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临清坳陷东部油气地质异常研究与资源综合评价》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临清坳陷东部油气地质异常研究与资源综合评价》
ISBN:7-05625-2348-2 条码:978-7-5625-2348-2
作者: 赵鹏大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98.00  折扣价:¥93.10
折扣:0.95 节省了4.9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临清坳陷东部已经有4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史,二维地震测网密度已达0.6km×1.2km,重点地区达到0.6km×0.6km;已经完成350km2重点区的三维地震。区内共完钻探井50余口,其中2口井在古近系见到低熟油流,16口井见到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14口井钻遇前古近系,并且在中生界见到油源层,在石炭-二叠系和奥陶系见到煤成气显示;梁古1在奥陶系风化面上见到高纯度的CO2气藏。
然而,由于临清坳陷不仅存在多套油气源层、多个沉积旋回,形成了多种圈闭类型,而且经历过多期构造破坏和低地温梯度的特征,使得其油气成藏条件和保存条件变得十分复杂,已有的各项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已有的认识也亟待进一步总结和提高。本项研究采用了油气地质异常分析与常规油气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以下进展和成果:
(1)探讨了地质异常致藏理论和求异找油理论,建立了含油气盆地地质异常动力学模型,并且提出石油地质异常的分级概念,制定了划分标准;首次开展油气地质异常的多维多元时空信息的“多S”综合研究,建立了有利区带的油气地质异常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并研发出计算软件。
(2)厘定了临清坳陷东部的构造 地层格架,查明了坳陷的区域构造背景,同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地质异常——壳幔变形异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区域与深部构造背景对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3)根据物探、钻探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S3和S4、S1和S2之间的不整合;通过深部构造分析和区域对比,指出莫霍面埋深大于周围坳陷区以及缺少高压保温层,可能是导致临清坳陷地温梯度低的主要原因。
(4)重新厘定了S3和S4的沉积界限,建立了临清坳陷东部的中新生界层序地层格架,并且详细地研究了德南三维区的层序地层特征。
(5)建立了临清坳陷源岩成分分类体系和有机显微组分分类体系,以及HI-OI有机质类型划分图版;揭示了临清坳陷古近系低熟 未熟油成因机制——硫细菌降解还原主导下的油气早熟作用。
(6)制作了流体包裹体拉曼盐度计,对不同盐度孔隙水的来源、成因和演化过程做出了合理推测;建立了流体包裹体成因分类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含烃流体充注期次示踪;提出了利用固态微量有机质的“拉曼特征峰频率位移差”预测镜质体反射率的方法,结合其他方法揭示了高地热异常点。
(7)确定本区发育有六大古水文地质旋回,对C-P煤成气成藏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油气运移分配单元的概念,并制定了划分、评价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对分割强烈的断块型油气成藏作用分析具有推广价值。
(8)采用广义油气系统的概念,建立了烃源岩级、烃源岩+储层级、烃源岩+储层+构造单元级等三个层次的油气系统;探讨了多原型迭合盆地的油气成藏模拟评价的系统工程模型,以及研究区三维构造-地层格架模拟、地热演化模拟、油气运聚人工神经网络动态模拟及其三维可视化。
(9)采用油气地质异常评价预测理论与方法,以及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分别从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评价角度,指出了四个古近系未熟-低熟油和四个石炭-二叠系煤成气的有利成藏区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地质异常基本理论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1)

第一节 油气地质异常的概念 (1)

第二节 油气地质异常的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临清坳陷东部的盆地原型与构造格架 (14)

第一节 盆地原型演化的区域背景 (14)
第二节 地层格架及发育特征 (25)
第三节 临清坳陷东部构造与地热演化特征 (36)

第四节 构造异常与有利勘探区带 (70)

第三章 临清坳陷东部充填演化与生储盖组合 (78)

第一节 层序地层格架与坳陷充填演化 (78)

第二节 生、储、盖组合特征 (114)

第四章 临清坳陷东部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123)

第一节 有机岩石学特征 (123)

第二节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137)

第三节 生烃作用异常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157)

第五章 临清坳陷东部生排烃动力学分析 (163)

第一节 油气生成动力学分析 (163)

第二节 烃源岩的排烃动力学分析 (184)

第六章 油气运聚的流体包裹体示踪 (197)

第一节 临清坳陷东部流体包裹体的基本特征 (197)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204)

第七章 临清坳陷东部油气运聚动力学分析 (229)

第一节 典型洼陷古近系油气运聚动力学分析 (229)

第二节 石炭-二叠系油气运聚动力学分析 (244)

第八章 油气成藏动态模拟与资源评价 (265)

第一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与流程 (265)

第二节 油气成藏模拟的地质模型 (269)

第三节 研究区模拟参数的选取及模拟模型的建立 (287)

第四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实际模拟结果 (298)

第九章 中、高级别油气地质异常特征分析(317)

第一节 找油(气)有利(3P)地段的地质异常特征 (317)

第二节 潜在资源(4P)地段油气地质异常特征 (332)

第三节 油气地质异常的定位与优度排序 (343)

第十章 临清坳陷东部有利区带评价、预测 (358)

第一节 基于单一地质异常的评价预测 (358)

第二节 基于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预测 (376)

参考文献(382)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