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自动控制理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自动控制理论
ISBN: 978-7 - 5606 - 2032 - 9 条码:
作者: 吴晓燕, 张双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4.00  折扣价:¥32.30
折扣:0.95 节省了1.7元
字数: 563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324001-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8-07-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包括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控制系统的数
学模型,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 控制系统的校正, 线性离散系统分析与校正以及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等。 除配合各章内容介绍了MATLAB在自动控
制理论中的使用方法外, 每章还都给出了较丰富的例题和习题, 便于读者自学。 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 教师及从事自动化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
1.1 引言 1
1.2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 1
1.2.1 人工控制 2
1.2.2 自动控制 2
1.2.3 自动控制系统 3
1.2.4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3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3
1.3.1 开环控制 4
1.3.2 闭环控制 5
1.3.3 复合控制 6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7
1.4.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7
1.4.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8
1.5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9
1.5.1 计算机硬盘读/写数据系统 9
1.5.2 水加热自动控制系统 10
1.5.3 防空导弹制导系统 10
1.6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12
1.6.1 稳定性 12
1.6.2 快速性 12
1.6.3 准确性 12
1.6.4 自动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 12
习题 13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5
2.1 数学模型概述 15
2.1.1 数学模型的定义与分类 15
2.1.2 数学模型建立的原则 15
2.2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16
2.2.1 微分方程列写步骤 16
2.2.2 控制系统元件微分方程的列写 16
2.2.3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19
2.2.4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0
2.3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3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3
2.3.2 传递函数的性质 24
2.3.3 MATLAB中传递函数模型的建立 26
2.3.4 电网络传递函数的求取 30
2.3.5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33
2.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38
2.4.1 结构图的概念 38
2.4.2 结构图的组成 39
2.4.3 结构图的绘制 39
2.4.4 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 43
2.4.5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44
2.4.6 用MATLAB求取三种基本连接形式的传递函数 50
2.5 信号流图 53
2.5.1 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 53
2.5.2 信号流图的绘制 55
2.5.3 梅森增益公式及其应用 56
2.6 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59
2.6.1 几个基本概念 59
2.6.2 闭环传递函数 59
习题 63
第3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68
3.1 引言 68
3.1.1 典型输入信号 68
3.1.2 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 70
3.1.3 性能指标 70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71
3.2.1 数学模型 71
3.2.2 单位阶跃响应 72
3.2.3 单位斜坡响应 73
3.2.4 单位脉冲响应 73
3.2.5 时间响应的特点 74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74
3.3.1 数学模型 75
3.3.2 二阶系统的工作状态 75
3.3.3 单位阶跃响应 76
3.3.4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9
3.3.5 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83
3.3.6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85
3.4 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与性能估算 87
3.4.1 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87
3.4.2 基于主导极点法的高阶系统性能估算 89
3.5 应用MATLAB求解系统的时间响应 90
3.5.1 单位阶跃响应 91
3.5.2 单位脉冲响应 94
3.5.3 单位斜坡响应 95
3.5.4 任意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响应 96
3.6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97
3.6.1 稳定性的概念和定义 97
3.6.2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98
3.6.3 劳思稳定判据 99
3.6.4 应用MATLAB进行稳定性分析 105
3.7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107
3.7.1 误差与稳态误差 107
3.7.2 系统类型 108
3.7.3 输入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的计算 109
3.7.4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12
3.7.5 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 114
习题 115
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21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121
4.1.1 根轨迹 121
4.1.2 根轨迹方程 123
4.2 根轨迹的绘制 124
4.2.1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124
4.2.2 影响根轨迹形状的其他因素 137
4.2.3 根轨迹绘制举例 139
4.3 应用MATLAB绘制根轨迹 143
4.4 几类典型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146
4.4.1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 146
4.4.2 参数根轨迹 149
4.4.3 零度根轨迹 151
4.4.4 根轨迹簇 154
4.5 系统性能分析 155
习题 157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59
5.1 频率特性 159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159
5.1.2 频率特性的求取 161
5.1.3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 163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164
5.2.1 比例环节 165
5.2.2 积分环节与纯微分环节 165
5.2.3 惯性环节与一阶微分环节 168
5.2.4 振荡环节与二阶微分环节 172
5.2.5 不稳定环节 177
5.2.6 延迟环节 179
5.3 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179
5.3.1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180
5.3.2 应用MATLAB绘制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185
5.3.3 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187
5.3.4 应用MATLAB绘制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190
5.3.5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 193
5.4 频域稳定判据 195
5.4.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196
5.4.2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206
5.5 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 210
5.5.1 相角裕度γ 210
5.5.2 幅值裕度h 210
5.5.3 稳定裕度计算举例 212
5.5.4 应用MATLAB求稳定裕度及相应频率 216
5.6 闭环频率特性 217
5.6.1 闭环频率特性与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217
5.6.2 闭环幅频特性及其频域指标 217
5.6.3 应用MATLAB求闭环频域指标 218
5.7 系统性能分析 220
5.7.1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形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20
5.7.2 由频率响应与时域响应的对应关系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223
习题 227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232
6.1 基本概念 232
6.1.1 不可变部分与系统校正 232
6.1.2 校正方式 232
6.1.3 性能指标 233
6.1.4 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 234
6.2 串联超前校正 234
6.2.1 超前校正网络及其特性 234
6.2.2 频率法串联超前校正 236
6.3 串联滞后校正 240
6.3.1 滞后校正网络及其特性 240
6.3.2 频率法串联滞后校正 241
6.4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246
6.4.1 滞后—超前校正网络及其特性 246
6.4.2 频率法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248
6.5 反馈校正 253
6.5.1 反馈校正原理 253
6.5.2 反馈校正功能 254
6.5.3 期望特性法反馈校正 258
6.6 复合校正 265
6.6.1 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 265
6.6.2 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 267
习题 270
第7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274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274
7.1.1 采样控制系统 274
7.1.2 数字控制系统 275
7.1.3 离散系统 277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278
7.2.1 采样过程及其物理意义 278
7.2.2 采样信号的数学描述 279
7.2.3 信号的复现(保持) 282
7.3 z变换 284
7.3.1 z变换的定义 284
7.3.2 z变换的求取方法 285
7.3.3 z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287
7.3.4 z反变换 290
7.3.5 应用MATLAB求z变换与z反变换 293
7.4 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94
7.4.1 脉冲传递函数的概念 294
7.4.2 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297
7.4.3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299
7.5 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02
7.5.1 从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 303
7.5.2 线性离散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04
7.5.3 w域劳思稳定判据 304
7.5.4 应用MATLAB进行稳定性分析 306
7.6 线性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 308
7.6.1 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309
7.6.2 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309
7.6.3 单位加速度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309
7.7 线性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312
7.7.1 解析法求取单位阶跃响应 312
7.7.2 闭环极点与动态性能的关系 314
7.7.3 应用MATLAB求取单位阶跃响应 315
7.8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318
7.8.1 最少拍系统设计 319
7.8.2 无波纹最少拍系统设计 324
习题 327
第8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 331
8.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331
8.1.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念 331
8.1.2 典型非线性特性 332
8.1.3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征 334
8.1.4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35
8.2 描述函数 335
8.2.1 描述函数的基本概念 335
8.2.2 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337
8.2.3 复杂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341
8.3 描述函数法 343
8.3.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简化 343
8.3.2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44
8.3.3 非线性控制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分析 345
8.4 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349
习题 352
附录A 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355
附录B 拉普拉斯变换常用定理 356
附录C MATLAB/Simulink 简介 357
附录D 本书中用到的MATLAB函数索引 367
参考文献 369

精彩片段:
 
书  评: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来为本科生讲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体会, 充分吸收
和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教材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教学理念, 并经过进一步的充实与提炼编
写而成的。 
本书在保持经典控制理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 强调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突
出实际工程应用, 淡化理论推导和证明; 内容深入浅出, 覆盖面广, 重点突出; 例题与
习题丰富, 实用性强, 适合自学。 
全书共分8章。 第1章是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及
常用术语, 使读者对自动控制系统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第2章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
介绍经典控制理论最重要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奠定基础; 第3~5章介绍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三大分析方法, 即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
, 它们属于控制系统分析部分; 第6章为控制系统的校正, 主要介绍基于频率法的控制系
统校正装置设计方法, 它属于控制系统综合部分; 第7章为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介
绍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建模、 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8章为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着重介绍基
于描述函数法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附录包括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常用定理、 MATLAB/Simulink简介以及本书中用到的MATLAB函数索引, 以方便读者使用。
 使用本书前, 读者应具有高等数学、 电路分析、 信号与系统、 电子技术、 控制电机
等方面的知识。 
本书第1章由吴晓燕、 张双选共同编写, 第2、 5、 6、 8章由吴晓燕编写, 第3、 4、 7
章由张双选编写。 本书由吕辉教授主审, 他在百忙之中仔细阅读了全稿, 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书的责任编辑臧延新老师及阎彬老师对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
, 作者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资料和文献, 限于篇幅, 并未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 这里也向这些资料的作者深表谢意。 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 敬请读者批评指教。 欢迎读者通
过作者的电子信箱x-ywu@126.com和sx-zh@126.com与作者联系。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