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与融资(二版) - 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风险投资与融资(二版)
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专业规划教材
|
ISBN: | 978-7-81134-644-2 |
条码: | |
作者: |
孔淑红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0.00
折扣价:¥28.50
折扣:0.95
节省了1.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04-01 |
|
内容简介: |
总 序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教材,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精心编写,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五年过渡期结束后的2007年年初开始陆续出版,是一项重要的教材建设工程。它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步发展,标志着我院为国家
培养创新型高等人才所作出的一份特殊贡献。
我院历来重视教材建设,秉承五十多年学科建设的经验积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国际运输与物流、经济学等专业领域先后出版
了大量教材,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等累计发行近150万册,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系
列教材的出版,是对我院近十年来学科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阅。自“九五”以来,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我院对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进
行了认真全面的专业梳理和课程体系优化,以面向新世纪、面向全球化、面向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竞争力为导向,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
面视野开阔、目标明确、标准严格、工作扎实,老中青三代学者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学院所开设专业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的编写
工作。回顾我院“九五”以来的课程体系建设,我们走过了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首先是课程群的界定和建设,我们抓住20世纪90年代中
期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对外向型经济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的机遇,围绕着我院长期积累的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国际
运输与物流等专业所形成的专业优势,借鉴国际上高水平大学的课程建设经验,设定了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所需要的课程群。在此基
础上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海内外招聘人才和支持现有教师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以国际化的高标准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凝聚了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然后以国际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标准评价师资队伍,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水平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
相互促进。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进步,我院的专业领域和课程覆盖面均有了很大的突破。
进入21世纪,我院的国际贸易学学科被教育部列为本领域惟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为我院的学科群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通
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我院以国际上先进的研究群(Research Cluster)的模式,开展了学科建设,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
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本套系列教材的问世,得益于“211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丰
富和国际学术交流的经验分享。这些教材的作者,都是我院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核心问
题都有深入的研究,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其体现在教材的体例安排和知识点的表述之中。我们在组织这套教
材的编写过程中,一直坚持建设精品教材的原则,方法与国际接轨,内容面向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时代,相信使用这套教材的教师和学生
会有切实的体会。
本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从社长、总编辑到责任编辑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也见证了我院和出版社
长期的精诚合作关系。
使用这套教材的国内各高校教师和学生将最有资格发表评论,我们也真诚地欢迎你们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使这套教材再版时日臻完
善,随岁月的流逝和中国的崛起而成为经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院长、教授
赵忠秀
2010年1月
前 言
风险投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承担高风险、追求高回报的投资形式,高风险、高收益是风险投资的突出特征。
风险投资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它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伴随着全球经济
的发展而突飞猛进。今天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发展的第一支柱。然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是自动实
现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研发阶段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向技术的转化,到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及规模化发
展,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又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的这种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收益性的技术经济特
性客观上需要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方式,于是,风险投资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风险投资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1946年,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的建立标志着风险投资的正式诞生。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风险投资的理念和价值并未受到经济社会的重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风险投资才得到政
府和公众的支持,开始迅猛发展。其后,风险投资活动席卷了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并且由最初的原材料投资过渡到以高新技术
投资为主的方式,加快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进程。
风险投资培育了新兴企业的成长,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过去50年间,大部分风险资本都投向了计算机软硬
件、生物技术、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结果造就了一大批世界著名企业。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就是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
迅速发展壮大的。微软、苹果、康柏、思科等世界顶尖IT企业都是依靠风险投资创业成功的,而微软的总市值已超过了不少中小国家
的国内生产总值。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最大的100家电脑公司中,有20%是作为经济奇迹的硅谷培育起来的,而风险投资是硅谷形成的
关键因素之一。据美国商业部统计,二战以来95%的科技发明与创新都来自新兴企业,而这些发明创新转变为实际生产力都要借助于风
险投资。
风险投资推动了科技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风险投资额不足1亿美元,
到80年代中期已增长到2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业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金融产业,各类风险投资机构如雨后春
笋般涌现。1999年,美国全年风险投资基金的额度达到了356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151.6%。2000年,美国风险投资规模一举突破
1000亿美元。进入21世纪以后,风险投资业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即风险投资国际化。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机构纷纷抢滩海外市场,
设立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化经营,从而形成了一股风险投资与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全球化浪潮。
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尽管拥有较强的高新技术攻关能力,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非常低。
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缺少资金投入,特别是缺乏风险资本对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的支持,从而使得许多科技成果停留
在研究阶段,而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中国
在21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风险投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由于相关制度、政策环境不配套,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对高科技产业的促进
作用也极其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在1998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
案》,被大会列为“一号提案”。由此,风险投资才真正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中国的风险投资业才真正开始启动。近几年来,国内
出现了许多新的风险投资机构,一些国际风险投资基金也到中国积极寻求投资项目。其中,四通利方、金蝶财务都是较为成功的例子。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风险投资活动还远未发展到其应有的规模与范围,尚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风险资金
来源不足、缺乏完善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缺乏真正的风险投资家、资本市场不完善因而风险资本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等等。
制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原因很多,而对风险投资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书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为背景,对风险投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既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介绍,也有较强的操作性。全书共分两部
分:第一部分为前五章,主要研究风险投资理论,分别介绍风险投资的内涵与特征、风险资金的筹集、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
资的对象。第二部分为后五章,主要研究风险投资实务,着重分析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退出机制、退出场所,最后一章谈风险投资的风
险管理问题。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赵忠秀院长的大力帮助,另外王首元博士参与了部分案例的编辑工作。在此
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笔者知识水平有限,文中恐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专家不吝指正。风险投资是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器”,
本书旨在为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若能达此目标,笔者将不胜欣慰。
作者
2010年3月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 录 第一章风险投资概述1 第一节风险投资的概念2 第二节风险投资的发展概况10 第二章风险资本的筹集25 第一节政府的风险投资26 第二节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投资29 第三节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投资34 第四节中国风险资本的来源35 第三章风险投资的运作者45 第一节风险投资公司45 第二节风险投资家53 第四章风险投资基金73 第一节风险投资基金概述73 第二节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80 第三节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管理90 第四节风险投资基金的运营管理99 第五章风险投资的对象107 第一节风险企业概述108 第二节风险企业的创立与运作机制116 第三节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127 第六章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142 第一节选择投资项目、筹集风险投资资金142 第二节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149 第三节谈判与签订投资协议159 第四节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167 第七章风险投资的退出176 第一节公开上市177 第二节股权回购186 第三节兼并与收购190 第四节破产清算202 第八章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场所——二板市场214 第一节二板市场概述214 第二节美国NASDAQ市场218 第三节香港创业板市场224 第四节世界其他二板市场229 第九章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247 第一节投资银行248 第二节其他中介机构255 第三节代理人和投资顾问260 第四节风险投资保险制度266 第十章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271 第一节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析272 第二节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工具287 第三节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措施292 参考文献303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