 263

六、大学心理咨询的类型 265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 266

一、心理治疗工作模式 266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步骤 267

三、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269

四、咨询中的一些原则 269

第三节 常见的几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270

一、行为疗法 270

二、认知疗法 276

三、认知领悟疗法 277

四、心理分析疗法 278

五、支持疗法 279

六、森田疗法 280

七、咨客中心疗法 283

第十三章 危机干预与自杀的预防 286

第一节 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286

一、危机及危机干预的定义和特征 286

二、常见心理危机及干预原则 287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289

四、危机干预理论 289

五、危机干预模式 292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及特征 292

第二节 危机干预的技术与注意事项 294

一、危机干预理论的原则 294

二、危机干预的主要领域和形式 295

三、危机干预的方法 295

四、危机干预的步骤 296

五、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298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心理护理 300

第三节 自杀的流行学研究 301

一、认识自杀 302

二、自杀及其动力学分析 302

三、自杀人群的特征 303

四、自杀的流行学研究方法 303

五、自杀的人群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 305

第四节 自杀的预防 306

一、消除对自杀的误区 306

二、鉴别自杀倾向者的迹象 307

三、有潜在心理问题者或要自杀者需要了解的知识 308

四、帮助有心理危机或有自杀倾向者时需要掌握的要点 308

五、自杀的干预途径 309

六、自杀干预的策略 309

七、量表的应用 310

后记 312

参考文献 313

精彩片段:
 
书  评:
前 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提供了多方面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拥有和保持心理健康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已经引起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各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在2001年3月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至今,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教育部每年都出台相应的文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全国各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又不同于学校的其他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进行(方法、途径和策略),该抓哪些方面(具体目标、任务、内容),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和心理素质形成的特点,编写针对性和科学性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
本书是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者多年来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成果。全书共有十三章,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第四章,大学生学习心理;第五章,健康的爱情观和性道德;第六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第七章,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第八章,大学生压力调适;第九章,大学生的挫折心理;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十一章,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第十二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十三章,危机干预与自杀的预防。
本书在编排上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体例新颖,联系学生实际。本书的编写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每章节提供案例及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常见问题。第二,重视心理训练。本书为大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心理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感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素质。第三,语言清新,可读性强。本书在编写上特别重视语言清新、文字活泼以及较强的可读性,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养分。总之,本书紧扣健康、适应和发展的主题,围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有抽象的理论探讨,又有实际的调适建议,还有各种测试量表、趣味故事、知识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是经历了挫折、困苦,但又从挫折、困苦中站立起来之人,必是经历了风吹雨打而坚持到底最后终见彩虹之人。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广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困惑,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