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电子装备设计技术
ISBN:978-7 - 5606 - 2302 - 3 条码:
作者: 高 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7.00  折扣价:¥25.65
折扣:0.95 节省了1.35元
字数: 438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594001-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9-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子装备设计方面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内容, 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和检测,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电子设备的接地、 防雷
与防静电技术, 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 焊接技术, 电子设备散热设计技术, 电子设备组
装设计技术, 电子设备的调试、 检验和例试, 电子设计技术标准和文件等内容。 
  本书编写力求内容充实, 通俗易懂, 注重应用, 突出新颖, 具有知识面广、 实践
性强、 先进性高、 可读性好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类、 机电类专业相关课程的
教材和工程培训用书, 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电子产品设计、 研制、 开发和生产的
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1章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和检测 1
 1.1 电阻 1
  1.1.1 电阻的型号命名及标志方法 1
  1.1.2 电阻的主要技术指标 6
  1.1.3 电阻的结构、 特点和应用 8
  1.1.4 电阻的判别、 检测与选用 10
  1.1.5 电位器的分类和型号命名 11
  1.1.6 电位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2
  1.1.7 电位器的结构、 特点和应用 13
  1.1.8 电位器的判别与选用 14
 1.2 电容 15
  1.2.1 电容的型号命名及标志方法 15
  1.2.2 电容的主要技术指标 16
  1.2.3 电容的结构、 特点及应用 18
  1.2.4 电容的判别与选用 19
 1.3 电感 21
  1.3.1 电感的型号命名及标志方法 21
  1.3.2 电感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1.3.3 常用电感的特点及应用 22
  1.3.4 电感的检测与选用 23
 1.4 半导体器件 24
  1.4.1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 24
  1.4.2 半导体器件的检测和选用 27
 1.5 半导体集成电路 33
  1.5.1 集成电路的分类 33
  1.5.2 集成电路的型号命名 34
  1.5.3 集成电路的管脚识别 35
  1.5.4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 特点及应用 36
  1.5.5 使用集成电路的注意事项 36
 1.6 表面安装元器件 37
  1.6.1 表面安装元器件的分类 37
  1.6.2 表面安装元件 38
  1.6.3 表面安装器件 42
 1.7 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 42
  1.7.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分类和特点 43
  1.7.2 典型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45
  1.7.3 在系统可编程数字逻辑器件 47
  1.7.4 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 51
 1.8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检测与筛选 53
  1.8.1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 53
  1.8.2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筛选 56
 习题 58
第2章 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59
 2.1 电磁兼容性分析和设计 59
  2.1.1 电磁兼容性设计内容 60
  2.1.2 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 62
  2.1.3 电磁兼容性设计主要原则 66
  2.1.4 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 67
 2.2 电磁干扰源及其特性 68
  2.2.1 自然干扰源 69
  2.2.2 人为干扰源 69
  2.2.3 电磁干扰作用途径及分析方法 72
 2.3 电子设备电磁屏蔽设计 74
  2.3.1 概述 74
  2.3.2 电场屏蔽 75
  2.3.3 磁场屏蔽 78
  2.3.4 电磁屏蔽 79
 2.4 电磁兼容测量方法 82
  2.4.1 电磁兼容测量基本概念 82
  2.4.2 电磁兼容性测量目的及分类 83
  2.4.3 电磁兼容测量方法 84
 习题 87
第3章 [WB]电子设备的接地、 防雷与防静电技术 88
 3.1 电子设备的接地技术 88
  3.1.1 接地系统的实现 88
  3.1.2 克服地线干扰的主要方法 91
  3.1.3 接地电位差干扰的抑制方法 92
  3.1.4 安全接地 93
  3.1.5 接地系统设计 94
  3.1.6 搭接 95
 3.2 电子设备的防雷技术 96
  3.2.1 雷电活动规律 97
  3.2.2 雷电破坏作用的机理 98
  3.2.3 雷电电磁脉冲及其防护 100
 3.3 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技术 104
  3.3.1 静电的产生 105
  3.3.2 静电的危害 106
  3.3.3 静电的测量 107
  3.3.4 静电放电的防护 108
 习题 111
第4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 112
 4.1 印制电路板设计概要 112
  4.1.1 印制电路板设计要求 112
  4.1.2 印制电路基板的选用 114
  4.1.3 印制电路板的版面控制 115
 4.2 印制电路板设计 116
  4.2.1 设计综合考虑 116
  4.2.2 元器件布局和布线原则 117
  4.2.3 孔和焊盘的设计 119
  4.2.4 印制电路导线宽度及间距设计 120
  4.2.5 印制电路板版面设计 124
  4.2.6 印制电路板的互连 125
 4.3 印制电路板其他设计 126
  4.3.1 印制板散热设计 126
  4.3.2 印制电路板地线设计 127
  4.3.3 印制板的防干扰设计 128
  4.3.4 印制电路板的防冲振设计 129
 4.4 印制电路板制板工艺 130
  4.4.1 图纸绘制 130
  4.4.2 印制电路板制作工艺 133
  4.4.3 印制板的生产工艺 135
  4.4.4 印制电路板的检验 136
 4.5 印制电路板制作新技术 137
  4.5.1 印制电路板CAD 137
  4.5.2 印制电路板新发展 139
  4.5.3 印制电路板新产品 140
  4.5.4 印制板制造新方法 140
  4.5.5 印制板制造新设备 141
 习题 142
第5章 焊接技术 144
 5.1 焊接要求与焊点质量标准 144
  5.1.1 焊接要求 144
  5.1.2 印制板焊接焊点质量标准 145
  5.1.3 焊接工艺要求 147
  5.1.4 焊接质量检验 148
 5.2 焊接准备 149
  5.2.1 [WB]印制电路板的可焊性检查及处理 149
  5.2.2 搪锡处理 149
  5.2.3 元器件引线的整型 151
  5.2.4 焊接工具设备及焊料选择 152
  5.2.5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152
 5.3 焊接机理 152
  5.3.1 焊点形成过程 152
  5.3.2 焊点形成的必要条件 154
 5.4 焊料与焊剂 154
  5.4.1 电子设备焊接所用钎料 154
  5.4.2 [WB]波峰焊和浸焊对焊料的技术要求 157
  5.4.3 焊剂 159
  5.4.4 阻焊剂 164
 5.5 手工焊接技术 165
  5.5.1 焊接工具 165
  5.5.2 手工焊接技术 167
  5.5.3 手工焊接要点 170
 5.6 浸焊技术 172
  5.6.1 浸焊设计要点 172
  5.6.2 浸焊操作过程 173
 5.7 波峰焊接技术 174
  5.7.1 波峰焊的优势 174
  5.7.2 波峰焊接设计要点 174
  5.7.3 波峰焊接工艺流程 176
  5.7.4 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178
  5.7.5 波峰焊接注意事项 179
 5.8 表面焊接技术 179
  5.8.1 表面安装技术的性能特点 180
  5.8.2 表面安装技术的优势 180
  5.8.3 表面安装技术的关键因素 181
  5.8.4 表面安装技术基础材料 182
  5.8.5 [WB]表面安装印制板设计和制造要点 184
  5.8.6 表面安装工艺流程 185
 5.9 其他连接技术 188
  5.9.1 压接技术 188
  5.9.2 绕接技术 190
  5.9.3 黏接技术 192
  5.9.4 铆接技术 194
 5.10 焊接新设备、 新工艺 195
  5.10.1 元件贴片机 195
  5.10.2 电路板自动焊接设备 196
  5.10.3 电路板清洗设备 196
  5.10.4 电路板检验、 维修设备 197
  5.10.5 成型与剪切设备 197
 习题 197
第6章 电子设备散热设计技术 198
 6.1 散热原理 198
  6.1.1 传导换热 198
  6.1.2 对流换热 201
  6.1.3 辐射换热 202
 6.2 电子元器件的散热 204
  6.2.1 温度对元器件的影响 204
  6.2.2 元器件的散热 205
  6.2.3 散热器的选用 207
 6.3 电子设备机内散热 208
  6.3.1 元器件布局散热 208
  6.3.2 电路板安装位置 210
  6.3.3 散热总体布局 210
 6.4 箱体的通风散热 211
  6.4.1 自然散热与强迫散热 211
  6.4.2 机箱的通风散热 212
 习题 213
第7章 电子设备组装设计技术 214
 7.1 元器件的布局 214
  7.1.1 元器件的布局原则 214
  7.1.2 布局方法和要求 215
 7.2 典型单元的组装与布局 216
  7.2.1 稳压电源的组装与布局 216
  7.2.2 放大器的组装与布局 217
  7.2.3 振荡回路的组装与布局 218
  7.2.4 高频系统的组装与布局 219
 7.3 布线与连线技术 220
  7.3.1 导线的选用 220
  7.3.2 布线应考虑的问题 221
  7.3.3 导线的布线原则 223
 7.4 预加工处理 224
  7.4.1 导线的加工 224
  7.4.2 导线和元器件浸锡 225
  7.4.3 元器件引线成型 225
  7.4.4 线把扎制及电缆加工 226
 7.5 电子设备的总体布局与组装 229
  7.5.1 电子设备组装的结构形式 229
  7.5.2 组装单元的划分 229
  7.5.3 总体布局原则 230
  7.5.4 整机组装工艺 231
 习题 232
第8章 电子设备的调试、 检验和例试 234
 8.1 调试与检测 234
  8.1.1 调试工作的内容 234
  8.1.2 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 235
  8.1.3 调试与检测技术 235
  8.1.4 调试与检测仪器 236
  8.1.5 调试工艺 239
  8.1.6 调试与检测安全 242
  8.1.7 调试技术 244
  8.1.8 样机调试 245
  8.1.9 产品调试 247
  8.1.10 故障检测方法 249
 8.2 检验 254
  8.2.1 检验的基本方法 254
  8.2.2 验收检验 255
  8.2.3 定型检验和周期检验 257
 8.3 例行试验 257
  8.3.1 环境试验 257
  8.3.2 寿命试验 259
  8.3.3 例行试验过程 260
 习题 260
第9章 电子设计技术标准和文件 261
 9.1 电子产品的研制阶段 261
 9.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62
  9.2.1 电子产品质量 262
  9.2.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63
 9.3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264
  9.3.1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265
  9.3.2 可靠性指标 265
  9.3.3 整机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267
  9.3.4 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保证 268
 9.4 标准与标准化 269
  9.4.1 产品质量标准 269
  9.4.2 ISO 9000系列质量标准 270
 9.5 电子产品设计文件 275
  9.5.1 设计文件的编制 275
  9.5.2 工艺文件 278
  9.5.3 电子工程图 279
  9.5.4 产品说明书 284
  9.5.5 产品鉴定文件 285
 习题 287
参考文献 288

精彩片段:
 
书  评:
前 言
  近年来, 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对工科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能力、 实践技能
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格的考验。 竞赛要求学生在短短四天的时间内, 根据给定的命题完
成从原理图设计, 元器件选购,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 焊接、 组装、 调试, 直至论文
撰写这一整套设计程序, 由此可以证明在校学生掌握电子装备设计技术的重要性。 
  然而, 从目前工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 经过电路原理和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
学习后, 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很多学生对于整个
电子装备设计的完整过程了解得还不够清楚, 对各环节中涉及的典型技术掌握得还不够透
彻, 特别是对于理论课程中未涉及到的实际制作过程的处理, 还不能很好地把握, 学生
的电子装备设计和工程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考虑, 编者结合多年从事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 在参
考其他同类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按照元器件的选用, 印制电路
板设计技术, 焊接技术, 整机的组装、 调试、 检验和例行试验这一主线展开, 对电子装备的设
计技术及其新器件、 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系统地介绍了电子装备设计方面的技术理论和实践内容。
  本书突出工程实践内容, 强调工程意识和观念, 在各章列举了典型的设计技术和组装工
艺, 并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部分内容配有图例和表格, 使内容直观清晰; 涉及到计算的部分列出了典型的例题, 对题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
题步骤。
  建议在本书的使用过程中, 结合工程实例和具体实践对象讲解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法, 部分理论内容可让学生自学。 
  本书由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高平主编, 并编写了第1~5章, 秦云编写了第
6~9章, 全书由高平统稿,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贾建援院长主审。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 江苏大
学电气学院的领导和相关老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 经验不足, 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 恳请广大老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
                                 编 者
                                  2009年5月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