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张杰文学选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张杰文学选论
ISBN:978-7-309-05775-1/I.410 条码:
作者: 张杰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字数: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7-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张杰教授自1988年至2006年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共28篇,分为三编。第一编为方法论研究,着重从宏观上探讨了外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的方法,同时涉及了语言全球化等一些理论问题;第二编为俄苏文论研究,主要分析了原苏联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巴赫金、洛特曼等人的理论思想,还深入发掘了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的价值;第三编为欧美文学创作研究,不仅有对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发展的宏观考察,也有对高尔基、托尔斯泰以及美国后现代作家德里罗创作的文本分析。本文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方法论的探讨,力求在外国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的研究中探索出新的途径。

作者简介:
张杰.男,1956年生,浙江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俄语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语言符号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副主任、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从事西方文学批评及其理论、俄罗斯文学研究,已出版《复调小说理论研究》、《走向世界的探索》、《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与人合著,第一著者)、《结构文艺符号学》 (与一人合著,第一著者)4部学术专著,主编《巴赫金集》等5郜编著或高校教材,独立或主持翻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悲剧的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巴赫金传》、《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4部学术译著,发表学术论文计60余篇,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1989)、《洛特曼及其艺术符号学》(1997).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2004),还曾主持和完成国家教委“八五”和“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项,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

章节目录:
目 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编 方法论研究
21世纪批评方法的重建
多一点问题,少一点结论——也谈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语言全球化: 一体化与多元化
批评的转向: 从语言学走向话语学
历史的循环: 创作·批评·思维
从“形式”走向“认知”: 21世纪西方文论的语言学研究新转向
文学传统的解构
现代文学观念的裂变——论现实主义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分野
重构历史的现实——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更新思维模式,探索新的方法——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论文艺学中的精神分析

第二编 俄苏文论研究
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批评的超越——论巴赫金的整体性批评理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非对话性
巴赫金与中国文学
符号学王国的构建: 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
走向体系研究的艺术符号学与文化符号学——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理论探索
叙事文本的“间离”: 陌生化与生活化之间——洛特曼对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
戏剧化分析研究
批评的反思——俄国形式主义研究的一点思考
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
真理的探索: 从科学走向宗教——记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家弗洛连斯基
俄罗斯哲学史的多元主义阐释——评著名美学家斯托罗维奇最新撰写的《俄罗斯哲学史》

第三编 欧美文学创作研究
苏联文学及其研究: 多样性与一统化
当代俄罗斯文坛现状
心理分析艺术的深化——20世纪外国文学的一个主要倾向
论高尔基的心理分析艺术——奥古洛夫系列小说艺术特色分析
现实主义心理分析艺术的拓展——《罗斯记游》艺术特色初探
论高尔基两部自传体小说中的心理分析艺术
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变迁
后现代社会的诗性特征: 生活的符号化——《白噪音》文本的对话式解读
“散点”与“透视”——蒲宁中篇小说《乡村》思想艺术浅析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