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海洋底构造导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海洋底构造导论
ISBN:7-05625-22584 条码:
作者: 任建业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8-07-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这本在介绍海洋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和地幔柱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分大洋中脊、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详细介绍了这些大洋底主要构造单元的地质构造特征、分布规律和演化。本书的特点是偏重于基础,并力求反映国内外本领域的并报进展,适用于高等院校海洋地质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和学习,同时也适合于海洋科学方面研究院所从事海洋地质研究的有关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海洋岩石圈
第一节 地球的构造层圈
第二节 地壳的类型和洋壳的结构
一、地壳的类型
二、标准洋壳结构
三、洋底地壳结构的侧向变化
四、洋壳与陆壳的基本区别
五、深海钻探与洋壳研究
六、大洋中脊的岩浆作用和洋壳的形成
第三节 岩石圈和软流圈
一、软流圈的性质和特征
二、岩石圈的性质和特点
第四节 海洋岩石圈的演化
一、海洋岩石圈演化模式
二、海洋岩石圈厚度的定量计算
三、海洋岩石圈演化与海底沉降
第二章 板块构造理论
第一节 板块构造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海底扩张
一、洋底地形
二、海底扩张的概念
三、地磁场倒转与海底磁异常
四、深海钻探和海底扩张
第三节 板块构造理论
一、转换断层
二、板块边界类型和板块的划分
三、大洋岩石圈的生长带与消亡带
四、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五、大洋盆地的演化与威尔逊旋回
六、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
第三章 地幔柱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新全球构造概念
第一节 热点和地幔柱概念及特征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地幔柱的成因机制
一、地幔柱的生成条件
二、地幔柱的起动机制、上升过程及其脉动性
三、演化阶段
第三节 新全球构造概念
一、超级地幔柱(Supper P1umes)
二、地幔柱构造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三、新全球构造概念
第四节 地幔柱的地质效应
一、地幔柱与,大型火成岩省(LIPs)
二、地幔柱与超大陆的裂解和聚合
三、中白垩世的超地慢柱事件及全球变化
第五节 大洋中发育的地幔柱/热点体系
一、大洋中地慢柱/热点的表现形式
二、太平洋中的地幔柱/热点体系
三、印度洋中的地幔柱/热点体系
四、大西洋中的地幔柱/热点体系
第四章 主动大陆边缘
第一节 主动大陆边缘的构成单元及特征
一、岛弧—海沟-系(Arc—Trench System)
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第二节 俯冲带地质构造作用
一、俯冲工厂(Subductlon Factory)的概念
二、俯冲增生与增生楔
三、沉积物的潜没与俯冲侵蚀作用
四、大型海山和无震海岭的俯冲
五、俯冲作用引起的构造变形
六、俯冲方式及其可能的机制
第三节 弧的类型及其演化系列
第四节 环太平洋巨型汇聚带
一、基本特征
二、东南太平洋区段
三、东北太平洋区段
四、西北太干洋区段
五、西南太平洋区段
第五节 边缘海盆地的特征和演化
一、边缘海盆地与板块俯冲带
二、边缘海盆地的主要特征和发育模式
三、大陆碰撞和陆内变形对边缘海盆地发育的影
四、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盆地发育的板块构造背景
五、边缘海盆地发育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第五章 被动大陆边缘
第一节 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态和结构
一、地形和表面沉积物
二、形态和结构
三、被动大陆边缘的哀退裂谷
第二节 被动大陆边缘的类型
一、火山型被动边缘
二、非火山型被动边缘
三、张裂—转换型被动边缘
第三节 被动大陆边缘的发育机制和演化
一、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二、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机制
三、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成因机制
第六章 洋中脊构造系统
第一节 洋中脊构造系统的概念及洋中脊的地球
一、洋中脊构造系统的概念
二、洋中脊的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节 全球洋中脊构造系统的分布
一、大西洋(含北冰洋)中脊
二、印度洋(含亚丁湾)中脊
三、太平洋海隆(中隆)
第三节 洋脊三联点及其演化
一、全球主要洋脊三联点的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二、洋脊三联点的几何形态和运动学
三、洋脊三联点演化过程探讨
四、洋脊的变格、跃迁和废弃
第四节 洋中脊的基本构成及微构造
一、洋中脊的类型
二、洋中脊的基本构成
三、洋中脊微板块构造
第五节 洋中脊动力学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