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政策与分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劳动政策与分析
|
ISBN: | 978-7-5628-2909-6 |
条码: | |
作者: |
李秋香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8.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0
节省了3.8元
|
字数: |
306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1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基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从全球化和市场化出发,在对于中国劳动政策变化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相应理论,通过对影响劳动政策的经济、政治、行政因素的揭示,对各项具体的劳动政策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存在的各种劳动问题提出较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劳动政策概述1 第一节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2 第二节公共政策7 第三节劳动政策13 第二章劳动政策的历史演进23 第一节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形成24 第二节当代发达国家劳动政策的变革与发展27 第三节我国劳动政策的历史33 第三章我国劳动领域中的主要问题44 第一节失业问题45 第二节劳动安全问题55 第三节劳动歧视问题63 第四章劳动就业政策的经济学分析71 第一节劳动力供给分析72 第二节劳动力需求分析81 第三节劳动就业格局91 第四节我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96 第五章城市下岗政策分析101 第一节城市下岗问题分析101 第二节再就业工程分析107 第三节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政策分析115 第六章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分析123 第一节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现象分析124 第二节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问题分析128 第三节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历史132 第四节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政策分析138 第七章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理论与实践146 第一节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理论146 第二节美国劳动就业政策150 第三节德国劳动就业政策155 第四节日本劳动就业政策159 第八章劳动关系政策164 第一节劳动用工政策的历史165 第二节劳动基准制度168 第三节劳动合同制度177 第四节劳动争议政策184 第九章集体谈判制度192 第一节集体谈判制度概述192 第二节外国的集体谈判制度197 第三节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202 第四节中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分析206 第十章劳动保障政策215 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概述215 第二节养老保险制度221 第三节医疗保险制度228 第四节失业保险制度234 参考文献242
|
精彩片段: |
一、 劳动与劳动力 (一) 劳动 从汉字词源的角度来看,“劳”属于会意字,上面是“焱”,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劳作。本义为努力劳动、使受辛苦。从词义来看,劳动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或在被迫情况下从事体力或脑力工作。从西方的词源来看,“劳动”的拉丁文是laborare和facere,法文是travailler和ouvrer,德文是arbeiten和werken。法国学者罗贝尔·福西耶(Robert Fossier)从词源的角度,把劳动分为三种: 第一,opus, operatio,表示在进行一种活动、一种“劳动”,就是在“干活”;第二种,突出动作的技巧或者强调为别人效劳,则是cura,idustri,ministerium,ars;第三种,人们若能取得成果,并从中获得享受,则是laborate。Labor,形容劳动生产的词,是经过辛苦努力才获得的劳动成果。[法] 罗贝尔·福西耶: 《中世纪劳动史》,陈青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关于“劳动”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表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定义:“劳动或是体力的,或是脑力的;说得更明白些,这一区别乃是或是肌肉的或是神经的;在劳动这一观念中,不仅应包括所做的努力本身,还应包括在某一职业中因进行思考或使用肌肉而引起的一切不愉快感觉,一切肉体上的不适或精神上的烦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英]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6页。二是马歇尔的定义:“劳动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部分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获得愉快为目的。”[英]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485页。三是萨缪尔森的定义:“劳动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的时间——在汽车制造厂或农场上的劳动、在学校的教学——所组成。劳动是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美] 保罗·A·萨缪尔森等: 《经济学》(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这些界定比较宽泛,可以覆盖各种劳动形式。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马歇尔的定义包含了劳动是体力或脑力、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的意思,后者还指出劳动的目的在于获得某种好处;萨缪尔森认为,劳动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的时间组成,破折号之间的举例表明他认为劳动包括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劳动”是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第177页。“劳动首先是人以自己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劳动是以某种形式占有自然物的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评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25页。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对“劳动”的解释是: 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凭借工具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同时改造人自身的有目的的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国内外其他学者的论述来看,对劳动的认识有以下几点共识: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