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ISBN: 978-7-81124-934-7
条码:
作者:
(韩)崔仁哲 千太阳 译
相关图书
装订: 平装
印次: 1-1
开本: 16开
定价:
¥22.80
折扣价:¥21.66
折扣:0.95
节省了1.14元
字数: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1-01
内容简介:
笔者寄语: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 虽然我早已知道自己进入40岁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在年少时,我曾经认为40岁的自己会高尚很多。一踏入不惑之年,人就如同着了魔一般,逐渐对人生产生出许多感悟。40岁的我在待人处事方面变得更加宽容、大度,40岁的我正热衷于成为一个智者。然而,已然迈过40的我,却也仍会被一个风趣的笑话逗乐、仍喜欢玩耍、仍会因被忽视而勃然大怒,这些,似乎从未改变过。 原以为智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理想与现实却是如此的大相径庭。为此,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妥协之策——使用最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智慧”。如此,我会感觉自己较之以往明智了很多。 “智慧就是敢于承认自身的极限。” 这就是我给智慧下的定义。我一直坚信,智慧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为基础的。恪守着这一定义,我发现,现在的我分明比年轻时的我睿智了很多。我为什么会如此肯定呢?因为现在的我较之年轻时的我,更加清楚自己的极限。可读者也许并不知道,对于“极限”的感悟,与其说是“岁月”之功,莫不如说得益于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心理学不但可以将一个人所有的错觉与错误、傲慢与偏见、失误与误会,毫不保留地展现出来,同时,还证明了这些问题都是由我们的心灵产生出来的。我们的心灵有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这个“窗口”可以被命名为“心态”。正如窗口的朝向、大小,可以决定我们看到的世界形态一样,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其实就是透过“心态”这扇心灵之窗所看到的那一部分。我们一直认为,帮助自己观察世界的眼睛,向来是很客观的,却不知道,事实上人的心态已经在无形中为我们带上了有色眼镜,从而使我们的眼睛歪曲了这个世界。由于人类的内心极限受控于“心态”这个窗口,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正视这一问题时,一定要谦虚,这才是最基本的人生智慧。 自主地认清我们的心灵上的局限,从另一方面说,就是向存在于“局限”之外的、相对而言仍很陌生的“疆域”积极进发。大家知道,只要房子的任何一扇窗被挡住,我们就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外部世界。但也许你并不知道,建筑师的最大精力,就用在了开设拥有最佳视野的窗口之上。 因而,为了使自己的人生能够拥有最美丽、最幸福的风景,我们一定要努力为自己开设一扇最好的窗口。读者一定要认清一点——以怎样的目光去观察世界,以怎样的心态去接近世界,将决定我们能够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以最佳心态来装备自己的人生”——这份信念,才是我们培养人生智慧的目的所在。[1] 这本书不可能将所有的智慧涵盖进来,而且,它的主旨,也不是纯粹为了讲述成为智者所需要具备的具体实践理论。因为,“你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原本就不是我的风格,更何况,我也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此外,本书亦不是鼓励人“下定决心”的作品,那种“著作”你完全可以去书店寻找,而且一找就是一大堆。 本书的重点只集中于一个方面——我们心灵的局限性——我只想针对这一点与大家进行讨论。痛下决心者不乏其人,但绝大多数未必能够坚持5天以上,我非常肯定的是,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心态原理”知之甚少。 在编写本书时,我尽量将能够纳入其中的研究成果全部加了进来,虽然我也担心内容太过繁冗,会为读者带来负担,会因此遭受读者的指责,但独享这些宝贵的知识,确实非我所愿。 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曾说过: “我从不认为世人有强者、弱者,抑或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我只将世人分为两类——学习者与不学习者。” 就此而言,我认为,每一位翻开本书的读者,都应属于“学习者”。这本书吸收了笔者此前出版的作品——《挣钱心理与支出心理》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外,位于书尾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为读者的继续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编写此书的过程无疑是充满喜悦的,因为我知道,这些内容必须要与众分享,我为我的工作感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最后,请允许我将与创作完全不同的另一份喜悦,献给我亲爱的妻子、孩子,以及父母。 2007年6月 崔仁哲
作者简介:
崔仁哲,首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心理学差异,人类的判断和决议、幸福等。在这些研究课题方面的译著有《思想的指导》、《我被幸福撞了一下腰》。本书就是以“frame”为焦点,把已经应用成熟的有用的心理学知识统一起来,并且使之大众化。作者还是在心理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刊物《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编辑委员,已经在著名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 作者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于首尔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获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科任教授,在“Duo Human Life”研究所担当研究的教授。2003年,获得韩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青年学者奖,他的讲义在2005年被东亚日报评为首尔大学3大名讲义之一。
章节目录:
笔者寄语:从心理学中探索人生智慧 序言:观览世界的心灵之窗——心态 粉色国王伯西4 | 心态下的世界6 第1章 心态改变一个人 幸福的决定者3 | 决定生死的心态6 | 导致失败的逃避心态9 | 被束缚的心灵11 | History和Herstory13 | 偏见性失误15 | “百事可乐”战胜“可口可乐”的力量18 | 博弈游戏20 | 占有与生存的区别23 | 肥胖解决方案25 | 总结第一章28 第2章 天啊,让人无法忍受的模棱两可 感觉上的不确定性32 | 顺序的力量34 | 冥王星的命运36 | 铜牌得主较之银牌得主更幸福的原因39 | “比较心理”的陷阱41 | 质问的威力 44 | 总结第二章47 第3章 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 自我中心性51 | 人们为何会相信自己的选择带有普遍性54 | 映射形象56 | 大脑中的自我主义58 | 心中的监视器——照明效果61 | “你不了解我,但我了解你”65 | 我活下去的理由,你活下去的理由68 | 总结第三章70 第4章 现在的心态——歪曲过去和未来的理由 马后炮效应73 | “不用猜也知道会这样”76 | 忘记过去79 | 抹杀过去83 | 自传的秘密86 | 自己过去的样子,“很土”吗89 | 计划表的陷阱91 | 难以预测的“明日感情”95 | 套装礼物为什么卖得好98 | 心理免疫系统101 | 总结第四章103 第5章 名字心态——智慧的诽谤者 外财107 | 小财110 | 原始价格115 | 文化消费费用118 | 一次性门票与套票121 | 韩币和美元124 | 信用卡与积分126 | 总结第五章128 第6章 变化的心态,决定经济抉择的力量 选择的岔路口131 | 损失心态和获利心态134 | 维持现有状态的执著137 | 赠予效应141 | 后付制的威力143 | 总结第六章146 第7章 智者的10种心态 保持以意义为中心的心态149 | 坚持接近心态151 | 持有“现在这里”的心态153 | 摒弃比较心态155 | 用肯定性的语言说话157 | 确立榜样 159 | 改变周边事物161 | 以体验为目的消费163 | 拥有“和谁”的心态165 | 磨炼出伟大的反复心态168 结束语:心态变化改变人生170 参考文献171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