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计算机化工辅助计算 - 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计算机化工辅助计算 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
ISBN:978-7-5628-2442-8 条码:
作者: 浦伟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26.00  折扣价:¥23.40
折扣:0.90 节省了2.6元
字数: 222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8-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把化工知识、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语言的编程能力三方面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期提高读者的化工计算机应用所需的分析、建模、计算和编程的能力。并通过C语言的应用示范例子和程序,使读者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也可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本书编写时考虑读者已有化工原理的知识,对单元操作的过程描述尽量简化,把重点放在过程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解题的计算步骤和程序的模块化设计及计算机运行的可靠性上。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化工物性数据和平衡数据、流体输送和管路计算、传热计算,精馏计算、其他单元操作的计算、化工优化计算、常用流程模拟软件简介、化工常用数值计算方法。附录还给出了部分计算程序、常用化合物的物性计算常数和Wilson模型参数。本书的各章内容各自独立,所以作为教材使用可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也可结合实际适当补充其他有关内容。
本书可作为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化工物性数据和平衡数据
11化工物性数据库简介1
12化工物性子程序的建立2
121数据型数据子程序2
122公式计算数值型子程序3
123插值数值型数据子程序6
124估算数值型子程序6
125混合物的物性7
126物性的压力校正9
13气液平衡数据11
131气液平衡关系11
132活度系数的计算12
133逸度系数的计算14
134利用实验数据16
14液液平衡数据17
141液液平衡关系17
142利用实验数据18
15实验数据的拟合19
第2章流体输送和管路计算
21流体输送过程的数学模型和设计自由度分析22
22管路的摩擦系数计算24
23几种实际应用计算25
231简单管路的管径设计25
232简单管路的模拟计算28
233离心泵的工作点计算29
24复杂管路的计算31
241分支和汇合管路31
242并联管路32
25管路网络的计算和模拟33
251数学模型33
252编程要点34
26可压缩流体输送的计算36
261数学模型36
262可压缩气体的管路计算37
第3章传热计算
31列管换热器的设计41
311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41
312列管换热器设计步骤44
32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模拟45
321传热单元数和换热器效率46
322第一类命题换热器模拟计算的步骤47
323第二类命题换热器模拟计算的步骤47
324冷凝器的操作模拟48
33换热器系统的模拟50
331序贯换热器系统模拟50
332带分支的换热器系统52
333复杂换热器网络系统53
34传热物体内的温度分布54
第4章精馏计算
41相平衡和泡露点的计算59
411泡露点的计算59
412理想物系的泡露点计算60
413非理想物系的泡露点计算61
414精馏塔操作压强的确定62
42闪蒸的计算63
421闪蒸过程的数学模型63
422等温闪蒸64
423绝热闪蒸66
43二元精馏的计算67
431二元精馏的数学模型67
432精馏塔理论塔板的逐板计算70
44多元精馏的简捷计算73
441全回流条件下的最少理论板数73
442非关键组分的分布73
443多元精馏分离的最小回流比74
444理论板数的计算75
445多元精馏简捷计算的计算步骤75
45多元精馏的严格计算79
451通用的数学模型79
452常规精馏塔的求解81
453泡点法求解MESH方程组84
454流量加和法求解MESH方程组84
第5章其他单元操作的计算
51流体与颗粒的相对运动89
511流体绕过颗粒的数学模型89
512流体带出最大颗粒直径的计算90
513颗粒的沉降速度91
514计算颗粒由静止开始的加速运动92
515过滤常数的测定计算92
52吸收计算95
521填料吸收塔的计算95
522多组分板式吸收塔的模拟计算99
53萃取计算101
531单级萃取计算102
532多级逆流萃取理论级数的计算103
第6章化工优化计算
61技术经济数据106
611设备费用106
612操作费用108
62几个化工单元操作优化实例108
621最佳管径的设计108
622换热器冷却水出口温度的优化110
623精馏塔最佳回流比的确定111
63过程系统的优化113
631温焓图和复合曲线114
632夹点和换热系统的集成115
633系统热集成的目标函数115
第7章常用流程模拟软件简介
71PRO/Ⅱ软件简介117
711软件的物性数据库117
712热力学方法118
713主要单元操作模型118
714附加模块119
715图形界面119
716应用工业领域120
72Aspen Plus软件简介120
721完备的数据库121
722Aspen Plus具有很强的集成能力121
723提供丰富的单元操作模块122
724具有模型/流程分析功能122
73ChemCAD软件简介123
731高度集成、界面友好和较为详尽的帮助系统123
732丰富的物性选择125
733完整的单元操作单元以及强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126
734集成的设备标定模块和附带工具模块126
735支持动态模拟126
第8章化工常用数值计算方法
81插值128
811线性插值128
812二次插值(拉格朗日三点插值)129
82一元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求解130
821直接迭代130
822韦斯顿迭代132
823牛顿迭代133
83方程组求解134
831解三对角线性方程组134
832优先排序解非线性方程组134
84方程的拟合136
841线性方程的拟合136
842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137
85一阶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138
851欧拉法138
852四阶龙格库塔法139
86数值积分140
861梯形法140
862辛普森法140
参考文献142

精彩片段:
312列管换热器设计步骤



常规的列管换热器的设计步骤如下。



(1) 输入已知条件:如热流体的生产任务qm2、 T1、 T2为已知,确定冷流体,则冷流体进口温度t1也为已知,再优化确定t2;确定管材的内径d1、外径d2、管长L,管间距l和挡板间距B;根据冷热流体的性质确定污垢热阻Rd1和Rd2。



(2) 选择流体流通的通道和方向、管程数和壳程数。



(3) 计算冷流体流量qm1和热负荷。



(4) 计算逆流的Δtm和平均温度差修正系数ψ,再计算实际Δtm。



(5) 计算定性温度tm和Tm,选定流体物性方程,计算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ρ1, μ1, λ1, cp1, Pr1, ρ2, μ2, λ2, cp2, Pr2。



(6) 设定K的初值。



(7) 由传热速率式计算A。



(8) 由已知管材参数计算n, D。



(9) 计算S1, S2和Re1, Re2。



(10) 设定壁温tW,计算μ1μ1W014, μ2μ2W014。



(11) 计算α1, α2。



(12) 计算tWc,比较tW与tWc,如不符要求,重复步骤(10)~(12);



(13) 计算Kc和Ac,比较A与Ac,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A>115% Ac,最终设计以A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如不符要求,重复步骤(6)~(13)。



在编制程序时,应把有关通用部分编制成独立子程序模块。



① 物性数据库,必须包括传热计算所需的冷热流体物性,如密度、黏度、比热容、导热系数、汽化潜热等,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强的相关参数。



② 由于对流给热系数α的关联式很多,可以建立计算α的专用模块。



③ 设备的尺寸模块,如系列化尺寸,对计算得到的设备尺寸应按标准系列进行圆整;又如已知列管数和管间距计算各种排列的管壳的内径,并圆整列管数。



④ 计算过程中的试差部分需要有相应的迭代计算子程序。



⑤ 输入和输出模块,设计合适的输入界面可以提高效率,结合图形编程技术可以输出换热器的结构尺寸图形。



●32列管式换热器的操作模拟



在实际工作中,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问题也是经常碰到的。例如,判断一个现有换热器对指定的生产任务是否适用,或者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对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等都属于操作型问题,如图31所示。





图31换热器操作示意图



常见的操作型问题有以下两类命题。



(1) 第一类命题



给定条件: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以及有关尺寸,冷、热流体的物性,冷、热流体的流量qm1、 qm2和进口温度t1、 T1以及流体的流动方式。



计算目的: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2、 T2。



(2) 第二类命题



给定条件: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以及有关尺寸,冷、热流体的物性,热流体的流量qm2和进出口温度T1、 T2,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1以及流动方式。



计算目的:所需冷流体的流量qm1及出口温度t2。



321传热单元数和换热器效率



可以直接由换热器设计用的数学模型,确定自由度中的有关参数,通过解方程组(数学模型),得到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或所需的流量;也可以用传热单元数的方法求解,使用传热单元数方法求解换热器模拟计算比较简单。有关传热单元数和换热器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ε=f(NTU, R)(329)



R=(qmcp)min(qmcp)max(330)



NTU=KA(qmcp)min(331)



式中ε——换热器的热效率;



NTU——传热单元数。



对于单程并流



ε=1-exp[-NTU(1+R)](1+R)(332)



对于单程逆流



ε=1-exp[-NTU(1-R)]1-R·exp[-NTU(1-R)](333)



对于单壳程多管程换热器



ε=21+R+1+R21+exp(-NTU1+R2)1-exp(-NTU1+R2)(334)



对于双壳程偶数管程换热器



εn=1-ε1R1-ε12-11-ε1R1-ε12-R-1(335)



式中ε1——单壳程多管程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εn——n壳程多管程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根据εNTU法,即可计算流体的出口温度,避免了用对数平均温度差求解所需的反复试算。若热流体为比热容流量较小的流体,其传热效率



ε=T1-T2T1-t1(336)



T2=T1-ε(T1-t1)(337)



若冷流体为比热容流量较小的流体,则传热效率:



ε=t2-t1T1-t1(338)



t2=t1+ε(T1-t1)(339)



已知冷、热流体的入口温度和传热效率即可以求出出口温度。



假设换热器热损失可以忽略,换热器中两流体无相变化,单位时间内热流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流体吸收的热量,即



Q=qm2cp2(T1-T2)=qm1cp1(t2-t1)(340)



322第一类命题换热器模拟计算的步骤



(1) 假定比热容流量较小流体的出口温度,例如冷流体的出口温度t2;



(2) 由热量衡算式计算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2;



(3) 由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计算冷热流体的定性温度tm, Tm;



(4) 根据定性温度计算有关物性;



(5) 由冷热流体的流量和换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管程和壳程的流速;



(6) 计算冷热流体的给热系数α1, α2;



(7) 计算传热系数K;



(8) 计算传热单元数和换热器效率;



(9) 由换热器效率计算冷流体的出口温度:t2c=t1+ε(T1-t1)



(10) 比较t2与t2c,采用某种迭代方法修正t2,重复步骤(1)~(9),直至收敛。



323第二类命题换热器模拟计算的步骤



(1) 已知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2) 假定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为t2;



(3) 由热量衡算式计算冷流体的流量qm2;



(4) 由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计算冷热流体的定性温度tm, Tm;



(5) 根据定性温度计算有关物性;



(6) 根据冷热流体的流量和换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管程和壳程的流速;



(7) 计算冷热流体的给热系数α1, α2;



(8) 计算传热系数K;



(9) 计算传热单元数和换热器效率;



(10) 由换热器效率计算冷流体的出口温度:t2c=t1+ε(T1-t1)



(11) 比较t2与t2c,采用某种迭代方法修正t2,重复步骤(1)~(10),直至收敛。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