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兰尼·索曼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透视兰尼·索曼斯
|
ISBN: | 978-7-5609-4784-6 |
条码: | |
作者: |
陈放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198.00
折扣价:¥188.10
折扣:0.95
节省了9.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6-01 |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有关平面国际设计大师兰尼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设计教育理论及实践的书,其中包含了兰尼的多个设计类别上千幅作品及设计过程和理念的解析,兰尼40年积累的设计思考的研究论文节选。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前言、社会海报、文化海报、设计教育、艺术节、非商业设计、设计生活、企业形象、书报刊设计、简历、设计思考、设计说明
|
精彩片段: |
前言
如果在1982年你是一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而且你又像我当年一样想进入该大学的平面设计专业学习,那么迟早你都会听到兰尼•索曼斯这个名字。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棒球选手或乐队领班的名字)。但是当你听到人们在悄悄地且带有敬畏的声调谈论这个名字时,任何想开玩笑的想法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你就会遇到他本人。哦,兰尼,正如每个人在提到他时所称呼的那样(很少有人称他为索曼斯先生——这种亲切随意的称谓平添了几分神秘感)。1970年,当兰尼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后,他着手改进了该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他在课堂上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以严厉著称,具有传奇色彩。据说如果他不喜欢你的作业,他会当着你的面将它烧掉。
当然,这只是一种略带夸张的说法。虽然他并没有这样做,但他的严厉却是千真万确的。他会以一种犀利的目光审视你的作业,然后使人难堪地一瞥道:“这的确很好看,但对于你的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它却毫无意义。”他也往往会专注于一些使你感到难以回答的问题:诸如“为什么你会选择这种字体?”或者在你的作业做得很糟时,他会厉声道:“你怎么搞的,是不是只花了十分钟在这个方案上?”兰尼可以在瞬间就发现并指出你作业中的问题所在——诸如在哪一点上构思欠佳、哪些方面的制作还不到位等。他那中肯而到位的批评就像是一把火,让所有那些愚蠢的想法——即使你还没有来得及将其画出来挂在墙上去让他评价——在你的心目中化为灰烬。然而,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是对的。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有些学生受益匪浅,有些学生则勉强为之。事实上,我看到每个通过遴选而进入宾州州立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学习并坚持下来的学生都进而成为了好的设计师。兰尼通常会对每个学生的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有准确的评价。一旦那些程度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的作业中有所突破,即使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他们往往会得到兰尼的称赞;相反,如果他感觉到班上某个优秀的学生明显地退步了,这时的兰尼是无情的。
兰尼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家,这就是为什么当他在评价设计作品时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之所在的缘故。兰尼开设有一个业务兴旺的个人设计工作室,他安排平面设计专业四年级的学生作为学徒参与不同的项目,并将此命名为“实习课程”。这使学生们有机会能够将在课堂上形成的各种想法运用于客户的实际项目之中,以得到实践的检验。这是一个使人大开眼界的开放实验室,整个实习过程教会了学生们如何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如何使自己具有挑战性的想法得到客户的认可。作为一位设计师,兰尼•索曼斯的作品已经被《传达艺术》、《印刷》以及《意念》等杂志作为专题介绍。
此外,他对丝网印海报十分喜爱。即使在兰尼作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海报设计师的声誉早已确立的情况下,他仍然沉溺于波兰20世纪60年代马戏团的海报研究,并深受其视觉隐喻以及悖论表现的影响。他运用这种风格,在自己的海报设计中表达了对重要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一次又一次,兰尼所创作的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而又内容广泛的的海报——从为城市著名的艺术节所创作的风格迥异的丑角喜剧形象,到他所作的人类受难图像,在他选择的主题中自始至终地把一个个难忘的面孔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直以来,海报设计都是以欧洲和日本的艺术家为主导的。在美国,只有少数设计师仍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中从事着海报的创作,并卓有成效,兰尼就是其中之一。仅仅基于这个原因,在这个国家,乃至于世界的专业领域里,他都不愧为一个宝贵的资产。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兰尼能够创造出有效的隐喻形象,这种形象在浓缩信息的精华以及强化沟通功能方面是众多的文字也难以企及的。它使观众能一目了然——这也正是海报所能呈现的最佳品质之所在。我记得他为宾州州立大学校园设计了一幅“呼救热线”海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女子躯干以及一个电话号码。据说,在这幅海报发布之后,打给该机构的求援电话立即增加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受害人基于海报的形象,感到该机构的义工确实能够理解她们的感受。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他那广为人们赞誉的和平海报,到他那将飞机和导弹出色地整合在一起来反映9.11恐怖袭击的海报,都令人难忘。兰尼的作品超越了语言或地域的界限,被人们所广泛理解。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海报通常始于手绘,然后再将手绘稿扩大至海报的尺寸,他的海报因此而凸显了手绘作品的魅力。然而在我们这个数字化时代,这种创作方式注定是一个濒危物种。他那富于表现力的线描作品常常更能与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共鸣,而任何现有的计算机程序都不可能复制出这种效果(倘若有谁研发出这种计算机程序,我们就注定要失业了)。
正如兰尼在过去曾经注视着我们工作那样,我们也密切地关注着他,在菲力浦•梅格斯撰写的首部权威性专著《平面设计史》中,就包括了兰尼的设计。
今天,除了一些微小的变化之外,很多事情依然如我当年在那里时一样。1991年,“兰尼•索曼斯设计工作室”在他的妻子克丽斯汀•索曼斯加入后遂更名为“索曼斯设计工作室”,工作室的实力也为之增强。兰尼担任宾州州立大学的平面设计专业主任已逾三十八年,在他的指导下,宾州州立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的校友之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设计师,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遍及平面设计的每一个应用领域——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电影、电视、唱片业、时装、杂志和图书设计。所有这些人都将他们事业的开始以及成功归功于兰尼。
我毕业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回首望去,从兰尼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无论你的设计做得多么好,对你自己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你对自己应有一份责任——那就是去尝试如何能做得更好。有时我会在提交设计作品的最后一刻,迅速而简单地对其加以处理,并将其打印出来,把它放在我的案头,然后进行审视。至少可以这样说,这不是我最好的作品,我的名字会印在上面,于是我就想:“天呐,如果兰尼看到这个设计,他会怎么想呢?”然后,我将它撕掉并重新开始设计。
齐帕•基德1986年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平面设计系,后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设计师和作者,现在纽约knopf公司工作。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