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探佚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红楼梦探佚
|
ISBN: | 978-7-303-10907-4 |
条码: | |
作者: |
梁归智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8.00
折扣价:¥43.20
折扣:0.90
节省了4.8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5
|
出版日期: |
2010-06-01 |
|
内容简介: |
前八十回《红楼梦》一般被称为《石头记》。《石头记探佚》是红楼梦探佚学派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红学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由涵盖所有红楼重要人物的结局与八十回后主要发展线索的严谨考究为特色,在出版后激起了极大的反响。目前是该书的修订第四版,可见这本书受关注的程度。 何为红楼梦探佚学,它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是应该首先阐明的。 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则是高鹗和程伟元两个人续写的。红学界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后四十回续书另有作者,高、程二人只是修订加工者。不管续书人是谁,总之不是曹雪芹所作。既然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不是一人手笔,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后四十回续书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来的构思?二是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故事情节如何发展?人物命运如何演变? 要解答以上两个问题,就必须“探佚”??探讨八十回后原著佚稿的内容,这就是红学的一个分支“探佚学”的任务。换一种说法,就是说在《红楼梦》这个天地中,还潜伏着一个“被迷失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寻找,去探索,需要我们去拨开迷雾。由此可见,探佚学所解决的问题正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正因如此,在红学百年的发展史上,尽管有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的派别,但是很多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在做着探佚的工作。而在探佚研究方面,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是最早的提倡者和力行者,而梁归智教授提出了“探佚学”这个概念,实质性地推进了红楼梦探佚的工作,是探佚学成就最大的学者。他的成果得到了周汝昌先生的极力赞赏,几乎每一本著作的出版,周汝昌先生都会题诗以贺。该书的出版,周汝昌先生也有亲笔题诗并撰写推荐序言。 精彩片段:
|
作者简介: |
梁归智,1949年11月生于北京,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曾在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红楼六家谈》中主讲“红楼梦的断臂之美”与“曹雪芹的超前之思”。在治学上以文本考证为基础,以艺术感悟为核心,以哲学思辨为向度,自成一家。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资格。1995年至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2006年至2008年任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东方文化系教授。已出版《新评新校红楼梦》《红楼赏诗》《红楼探佚红》《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等多部著作,开创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分支??”探佚学”,影响广泛。
|
章节目录: |
《红楼梦探佚》序(1) 《石头记探佚》序周汝昌(1) 写在《石头记探佚》的前边姚奠中(1) 自 序(1) 《石头记探佚》新版前言(1) 《石头记探佚》三版识语(1) 考论编:佚探有无之外 探春的结局――海外王妃(3) 海内王妃还是海外王妃?(12) “放风筝”的启示(17) 史湘云嫁贾宝玉说(21) 贾芸和小红(39)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别解(47) 卫若兰射圃(49) 草蛇灰线之演绎(56) “金玉姻缘”的真和假(68) 应是“绿肥红瘦”(76) 八十回后之贾元春(80) 铁骑未出刀暗鸣(90) 说《??词》(95) 辨林黛玉之死(18) 林黛玉死于春末非死于中秋辨(105) 薛宝钗的“金玉姻缘”(110) 老太太和太太(117) “一从二令三人木”之我见(131) 关于靖藏本一条脂批的校读(137) 话说柳湘莲(135) 铁网山传奇(142) 红楼梦探佚目录贾宝玉真的“悬崖撒手”了吗?(148) 通灵玉为什么是红色的?(153) 暖香坞春灯谜与薛小妹怀古诗(157) 薛宝琴不入薄命司(166) 李纨的“晚韶华”与贾兰的“虚名儿”(170) 妙玉何去何从(175) “中山狼”小考(182) 贾惜春出家(187) 刘姥姥救巧姐(190) “全璧”中的花袭人(194) 尤三姐的厄运(199) “抄没贾府”考(203) 佚稿故事共历几年?(209) “情榜”证情(212) “探佚”拾零(216)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231) 思理编:梦寻真假之间 《红楼梦》里被迷失的世界(247) 论“红学”中“探佚学”之兴起(259)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美学――美学史上的一幕悲剧(268)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美学――“空灵”与“结实”的奇观(279) 含蕴着东方浪漫的馨香――《红楼梦》与浪漫主义(293) 从“薄命司”到“情榜”(306) 《红楼梦》的两种悲剧观(317) 《红楼梦的两种悲剧观》补论(337) 《红楼梦》里的“典型”和“类型”(343) 论《红楼梦》的美学系统(352) 《红楼梦》的审美接受及其启示(364) 《红楼梦》现象的文化剖析(375) 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歌曲联播插白(384) 论《红楼梦》的文化意义(391) 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401) 情不情与圣爱――《红楼梦》比较文化研究(406) 《红楼梦》的续书及佚稿研究概论(427) 大梦谁先觉――胡适之红学观谫论(435) 智者千虑――海外《红楼梦》研究的一个侧面(441) 谁解痴中味――周汝昌先生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450) 红楼梦、高山流水、才学识与精神家园――与王蒙对话(456) 《红楼梦》研究的研究(463) 误解与知音――“两个世界”与探佚学(468) 附录 版本情况简介(481) 探佚论文、专著篇目辑要(488) 后四十回《红楼梦》研究论文、著作篇目辑要(496)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