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创新与跨越——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回眸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创新与跨越——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回眸
ISBN:978-7-5628-2891-4/G·446 条码:
作者: 卢冠忠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0.00  折扣价:¥27.00
折扣:0.90 节省了3元
字数: 238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本书系统总结了上海高校在1996年至2006年十年间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从多角度展示了上海高校科学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发,着重阐述了上海高校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管理、建设科技园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下篇汇集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探索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模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成果,是上海高校科研工作的结晶和缩影。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十年发展概况(1996—2006年)3
第一节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3
第二节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成绩7

第二章持续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高校科研水平11
第一节扶需扶特扶强形成建设重点11
第二节集聚优秀人才凸显学科优势14
第三节创新制度建设强化科学管理17

第三章探索以多种方式建设高校科研队伍19
第一节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19
第二节建设E研究院形成科研新高地22
第三节各种层次的科技队伍与科技人才建设培养23

第四章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25
第一节上海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5
第二节上海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成效27

第五章建设科技园区支撑创新发展31
第一节上海高校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31
第二节上海高校科技园区的创新使命33
第三节高校科技园区形成的引领科研产业化的效用34

第六章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41
第一节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41
第二节主动出击,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44
第三节三区联动,引领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46

第七章1996—2006年上海高校重大科研成果50

第八章繁荣人文社会科学79
第一节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与政策举措79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与成果82

第九章上海高校科研十年(1996—2006年)大事记88

上海高等教育文库·改革发展篇
创新与跨越——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回眸下篇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103

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提升学校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同济大学107

加强技术转移促进产学研结合华东理工大学111

探索科研创新机制拓宽科研发展路径上海财经大学116

发挥学科特色服务社会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120

构筑学科交叉平台推进知识创新工作上海大学123

面向应用科学发展理工特色上海理工大学132

以重点学科为抓手,推进学校成为世界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进程
上海海事大学138

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开拓学科研究新路华东政法大学143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50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知识创新与学科建设水平
上海电力学院161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全面发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68

加强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发展上海金融学院180

1996—2006年科研工作概述上海体育学院186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具有立信特色的学科建设模式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89

参考文献197

精彩片段:
第一章上海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十年
发展概况(1996—2006年)第一节上海高校科学研究
工作的指导思想一、 党中央确定“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工作初步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实施了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进行了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设备更新,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