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 厦门社科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厦门社科丛书
|
ISBN: | 978-7-5615-2849-5 |
条码: | |
作者: |
丁少群 李桢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
字数: |
276千字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7-09-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从疾病风险管理手段、发展背景、制度根源、各地试验的不同运作模式、试点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对新农合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了新农合改革的方向和制度运行中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平、筹资机制及经营风险控制等问题,最后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9个部分,各篇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是: 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1章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从疾病风险入手分析了农村疾病风险特征、经济影响及管理手段,接着重点探讨了新农合的性质、特征及基本经营原则,最后还讨论了研究新农合应具备的理论视角。 第2章在考察我国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目的是探寻新农合发展的制度根源。 第3章主要通过对四川都江堰和云南大理新农合试点的田野调查,运用大量实际资料分析了新农合试点运行效果和存在问题。 第4章对国内外主要农村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下一章新农合改革中的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第5章主要研究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取向,即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性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构建。本章是全书的重点,认为要实现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构建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性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第6章主要研究新农合保障水平的确定原理与筹资制度的改进途径,研究构建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的精算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医药费补偿比的确定原则。 第7章主要研究新农合中道德风险与逆选择及其规避。认为市场信息不对称与机会主义倾向是其形成根源,其影响是可能导致新农合价格扭曲、市场萎缩与效率损失;新农合中逆选择与道德风险规避,应从卫生需方控制和供方控制两方面着手。 第8章主要论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责任定位与政策建议。本章作为全书的落脚点,认为政府应在新农合发展中扮演公益人、监管人、调控人和守夜人的角色。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