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延迟焦化生产技术进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延迟焦化生产技术进展
ISBN:978-7-5628-2897-6/TQ·155 条码:
作者: 汪华林杨强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68.00  折扣价:¥61.20
折扣:0.90 节省了6.8元
字数: 473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收录2010年“延迟焦化生产技术进展”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由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汪华林教授任主编。本次收录了40篇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石化行业尤其是焦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综述


1 国内延迟焦化技术十年发展的探讨李出和()



第一篇节能减排


2 延迟焦化装置二级冷凝流程技术分析郭永博,李和杰,徐江华()

3 回收焦炭热量进一步降低装置能耗的探讨李卓()


4 延迟焦化装置节能技术与应用严宇翔()



第二篇研究设计


5 提高延迟焦化装置技术经济水平的两个关键方面谢崇亮,颜峰,毕治国()


6 焦化原料二次评价数据库的建立(Ⅰ)

——结焦因子数据库刘莹,商丛丛,王堃,肖家治,王兰娟()


7 焦化原料二次评价数据库建立(Ⅱ)

——最大可裂化度数据库商云岩,龚乐燕,徐军平,肖家治,王兰娟()


8 微旋流除焦粉实验研究李志明,王剑刚,沈其松,杨强,汪华林()


9 减少焦化液化气脱硫醇溶剂油带碱的几点措施李蕾()


10 延迟焦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中H2S分布的计算与讨论王辰涯,杜翔()


11 延迟焦化装置高温旋塞阀的开发樊东升()


12 生物质进延迟焦化装置热解制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钱鹏,汪华林,张振华()


13 传统双面辐射焦化炉与阶梯式双面辐射焦化炉的对比研究周桂娟()


14 Foster Wheeler公司选择性收率延迟焦化工艺(SYDEC)技术特点

浅析龚朝兵,管岳贵,周雨泽()


15 延迟焦化装置中弹丸焦的预防及应对措施谢崇亮,毕治国,李小娜()


16 苏丹稠油中钙分布及在加热炉炉管中状态分析谢崇亮,颜峰,毕治国()





第三篇生产管理


17 延迟焦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操作优化及技术改造简建超,袁志祥()


18 镇海炼化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生产技术优化瞿滨()


19 渣油劣质化对延迟焦化的影响及对策张兴永()


20 延迟焦化加热炉炉管在线除焦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探讨花飞,龚朝兵,王大寿()


21 水力除焦系统机械设备故障分析杜国军()


22 新型双辐射斜面阶梯炉的应用梁文彬()


23 延迟焦化装置掺炼FCC油浆技术分析张德龙,王震,郭小安()


24 延迟焦化焦炭塔顺序控制方案实施龚朝兵,王少勇,管岳贵()


25 延迟焦化装置一炉两塔生产运行分析赵子明,高全升,韩祥峰,张立海()


26 加工高硫高酸原油对80万吨/年焦化装置的影响及对策葛玉龙,葛亚楠()


27 焦化吸收稳定操作优化及其效果分析熊正球,尹彦明()



第四篇设备技术


28 焦炭塔自动底盖机研制与应用宋银才,杨成炯,刘惠麟,张萍,宁尚勇,赵梓()


29 国产旋塞阀首次在齐鲁3#焦化高温重油部位过滤器前后的

使用葛玉龙,李萌阳,孙雨()


30 延迟焦化装置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失效原因及对策李良生,付士钊,王洪国()


31 双闸板式塔底盖机在延迟焦化的应用张韶伟,李锋,王少勇()


32 DGJⅡ型自动顶盖机在齐鲁焦化装置的首次

应用葛玉龙,孙志梅,孙雨,郑爱国()


33 焦化炉无缝贴墙燃烧器杨军卫,肖家治,王兰娟,徐君平,沈国平()


34 ZDQV型切焦器在9.8米焦炭塔上的应用李锋,张韶伟()


35 关于焦化装置分馏塔顶循换热器管束腐蚀分析与

处理高俊生,王伟国,王巍()


36 切焦器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解学仕,韩祥峰()


37 液压预紧密封平板阀式自动底盖机研发与工业

应用杨成炯,李和杰,樊东升,杨耀华,李志忠,刘志平()



第五篇安全环保


38 焦化装置焦炭塔现场操作过程的危险原因分析和解决

措施高全升,赵子明,范而奎()


39 焦炭塔间歇操作自动顺序控制优化完善王少勇()


40 胜炼延迟焦化装置除焦水处理技术葛玉龙,孙雨()

精彩片段:
1国内延迟焦化技术的发展


11加工规模增加迅速


2000年国内约有30套延迟焦化装置,加工能力约2100万吨/年,平均规模为70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炼油厂,地方炼油厂的焦化装置较少,另外冶金行业有几套以煤焦油为原料的焦化装置。目前国内以减压渣油或减压渣油掺合沥青及催化油浆为原料的延迟焦化装置约50余套,主要以中石化、中国石油和中海油的炼油厂为主,总加工能力约7000万吨/年,平均规模为140万吨/年;以重质原油、重质燃料油或煤焦油为原料的延迟焦化装置也有近50套,主要以中国化工、地方企业、兵器工业和冶金行业的炼油厂为主,其总加工能力预计超过3500万吨/年,平均规模约为70万吨/年;2010年底,国内的延迟焦化装置约有100套,总加工能力超过1亿吨/年,延迟焦化已成为目前国内最主要的重油加工手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