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与机械工程图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三维建模与机械工程图
|
ISBN: | 978-7-5641-1880-8 |
条码: | |
作者: |
王旭华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
字数: |
399千字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56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03-01 |
|
内容简介: |
本教材全面贯彻了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通过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精神,将三维几何建模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与“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进行有机地整合,建立了机械产品三维形体表达方法和二维零件(装配)图表达方法并重的教材体系。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基本体的构形与建模、组合体的构形设计与建模、零件的构形设计与建模、装配建模与结构分析、正投影法基础、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章节。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本专科生《机械制图》或《工程图学》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和造型爱好者的工作参考书或自学教材。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1绪论1
1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习方法1
111研究对象1
112研究任务1
113学习方法2
12Unigraphics NX软件简介2
121UG NX软件特点3
122UG NX软件应用模块简介3
2基本体的构形与建模5
21基本体5
211基本体的概念5
212基本体的分类5
213常用基本体5
22基本体的构形5
221回转法6
222移动法7
23利用UG NX系统建立基本体8
231基本体素方式建立基本体8
232扫描方式建立基本体9
24常用曲面12
241曲面的形成12
242曲面的分类12
3组合体的构形设计与建模15
3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15
31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5
312组合体相邻表面的关系及特点16
32组合体的形体分析与CSG树17
321形体分析法17
322CSG体素构造法17
323不同组合体的分析19
33组合体的构形设计20
331组合体的构形原则20
332不同组合体的构形设计21
3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24
34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24
342尺寸种类25
343尺寸基准26
344标注尺寸的方法26
345安排尺寸时的注意事项28
35利用UG NX系统进行组合体的构形设计实例28
4零件的构形设计与建模34
41零件的构形设计34
411零件构形设计要求34
412零件构形设计实例38
42UG NX的建模方法与过程40
421UG NX建模方法40
422UG NX参数化建模技术41
423UG NX建模过程42
424三维CAD标准43
43典型零件的构形设计45
431轴套类零件45
432轮盘类零件47
433叉架类零件50
434箱体类零件54
44标准件、常用件的结构分析与建模59
441标准件、常用件的结构特点59
442标准件、常用件建模实例70
443标准件库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77
5装配建模与结构分析79
51装配建模79
511机械产品的装配79
512装配建模的方法82
52装配结构分析85
521装配结构的工艺分析85
522装配体的相关设计88
53利用UG NX系统建立装配模型92
6正投影法基础95
6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95
611投影法的概念95
612投影法的分类95
613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96
6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96
621 三视图的形成96
622三视图的投影关系97
623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98
63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99
631点的投影99
632直线的投影99
633平面的投影102
634平面上的点、线、面104
635直线平面相互位置关系105
64立体的投影106
641基本体的三视图106
642组合体的三视图108
65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110
651截交线110
652相贯线114
66组合体读图117
661组合体读图的方法117
662读组合体三视图思路和步骤118
67用UG NX生成组合体视图120
68轴测投影图121
681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21
682正等测图122
683斜二测图124
7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126
7.1视图126
7.1.1基本视图126
7.1.2向视图127
7.1.3局部视图128
7.1.4斜视图128
7.2剖视图129
7.2.1剖视图的概念129
7.2.2剖视图的种类131
7.2.3剖切面的种类133
7.3断面图135
7.3.1断面图的基本概念135
7.3.2断面图的分类136
7.3.3剖切位置与标注136
7.4其他表达方法及第三角画法137
7.4.1局部放大图137
7.4.2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137
7.4.3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138
7.4.4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138
7.4.5较小结构的简化画法139
7.4.6某些结构的示意画法139
7.4.7对称机件的简化画法139
7.4.8允许省略剖面符号的移出断面140
7.4.9第三角画法简介140
7.5机件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例141
8零件图143
8.1零件图的内容143
8.1.1零件图的内容143
8.1.2绘制零件图的过程144
8.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144
8.2.1主视图的选择144
8.2.2其他视图的选择145
8.2.3视图表达方案实例146
8.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47
8.3.1尺寸基准及其选择147
8.3.2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149
8.3.3零件上常见典型结构的尺寸注法151
8.3.4零件尺寸标注举例152
8.4零件图技术要求154
8.4.1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154
8.4.2极限与配合158
8.4.3形状和位置公差165
8.5用UG NX绘制零件图168
8.5.1作图步骤168
8.5.2作图过程168
8.6读零件图171
8.6.1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71
8.6.2看零件图示例172
9装配图174
9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174
911装配图的作用174
912装配图的内容174
9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176
921装配体的视图选择原则176
922主视图的选择176
923其他视图的选择176
924注意事项176
93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77
93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177
93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178
94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的注写181
941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181
942装配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182
95装配图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182
951零、部件的序号183
952明细栏(根据GB106092—1989)184
96用UG NX绘制典型部件装配图185
97阅读装配图、拆零件模型186
971读装配图186
972读装配图举例187
973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88
附录A常用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92
A1普通螺纹(摘自GB/T193—2003, GB/T196—2003)192
A2梯形螺纹(摘自GB/T57962—2005, GB/T57963—2005)193
A3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摘自GB/T7307—2001)194
A4螺栓195
A5双头螺柱196
A6螺钉197
A7螺母199
A8垫圈200
附录B常用键与销202
B1键202
B2销205
附录C常用滚动轴承208
C1深沟球轴承(GB/T276—1994)208
C2圆锥滚子轴承(GB/T297—1994)210
C3推力球轴承(GB/T301—1995)213
附录D常用材料及热处理216
D1金属材料216
D2常用热处理工艺219
D3非金属材料220
附录E极限与配合221
E1基本尺寸至500mm的轴、孔公差带(摘自GB/T1801—1999)221
E2优先选用及其次选用(常用)公差带极限偏差数值表
(摘自GB/T18004—1999)221
E3优先和常用配合(摘自GB/T1801—1999)229
E4公差等级与加工方法的关系231
附录F制图的国家标准232
F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232
F2比例(GB/T14690—1993)234
F3字体(GB/T14691—1993)235
F4图线(GB/T17450—1998)236
F5尺寸注法(GB/T44584—2003)238
参考文献243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