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保障导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现代社会保障导论
|
ISBN: | 978-7-5609-5246-8 |
条码: | |
作者: |
吴中宇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6-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社会保障的设计与实践紧密结合,运用世界各国和我国的社会保障历史与现实中的大量实例资料,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模式分析、基金管理、缴费项目、非缴费项目、社会保障本土化、农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管理与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使读者能很快地掌握社会保障从产生到目前变化过程中的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书中论述已有的研究对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不同观点,使读者能全面了解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背景,以便读者深入研究。
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丰富,每章配有思考题,以方便读者进行教学和研究。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材和研究生、专科生的参考书,同时也十分便于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以及对社会保障感兴趣的其他读者自学及实践参考。
序
社会保障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社会保障及其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中的政治学、法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课程体系,都涉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社会保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政策研究、住房管理、市政管理、民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药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在工作中也广泛地进行社会保障的研究和实践。学习和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保障学及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也有助于我们设计、解读以及实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与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同行。
本书的撰写选择了描述性和历史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运用历史性的材料阐明不同的思想是怎样产生不同的制度,并解释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项目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使人们动态地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根据历史性的资料描述某一时期的制度框架,例如:不同国家某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养老、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项目模式;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残疾人福利、员工福利、军人福利、社会救助、扶贫开发等项目。这些描述可以满足读者对理解社会保障内容的需求,并便于读者了解和研究某一时期不同国家社会保障的项目状态,分析其特点和项目完善的路径。本书还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资料描述和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和评估的有关内容。
尽管此书是专门为研究和学习社会保障专业者撰写的,但社会保障的学科综合性特点和广泛的运用使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考虑不同读者的需求。本书力图简明扼要地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基本理论、模式分析、基金管理、缴费项目、非缴费项目、社会保障本土化、农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管理与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对概念和原理的解释准确和富有启发性。书中阐述已有的研究对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不同观点,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全面了解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背景,以便能够深入交流和讨论。
在学习社会保障时,我们要认识到社会保障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个观点产生的制度项目不尽相同,每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尽相同。书中所介绍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原理、模式、框架、原则、特点及绩效等等,表现为“过去式”或者“现在式”。在社会保障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诸如金融风暴、经济滞胀、经济全球化、工作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家庭结构变化等等。因此,本书所介绍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原理在世界诸多的新变化、新趋势下面临着挑战,变化着的世界为设计出相对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参数,正是这些参数的变化,才使越来越多的学科和学者融入社会保障这一研究领域。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原理及知识,系统地、明智地进行社会保障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笔者深知,知识是无穷尽的。要对社会保障研究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介绍,是笔者的学识和能力所不能及的。但也正是这样,才促使笔者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进而计划撰写一本书,以就社会保障的不同侧面和相关理论的核心内容来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笔者阅读并引注了超过近160多篇经典和权威的文献资料,目的是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社会保障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作为一名社会保障的研究者,将永远行进在学习和实践的道路上。将本书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时候,真诚感谢这些文献资料的原文作者,正是他们的研究使我不断前行。同时,笔者真挚地希望和感谢读者对本书给予批评和指正。
本书在构思和撰写中,笔者和孙长勇、文太林、赵豫生、沈诣、曾映雪、施阳丹、滕姗姗、张旋、陈静旭、刘曙光、张燕、陈茜、刘剑锋等同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黄瑞、孙红玉等同学提供了相关资料,邹佳晨、卢文华和金苗等同学分担了我的一部分事务性工作,滕姗姗同学对文稿进行了认真的校对。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谢意!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和社会学系,我构思撰写本书时,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精品教材第一批立项项目的资助。同时,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对我的信任和热情鼓励。我还要向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雷洪教授表示特别的谢意。本书的写作思路正是源于他对我关于社会学概论课的一篇社会保障文稿的修改框架。
感谢我的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没有家人的理解和督促,我很难静下心来进行研究和撰写本书。我要感谢的友人太多。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同事、朋友表达最真挚地谢意!
··吴中宇
2008年12月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录
目录现代社会保障导论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变化与目标(1)
一、社会保障的变化(1)
二、社会保障的概念(3)
三、社会保障的目标(5)
第二节社会保障的性质与特征(8)
一、社会保障的性质(8)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10)
三、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11)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学科性(13)
一、多学科视角(14)
二、学科的综合性(16)
三、学科的独立性(17)
复习思考题(17)
第二章现代社会保障的发展(18)
第一节演进中的社会保障(18)
一、贫困救济法(18)
二、工伤疾病与养老保险法(20)
三、社会保障法(22)
四、国家保障(23)
第二节扩展中的社会保障(24)
一、福利国家(24)
二、公积金制度(27)
三、个人基金制度(29)
第三节变革中的社会保障(31)
一、选择性福利(31)
二、工作福利(32)
三、名义账户制度(34)
第四节今日社会保障(36)
一、工作福利的发展(36)
二、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兴起(37)
三、多元化的社会保障(39)
复习思考题(42)
第三章现代社会保障理论(43)
第一节美好社会的追求(43)
一、理想国(43)
二、乌托邦(44)
三、实业制度(45)
四、大同世界(45)
第二节国家干预的演进(46)
一、社会改良政策(46)
二、民主社会主义(47)
三、福利经济学思想(48)
四、自由社会民主主义(49)
五、凯恩斯学派(50)
六、后凯恩斯主义(51)
第三节新自由主义的博弈(52)
一、古典自由主义(52)
二、伦敦学派(53)
三、货币学派(54)
四、供给学派(55)
五、社会市场经济(56)
六、理性预期学派(57)
第四节新的道路的选择(58)
一、中间道路(59)
二、“第三条道路”(61)
三、马克思主义(63)
四、政府与市场(64)
复习思考题(67)
第四章社会保障本土化(68)
第一节计划期的社会保障(68)
一、国家保障(68)
二、集体保障(70)
三、保障的特点(72)
第二节转型期的城市社会保障(74)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74)
二、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对社会保障的影响(75)
三、范围与水平(77)
四、缴费型制度的建立(80)
第三节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81)
一、农村保障制度的兴起(82)
二、项目和范围(83)
三、国家、社区、家庭(86)
复习思考题(87)
第五章社会保障模式(88)
第一节模式理论(88)
一、三分法的观点(88)
二、三分法的比较(90)
三、四分法的讨论(92)
四、无限划分的提出(94)
第二节模式分析(95)
一、分析的理由(95)
二、分析的角度(97)
三、基本原则 (102)
四、共性特征(103)
第三节模式实例(104)
一、德国和美国(104)
二、英国和瑞典(108)
三、新加坡和智利(111)
复习思考题(112)
第六章社会保障基金(113)
第一节社会保障基金概念(113)
一、基金内涵(113)
二、基金构成(114)
三、基金特征(115)
四、基金功能(116)
第二节社会保障基金筹集(118)
一、筹集来源(118)
二、筹集原则(119)
三、筹资模式(121)
四、筹集形式(125)
第三节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126)
一、投资原则(126)
二、投资工具(128)
三、投资风险(129)
四、投资策略(130)
第四节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监管(133)
一、不同的监管模式(133)
二、监管组织模式(134)
三、委托代理关系(135)
四、投资监管措施(137)
复习思考题(138)
第七章社会保障缴费型项目(Ⅰ)(139)
第一节养老保险概述(139)
一、制度选择(139)
二、制度框架(141)
三、历史发展(144)
四、制度的变化(145)
第二节养老保险的争论(146)
一、退休年龄(147)
二、国家干预的讨论(148)
三、养老问题与老人生活水平(149)
四、养老保险与劳动力供给(151)
第三节失业保险概述(154)
一、内涵与外延(154)
二、制度选择(155)
三、制度框架(156)
四、制度变化(158)
第四节失业保险的讨论(160)
一、对寻找职业的影响(160)
二、对就业决策的影响(162)
三、失业保险与就业保障(164)
复习思考题(165)
第八章社会保障缴费型项目(Ⅱ)(167)
第一节医疗保险概述(167)
一、概念及特点 (167)
二、制度模式 (168)
三、制度框架(169)
四、发展与变化(171)
第二节医疗保险的讨论(174)
一、特殊性与政府责任(175)
二、体制评价与目标(176)
三、国外医疗保障的变化(178)
第三节工伤保险概述(179)
一、性质与构成(179)
二、类型与选择(181)
三、基本内容(182)
四、工伤认定的讨论(183)
第四节生育保险概述(185)
一、概念及特点(185)
二、发展变化(187)
三、生育保险的讨论(189)
复习思考题(191)
第九章非缴费型项目(192)
第一节社会救助的概述(192)
一、救助的特点(192)
二、救助的原则(193)
三、救助的分类(194)
四、救助的发展(194)
第二节社会救助的构成(195)
一、贫困救助(195)
二、救灾救助(198)
三、司法救助(199)
四、慈善事业(200)
第三节社会救助的讨论(202)
一、贫困的度量(203)
二、家庭人均收入的度量(205)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行政程序(206)
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207)
第四节社会福利(208)
一、社会福利概述(208)
二、残疾人福利(209)
三、员工福利(212)
四、军人福利(213)
复习思考题(216)
第十章农村社会保障项目(217)
第一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17)
一、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217)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试行(219)
三、新型养老保险的试点(221)
四、农村家庭养老的讨论(221)
第二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23)
一、合作医疗的变迁(223)
二、合作医疗的比较(225)
三、合作医疗的补偿(226)
四、合作医疗的管理(227)
第三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228)
一、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成(228)
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230)
三、农村扶贫工作(231)
四、农村社会救助的讨论(233)
第四节农民工社会保障(234)
一、建立的路径选择(235)
二、综合保险模式的讨论(236)
三、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讨论(238)
四、农村社会保障的讨论(240)
复习思考题(243)
第十一章社会保障管理与评估(244)
第一节社会保障法(244)
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244)
二、社会保险法的关系(246)
三、社会保障立法实践(248)
第二节社会保障管理概述(250)
一、管理原则(250)
二、管理内容(251)
三、管理模式(253)
四、信息管理系统(255)
第三节社会保障组织管理(257)
一、组织管理实践(258)
二、集权管理的组织(258)
三、集权管理的依据(259)
第四节社会保障绩效评估(260)
一、基本内容(261)
二、设计原则(262)
三、评估问题(263)
四、指标体系(264)
复习思考题(268)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社区化(269)
第一节社会保障社区化概述(269)
一、社会保障实施与社区建设(269)
二、社会保障社会化与社区建设(270)
三、社会保障社区化的理论基础(271)
第二节社区实施社会保障案例(274)
一、社区主要承担的社会保障项目(274)
二、社会保障实施情况(275)
三、社区实施社会保障功能分析(278)
复习思考题(279)
参考文献(280)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