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估价——评估任何资产价值的工具和技术 - 金融证券类精品图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投资估价是包括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在内的所有投资的核心问题。纽约大学Leonard N.Stern商学院金融学教授Aswath Damodaran的《投资估价》是投资估价方面颇具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论著。全书共分24章,详尽讲述了现代投资估价的各种方法以及适用条件和利弊。第一章考察了估价模型的一般基础,第二章给出了三种基本估价模型——现金流贴现估价法、相对估价法和或有要求权估价法,本书的其他部分深入讨论了这些模型的使用。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了这些估价方法的运用过程。 本书可读性较强,实例丰富,适合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金融及资产评估实务界人士以及企业财务主管阅读。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投资估价简介 1
1.1估价的基本哲学 1
1.2估价的一般性问题 1
1.3估价的角色 3
1.4总结 6
1.5习题 6
第二章估价方法8
2.1贴现现金流估价法 8
2.2相对估价法 12
2.3期权估价法(或有要求权估价法) 13
2.4总结 15
2.5习题 15
第三章风险与收益理论 17
3.1一个好的风险收益模型的构成要素 17
3.2风险与收益的一般模型 17
3.3风险与收益模型的比较分析 31
3.4违约风险模型 31
3.5总结 35
3.6习题 35
第四章估计贴现率 37
4.1股权资本成本 37
4.2红利增长模型 48
4.3资本加权平均成本 49
4.4总结 51
4.5习题 52
第五章理解财务报表 55
5.1主要的财务报表 55
5.2财务比率 63
5.3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其他问题 74
5.4总结 75
5.5习题 75
第六章估计现金流 79
6.1股权自由现金流 79
6.2公司自由现金流 87
6.3通货膨胀、现金流和价值 88
6.4个人税和现金流 91
6.5现金流和资产寿命 94
6.6总结 95
6.7习题 95
第七章预测增长率 98
7.1使用历史增长率 98
7.2使用专业分析人员的盈利预测 105
7.3盈利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108
7.4增长率估计中的一般问题 115
7.5总结 117
7.6习题 117
第八章市场效率的定义与检验 119
8.1市场效率与投资估价 119
8.2何谓有效市场 119
8.3市场效率的含义 120
8.4市场有效的必要条件 121
8.5关于市场效率的定理 122
8.6市场效率的检验 123
8.7市场效率检验中的主要错误 127
8.8导致检验失败的其他小错误 128
8.9总结 128
8.10习题 128
第九章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 131
9.1价格变动的时间序列特性 131
9.2信息事件的市场反应 137
9.3市场反常 140
9.4内部人员和投资专家方面的证据 148
9.5总结 153
9.6习题 153
第十章红利贴现模型 155
10.1一般模型 155
10.2模型的具体形式 155
10.3使用红利贴现模型存在的问题 172
10.4红利贴现模型的检验 173
10.5使用红利贴现模型的限制 174
10.6总结 176
10.7习题 176
第十一章股权资本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178
11.1股权自由现金流与红利 178
11.2股权自由现金流(FCFE)估价模型 180
11.3股权自由现金流估价模型与红利贴现模型比较 190
11.4总结 191
11.5习题 191
第十二章公司估价——公司自由现金流估价法 194
12.1公司自由现金流 194
12.2公司估价模型 196
12.3公司价值和财务杠杆 203
12.4总结 212
12.5习题 212
第十三章贴现现金流估价法在特殊情况下的运用 219
13.1周期性公司219
13.2处于财务拮据状态的公司 225
13.3拥有产品选择权的公司 229
13.4非上市公司231
13.5总结 236
13.6习题 236
第十四章价格/收益倍数(市盈率)估价法239
14.1市盈率的使用与误用 239
14.2根据基础因素估计市盈率 239
14.3市盈率的比较 245
14.4市盈率的问题 252
14.5市盈率的变化形式 253
14.6价格/红利比率和红利收益率 256
14.7市盈率与股票收益 258
14.8总结 258
14.9习题 259
第十五章价格/账面值比率估价法 261
15.1估计和运用PBV比率的一般问题 261
15.2根据基本因素估计PBV比率 262
15.3利用可比企业估计PBV比率 271
15.4PBV比率与投资策略 273
15.5PBV比率的变化形式 275
15.6总结 276
15.7习题 276
第十六章价格/销售收入比率估价法 279
16.1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使用中的问题 279
16.2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及其基本原理 279
16.3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和净利润率(PM) 282
16.4应注意的不匹配问题 287
16.5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与截面数据 288
16.6投资决策中PS比率的运用 289
16.7总结 290
16.8习题 290
第十七章期权定价理论 293
17.1什么是期权293
17.2期权价格的决定因素 295
17.3期权定价模型 296
17.4总结 305
17.5习题 306
第十八章期权定价理论在权益资本估价中的应用 308
18.1期权定价模型在估价中的应用 308
18.2将股权资本视为期权进行估价 309
18.3对自然资源期权/公司进行估价 316
18.4将产品专利视为期权进行估价 320
18.5总结 323
18.6习题 323
第十九章利率的决定因素 326
19.1债券价格与利率 326
19.2利率的决定因素 331
19.3总结 344
19.4习题 345
第二十章债券的特殊性质 346
20.1可转换性 346
20.2可赎回性 349
20.3提前偿还选择权 353
20.4利率上限和下限 355
20.5其他特性 358
20.6总结 359
20.7习题 360
第二十一章期货合约估价 362
21.1期货、远期和期权合约 362
21.2期货市场——一些制度的细节内容 364
21.3期货合约定价 366
21.4期货合约中某些特性对价格的影响 372
21.5总结 373
21.6习题 373
第二十二章不动产估价 375
22.1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375
22.2现金流贴现估价 375
22.3可比/相对估价 389
22.4回归分析法391
22.5总结 391
22.6习题 391
第二十三章其他资产估价 393
23.1将资产分类393
23.2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393
23.3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405
23.4具有期权特性的资产 406
23.5总结 406
23.6习题 406
第二十四章回顾与总结 408
24.1估价模型的选择 408
24.2选择估价模型的决定因素 409
24.3总结 413
24.4习题 413
参考文献 414
|
精彩片段: |
译者 说 明
投资估价是包括实业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在内的所有投资的核心问题。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化交易活动的增加,估价问题日益重要,估价的实际需求也日益迫切。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和实务界已经开发出了各种成熟的估价方法和技术。但在我国,到目前为止,投资估价方面尚没有一本兼具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价值的论著。纽约大学Leonard N.Stern商学院金融学教授Aswath Damodaran的这部在西方深受欢迎的投资估价力作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需求。 本书翻译出版也是我们参与的、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与贸易系主任宋逢明教授主持的金融工程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课题——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项目编号:79790130 ]”中的分课题)的一项工作。
本书系统和详细地介绍了现代投资估价的各种方法以及适用条件和利弊。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这些估价方法的运用过程。本书可读性较强,实例丰富,适合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及相关专业师生、金融及资产评估实务界人士以及企业财务主管阅读。我们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有助于人们更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
本书部分正文文字的初译由以下同学完成:第二章、第二十四章:谭峻;第三章:宇德均,第四章: 周展;第五章: 高峰;第六章: 刘鲁旦,第七章、第十章: 王玉琦;第八章: 顾斌;第九章: 孙燕军;第十二章: 孙悦;第十三章: 王梦岚;第十四章: 何治国;第十六章: 王晓昕;第十七章、第十八章: 王筱苓, 第二十章: 冯子兴。
我们对上述同学的贡献深表谢意。书中任何翻译不当和错误均由我们负责,并请读者指正。
朱武祥邓海峰
1998年8月于清华园
中文 版 序
很高兴我的《投资估价》一书被译成中文。在新兴市场中,当越来越多的公司主要依赖金融市场来筹集资本时,估价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虽然一项资产或一家企业价值评估并非是新问题,数十年来人们一直为估价问题纠缠不清,但我在本书中所陈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依据基本的理念。即使本书发展了部分估价模型和工具,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基本理念,并非替代它们。
在我写此序言时,正值亚洲市场发生危机。难以预测是市场永恒不变的特征。无论在繁荣时期还是萧条时期,无论市场是蒸蒸日上还是每况愈下,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价值不是由投资者个人或整体的预测所决定的,而是源于投资者所投资企业的业绩、投资数额和投资的优劣。我希望本书有助于您对价值的理解,并给您正确回答问题的信心。
Aswath Damodaran
1998年9月3日于纽约
投资 估 价 英 文 版 序
本书详细介绍了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期权、期货和不动产等)估价的方法。贯穿全书的基本观点是: 任何资产都可以估价,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所估出的价值并不一定准确。本书试图向读者展示不同种类资产所使用的估价模型的共同之处以及这些估价模型之间的差异。
在介绍和讨论各类估价模型的过程中,我努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尽可能广泛地涵盖投资分析人员在估价中所能使用的各种模型,并在介绍这些模型共同之处的同时,提供根据不同的估价环境正确选择估价模型的框架。第二,大量使用现实世界中的实例来揭示这些估价模型应用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后考察这些估价实例可能会发现某些估价结果被证明是毫无意义的,但因噎废食显然是愚蠢的行为。第三,始终坚信估价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并非只适合于特定的情形。我在书中引用了许多美国之外其他市场的例子。最后,我努力使本书具有模块化的结构,这样读者在挑选阅读书中的部分章节时不会有严重缺乏连贯性的感觉。
在将估价模型运用于现实世界的例子中,我始终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刻画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用β值来度量风险程度。我很清楚地意识到存在许多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批评。我在第四章“估计贴现率”中也讨论了该模型的局限性和其他替代模型。我之所以在本书中始终坚持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由有四点。第一,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股权资本成本只是估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本书所介绍的任何一个需要使用股权资本成本的估价模型而言,当使用其他模型代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估计股权资本成本时,都不会失去一般性。第二,可获得的数据经常决定了最终的使用。许多信息服务机构都提供美国及美国以外上市公司的β值,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这些数据。我也可以自己估计其他替代模型所需的输入变量,但是这样会偏离本书的主旨——投资估价。第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便于我们更一般地讨论估价中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财务杠杆对风险的影响,风险与增长机会的关系等。最后,虽然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不少批评,而且有证据显示其他替代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历史收益情况,但是,我不相信在预测未来收益方面其他替代模型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第一章考察了估价模型的一般基础和在不同投资哲学中估价模型所担当的角色。第二章简要介绍了三种基本的估价模型——现金流贴现估价法,相对估价(比率估价)法和期权估价(或有要求权估价)法。本书的其他部分进一步详细讨论了这些模型的使用。
基本估价工具
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了估价所需的基本工具。第三章和第四章描述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分析模型和贴现率的估计模型。第五章介绍了财务报表分析。第六章讨论了现金流的估计过程。第七章考察了根据历史数据和基本因素估计收益和现金流增长率的过程。
市场有效性和投资筛选的有效性
第一部分的余下章节介绍了影响投资筛选方法和投资策略的金融市场有效性问题。第八章着重介绍了如何检验投资方案。第九章总结了各类投资策略的实证检验结果。这些投资策略包括根据历史价格进行投资和依据基本财务指标(如市盈率)挑选股票等较为广泛的范围。
现金流贴现模型
本书第二部分介绍了评估公司整体价值或股权资本价值的现金流贴现估价模型。第十章描述了基本的红利贴现模型及其变化形式。第十一章讨论了为什么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股权资本自由现金流与红利是不同的以及如何运用两阶段和三阶段股权资本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对不支付红利的高成长性公司进行估价。第十二章考察了使用资本加权平均成本对整个公司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的估价方法,并说明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弊端。第十三章着重介绍了不能简单运用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估价的若干特殊情形,例如,周期性和处于困境中的公司,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对估价模型
涉及相对估价模型的部分包括三章。第十四章讨论了市盈率和价格/现金流比率估价法以及如何避免应用错误。本章首先研究了市盈率的决定因素,而后分析了为什么市盈率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什么会随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国家的不同而各异。第十五章考察了市场价格与账面值的关系,并试图澄清关于这一关系的某些错误概念。此外,这一章还列举了价格/账面值的决定因素,并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公司以低于账面值的价格出售而有些公司的价格高于其账面值。最后,说明了如何在投资决策中合理使用价格/账面值比率。第十六章研究了价格/销售收入比率估价法以及不同企业、不同行业该比率有所不同的原因。价格/销售收入比率法还是评估品牌价值和公司战略改变对公司价值影响的一种有用工具。
期权估价模型(或有要求权估价)
期权估价模型分两章。第十七章介绍了有关期权定价的基本概念,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盈亏图、期权定价模型的说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和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及其异同、这两个模型的拓展和限制条件。第十八章,介绍了如何运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或有要求权证券和资产的价值,例如认股权证和某些具有期权特性的资产,如公司的股权资本、自然资源开发权、产品专利权等。
对固定收入证券进行估价
本书还从两方面探讨了固定收入证券的估价问题。第十九章涉及利率的决定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和违约风险溢价。第二十章考察了债券的某些特殊性质,如可转换和可赎回权以及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对浮动利率债券价值的影响。
期货和不动产的估价问题
第二十一章研究了易坏商品和可储存商品期货合约的定价方法,并扩展到股票指数、债券和外汇期货。第二十二章介绍了如何使用贴现现金流模型和可比资产对不动产进行估价。第二十三章分析了其他资产,包括非上市公司和特许权的估价。
选择正确的估价模型
投资估价存在的问题不是缺少模型,而是可选择的模型太多。因此,本书的最后一章——第二十四章,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章。它提供了根据被估价资产的特性,在各种环境中正确选择估价模型的框架。
致谢
我在此对Value Line和Bloomberg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它们提供的数据,我不可能在本书中列举大量的实例进行辅助说明。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