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客厅即工厂 - 万卷方法——质性研究个案阅读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客厅即工厂 万卷方法——质性研究个案阅读丛书
ISBN:978-7-5624-4886-0 条码:
作者: 熊秉纯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字数: 180千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数: 18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9-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批判的视角、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台湾80年代经济起飞背后的阶级结构和社会性别关系进行深刻的解析,揭示出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机器如何透过父权意识、家庭体制,动员已婚妇女的劳动力,达到台湾经济发展的目标。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导言…………………………………………………………1
台湾的妇女与发展……………………………………………14
妇女、政经政策和台湾的经济发展…………………………l7
阶级、性别和卫星工厂体系…………………………………21
第1章台湾的经济奇迹……………………………………27
台湾和台湾人民………………………………………………27
政治背景………………………………………………………29
经济背景………………………………………………………30
经济转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32
精工业生产与非精工业生产…………………………………36
妇女经济角色的转变…………………………………………39
小结…………………………………………………………48
第2章“客厅即工厂”
——妇女、政经政策和台湾的经济发展…………50
社区发展计划…………………………………………………51
台湾的相关劳动法规…………………………………………59
建构和睦的劳动关系 ………………………………………63
“是人治,而不是法治”………………………………………66
小结…………………………………………67
第3章从内部看卫星工厂体系……………………………69
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和卫星工厂体系……………………71
卫星工厂体系的组织结构……………………………………73
卫星工厂体系中的性别分工…………………………………82
小结…………………………………………………………89
第4章卫星工厂体制中的妇女、婚姻和家庭……………91
婚姻:人生的终极目标………………………………………91
媒人的视角……………………………………………………95
从未婚到已婚的变化…………………………………………97
对婚后工作的适应…………………………………………100
“丈夫的命比我们的好!”……………………………………105
“我赚的不是零用钱!”………………………………………107
“聪明的人都不要站在我旁边!”……………………………109
小结………………………………………………………112
第5章夜以继日所建构起来的经济奇迹
——卫星工厂的劳力控制………………………124
劳力的控制方式……………………………………………126
劳工实践与劳动法的区别…………………………………133
生产线上的监督机制………………………………………135
外包生产系统………………………………………………136
大家长式的社会关系………………………………………138
种族与大家长式的社会关系的构建………………………139
Ifn缘与大家长式社会关系的建构…………………………141
小结………………………………………………………143
第6章妇女真的“斤斤计较”吗
——工厂中的劳工意识、不平和抗争……………144
关于对劳工阶级的压制:劳工意识、不平和抗争…………144
抗争的社会背景……………………………………………146
“我们是来帮忙的”…………………………………………147
老板的“好意”………………………………………………150
卫星工厂中的抗争形式……………………………………151
“这些女人都很可怜!”………………………………………151
暗地里的说长论短…………………………………………156
“他有个坏脾气”……………………………………………158
小结………………………………………………………161
结论………………………………………………………163
参考文献……………………………………………………173
专有名称汉英对照表………………………………………188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