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业:企业组织设计与团队建设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技术创业:企业组织设计与团队建设
|
ISBN: | 978-7-5606-2365-8 |
条码: | |
作者: |
邓俊荣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4.00
折扣价:¥22.80
折扣:0.95
节省了1.2元
|
字数: |
317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65700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0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针对技术创业活动阐述了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团队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书用简明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讲述了技术创业企业的特征、创业企业的设立与公司治理、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发展、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团队的人员配置、创业团队的文化建设、创业团队的沟通与激励、创业团队的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既是对创业理论的完善,同时也为有志于创业的人士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 录
第1章 企业与创业企业 1
1.1 企业的性质与特点 3
1.1.1 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3
1.1.2 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6
1.1.3 现代企业的特征 9
1.2 企业的目标与责任 11
1.2.1 企业目标 11
1.2.2 企业责任 13
1.3 企业的生命周期 14
1.3.1 企业生命周期的含义 14
1.3.2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演进 14
1.3.3 企业发展的历史时期 17
1.4 创业企业 17
1.4.1 创业的有关概念 17
1.4.2 创业企业的特征 19
第2章 创业企业的设立与公司治理 26
2.1 企业的组织形式 28
2.1.1 个人独资企业 28
2.1.2 合伙企业 28
2.1.3 公司 29
2.1.4 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的比较 30
2.2 创业企业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 31
2.2.1 企业设立的一般条件与程序 31
2.2.2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 32
2.2.3 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 33
2.2.4 公司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 34
2.3 公司治理 39
2.3.1 公司治理的概念 39
2.3.2 公司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40
2.3.3 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40
2.3.4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 42
2.4 公司治理模式 46
2.4.1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 46
2.4.2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 48
2.4.3 家族治理模式 50
2.4.4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其对创业企业的启示 51
第3章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55
3.1 组织结构的内涵及外延 56
3.1.1 组织结构的内涵 56
3.1.2 组织结构的外延 57
3.2 组织结构设计 59
3.2.1 组织结构设计的含义 59
3.2.2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念 59
3.2.3 组织设计的程序 60
3.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62
3.3.1 直线-职能型 62
3.3.2 事业部型 64
3.3.3 矩阵型 66
3.3.4 流程型 68
3.3.5 网络型 71
3.4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75
3.4.1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76
3.4.2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模式设计 78
3.4.3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特点 82
第4章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发展 86
4.1 组织变革的力量 87
4.1.1 知识经济的形成 88
4.1.2 经济的全球化 89
4.1.3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89
4.1.4 员工价值观念的更新 90
4.2 组织结构设计变革的方向 90
4.2.1 扁平化 90
4.2.2 网络化 91
4.2.3 柔性化 92
4.2.4 无边界化 93
4.3 创业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发展的模式 93
4.3.1 流程再造与横向型企业组织设计 93
4.3.2 虚拟整合与网络型企业组织设计 98
4.3.3 学习型企业组织设计 104
第5章 创业团队的组建 113
5.1 创业团队的定义和特征 116
5.1.1 团队的界定和特征 116
5.1.2 创业团队的界定和特征 117
5.1.3 高科技企业创业团队的界定和特征 119
5.2 创业团队的类型 120
5.3 创业团队建设的基本条件和问题 122
5.3.1 创业团队建设的基本条件 122
5.3.2 创业团队建设中的基本问题 126
5.4 创业团队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异质性安排 127
5.5 创业团队组建的一般程序 130
第6章 创业团队的人员配置 135
6.1 团队成员的岗位设置 137
6.1.1 岗位的概念及其作用 137
6.1.2 岗位分类及设置原则 138
6.1.3 创业团队的定编定员 139
6.1.4 岗位设置表 139
6.2 创业团队成员的招聘 140
6.2.1 招聘及其原则 140
6.2.2 招聘环境分析 141
6.2.3 招聘者与组织的匹配 143
6.2.4 创业团队招聘流程 144
6.2.5 创业团队招聘的渠道与方式 146
6.3 创业团队的培训 149
6.3.1 创业团队培训概述 149
6.3.2 创业团队培训方略 153
第7章 创业团队的文化建设 159
7.1 团队文化概述 160
7.1.1 团队文化的起源 160
7.1.2 创业团队文化的内容 161
7.1.3 创业团队文化的特点 163
7.1.4 创业团队文化的功能 166
7.1.5 高层领导者与团队文化 166
7.2 团队的文化类型与选择 168
7.2.1 团队文化的类型 168
7.2.2 文化类型的选择 171
7.3 创业团队文化的设计与创建 174
7.3.1 创业团队文化的基本准则 174
7.3.2 创业团队文化设计和创立的程序 175
7.3.3 创业团队文化的创立途径 177
第8章 创业团队的沟通与激励 186
8.1 沟通概述 187
8.1.1 沟通的基本分析 187
8.1.2 沟通的功能 189
8.1.3 沟通的通道 189
8.1.4 组织中的小道消息 190
8.2 创业团队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91
8.2.1 建立创业团队沟通制度 192
8.2.2 创业团队的沟通技巧 193
8.3 创业团队激励 195
8.3.1 激励概述 195
8.3.2 团队激励的理论基础 196
8.3.3 创业团队激励的一般方法 199
8.3.4 对不同类型成员的激励 202
8.3.5 创业团队的薪酬激励 204
第9章 创业团队的绩效管理 212
9.1 创业团队绩效概述 213
9.1.1 绩效概述 213
9.1.2 创业团队绩效 214
9.1.3 绩效管理 216
9.2 创业团队绩效测评 218
9.2.1 设计团队绩效测评体系 218
9.2.2 制定绩效计划 220
9.2.3 不同类型团队的绩效测评体系 222
9.3 创业团队绩效测评的实施及方法 223
9.3.1 确定团队绩效测评维度 223
9.3.2 建立创业团队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25
9.3.3 创业团队绩效测评的方法 228
9.3.4 奖励绩效 232
后记 237
参考文献 238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前 言 “21世纪的劳动者”应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国际教育界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指出创业教育的两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98年巴黎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并不统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也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出的解释为:第一,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第二,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创业教育又称为企业家教育或自我雇佣式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是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传统“就业教育”内涵的拓展与功能的延伸。在创业型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创业教育系列丛书》。这套丛书把技术创业作为研究主题,专门为技术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涉及创业素质与创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问题。丛书的各分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创业者基本素质与创业战略的选择、创业的投融资与理财、技术创业项目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技术、创业中的商务谈判与沟通、创业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创业组织的设计与团队建设等。这些分册均涉及创业管理的基本问题,可以为创业知识的学习者提供全面的知识、技能支持。 (2) 以实用性为主。这套丛书的内容实用性强,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适应面。 (3) 编写者均长期从事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造诣。同时,他们又长期关注我国的创业现实,关注和考察了大量的企业创业实践,都具有较丰富的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使得该丛书更具现实性、应用性价值。 (4) 在体例设计上体现了新的写作风格。在编写中,各章均按照重点提示、阅读资料、基本原理与方法、讨论与思考题、案例分析的顺序进行设计,方便读者带着思考学习,在案例中去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多方的关注与支持,首先要特别感谢陕西省副省长、博士生导师景俊海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套丛书作序;其次,感谢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项目给予本套丛书的支持;再次,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本套丛书的出版与发行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套丛书写作、整理的老师和学生。 本书适合本科生、研究生和社会各方面准备创业及正在创业的人士阅读,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创业培训机构的教材或者参考用书。 由于水平有限,本套丛书一定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丛书编委会 2009年6月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