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320C3x系列DSP原理与开发技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TMS320C3x系列DSP原理与开发技术
|
ISBN: | 978-7-5606-2525-6 |
条码: | |
作者: |
党瑞荣 高国旺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
字数: |
523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81700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0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来对DSP进行开发、应用研究及教学的经验与成果。 全书以TI公司TMS320C3x系列中性价比较高的DSP芯片TMS320VC33为例,系统地讲述了DSP芯片的原理结构和开发技术。 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DSP概述、TMS320VC33处理器结构、TMS320C3x的浮点数格式与寻址类型、TMS320C3x汇编语言指令与命令文件、基于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基于C语言的DSP芯片开发、开发工具与集成开发环境、DSP最小系统的设计与程序引导、TMS320VC33芯片的应用实例等。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作为自学TMS320C3x系列DSP芯片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章 DSP概述 1
1.1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1
1.2 可编程DSP芯片 2
1.2.1 DSP芯片的发展概况 2
1.2.2 DSP芯片的特点 3
1.2.3 DSP主要产品简介 6
1.2.4 DSP芯片的分类 7
1.2.5 DSP芯片的运算速度和DSP应用系统的运算量 8
1.2.6 DSP芯片的应用 9
1.2.7 DSP芯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1.3 TI公司DSP芯片的命名规则 13
1.4 DSP系统 15
1.4.1 DSP系统的构成 15
1.4.2 DSP系统的特点 15
1.4.3 DSP系统设计过程 16
1.4.4 DSP芯片的选择 20
本章小结 21
思考题与习题 21
第2章 TMS320VC33处理器结构 22
2.1 TMS320VC33概述 22
2.2 TMS320VC33的引脚描述 23
2.2.1 主总线接口信号 27
2.2.2 控制信号 28
2.2.3 串行口信号 29
2.2.4 定时器信号 30
2.2.5 电源及振荡器信号 30
2.2.6 JTAG仿真信号 33
2.3 TMS320VC33的CPU结构 34
2.4 总线结构及管理 35
2.4.1 内部总线 37
2.4.2 外部总线 37
2.4.3 总线管理 38
2.5 存储器管理 39
2.5.1 存储器组织 40
2.5.2 中断向量和分支指令存储器分配 41
2.5.3 外围寄存器地址分配 42
2.5.4 指令高速缓存器 44
2.6 CPU寄存器与其它寄存器 45
2.6.1 扩展精度寄存器 46
2.6.2 辅助寄存器 47
2.6.3 数据页指针 47
2.6.4 索引寄存器 47
2.6.5 块规模寄存器 47
2.6.6 系统堆栈指针 47
2.6.7 状态寄存器 47
2.6.8 CPU/DMA中断使能寄存器 49
2.6.9 CPU中断标志寄存器 50
2.6.10 I/O控制寄存器 50
2.6.11 重复计数器和块重复寄存器 51
2.6.12 其它寄存器 51
2.7 中断管理 51
2.7.1 TMS320VC33中断向量表 51
2.7.2 中断优先级 52
2.7.3 与中断有关的控制寄存器 53
2.7.4 中断标志寄存器描述 53
2.7.5 中断处理过程 54
2.7.6 CPU中断响应时间 55
2.7.7 外部中断 55
2.8 外围设备 56
2.8.1 定时器 56
2.8.2 串行口 64
2.8.3 DMA控制器 79
本章小结 88
思考题和习题 88
第3章 TMS320C3x的浮点数格式与寻址类型 90
3.1 浮点数格式 90
3.1.1 IEEE浮点数格式 90
3.1.2 TMS320C3x的浮点数格式 91
3.1.3 数据格式间的转换 93
3.1.4 浮点数的运算 96
3.2 寻址类型 98
3.2.1 立即数寻址 98
3.2.2 直接寻址 99
3.2.3 寄存器寻址 100
3.2.4 间接寻址 100
3.2.5 PC相对寻址 107
3.2.6 循环寻址 108
3.2.7 位反转寻址 112
3.3 寻址方式 113
3.3.1 普通寻址方式 113
3.3.2 三操作数寻址方式 114
3.3.3 并行寻址方式 114
3.3.4 长立即寻址方式 115
3.3.5 条件转移寻址方式 115
3.4 系统堆栈和用户堆栈管理 115
3.4.1 系统堆栈指针 115
3.4.2 用户堆栈 116
3.4.3 队列 116
本章小结 117
思考题与习题 117
第4章 TMS320C3x汇编语言指令与命令文件 118
4.1 汇编伪指令 118
4.2 TMS320C3x汇编语言指令 118
4.2.1 数据传输指令 118
4.2.2 二操作数指令 120
4.2.3 三操作数指令 125
4.2.4 流程控制指令 128
4.2.5 互锁指令 137
4.2.6 并行指令 137
4.3 公共目标文件格式 142
4.3.1 汇编器的作用 142
4.3.2 链接器的作用 143
4.3.3 公共目标文件格式的相关概念 143
4.3.4 汇编器对段的处理 144
4.3.5 链接器对段的处理 147
4.4 命令文件 150
本章小结 152
思考题和习题 153
第5章 基于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 154
5.1 汇编语言源程序格式 154
5.2 用汇编语言编程的技巧 154
5.3 流水线操作 155
5.3.1 流水线结构 156
5.3.2 流水线冲突 156
5.3.3 解除寄存器冲突 164
5.4 初始化程序设计 166
5.5 典型流程控制程序设计举例 167
5.5.1 子程序调用 167
5.5.2 中断服务程序 168
5.5.3 延时跳转 170
5.5.4 重复操作 170
5.5.5 位操作 172
5.5.6 数据块转移 173
5.6 算术运算和数据转换程序设计 174
5.6.1 整数和浮点数除法 174
5.6.2 平方根 175
5.6.3 扩展精度算法 177
5.7 典型的信号处理算法程序设计 178
5.7.1 压扩 178
5.7.2 FIR、IIR和自适应滤波器 181
5.7.3 快速傅里叶变换 186
5.7.4 格型滤波器 201
本章小结 203
思考题与习题 204
第6章 基于C语言的DSP芯片开发 205
6.1 引言 205
6.2 ANSI C编译器 205
6.2.1 优化ANSI C编译器 205
6.2.2 优化编译器 208
6.3 C语言编程基础知识 211
6.3.1 数据类型 211
6.3.2 关键字 212
6.3.3 寄存器变量 214
6.3.4 Pragma 指令(预处理指令) 214
6.3.5 asm语句 217
6.3.6 初始化静态和全局变量 217
6.4 基于C语言的DSP芯片开发的运行环境 218
6.4.1 存储器模式 218
6.4.2 目标请求 221
6.4.3 寄存器规则 223
6.4.4 函数结构和调用规则 225
6.4.5 中断处理 228
6.4.6 系统初始化 230
6.4.7 TMS320C3x C程序开发举例 232
6.5 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235
6.5.1 汇编与C语言接口 236
6.5.2 独立的C语言和汇编模块接口 236
6.5.3 从C程序中访问汇编语言变量 238
6.5.4 在汇编程序中访问C程序变量 240
本章小结 243
思考题与习题 243
第7章 开发工具与集成开发环境 245
7.1 引言 245
7.2 代码生成工具 245
7.2.1 代码生成工具程序 245
7.2.2 宏汇编器和链接器 246
7.2.3 C编译器 247
7.2.4 文档管理器和库生成器 247
7.2.5 代码格式转换器 248
7.2.6 编译汇编链接应用举例 249
7.3 代码调试工具 250
7.3.1 C/汇编源码调试器 250
7.3.2 初学者工具DSK 254
7.3.3 软件模拟器 255
7.3.4 评价模块 257
7.3.5 软件开发系统 257
7.3.6 仿真器 257
7.4 CC集成开发环境 258
7.4.1 CC功能简介 258
7.4.2 CC软件的安装 259
7.4.3 CC软件的设置 260
7.4.4 CC文件名介绍 261
7.4.5 CC的应用界面 262
7.4.6 主菜单 262
7.4.7 常用工具条 267
7.4.8 CC开发软件应用举例 270
本章小结 274
思考题与习题 275
第8章 DSP最小系统的设计与程序引导 276
8.1 TI公司DSP主要外围器件选择 276
8.2 基于TMS320VC33的DSP最小系统设计 277
8.2.1 电源设计 277
8.2.2 复位信号的产生 277
8.2.3 时钟电路设计 280
8.2.4 等待 281
8.2.5 JTAG仿真接口 282
8.3 DSP与外围存储器的接口 283
8.3.1 存储器的发展现状 283
8.3.2 EPROM和DSP的接口 283
8.3.3 FLASH、RAM与DSP的接口 284
8.3.4 NVSRAM与DSP的接口 286
8.4 3.3 V和5 V混合逻辑系统设计 287
8.5 程序引导功能的实现 289
8.5.1 引导方式选择 289
8.5.2 引导程序的工作流程 290
8.5.3 引导数据结构 291
8.5.4 中断的考虑 292
8.5.5 HEX格式的转换 292
8.5.6 命令文件的建立 294
本章小结 295
思考题与习题 295
第9章 TMS320VC33芯片的应用实例 296
9.1 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数据采集系统 296
9.1.1 系统功能描述 296
9.1.2 硬件电路设计 298
9.1.3 软件设计 303
9.2 基于DSP芯片的USB通信接口的实现 316
9.2.1 USB接口概述 316
9.2.2 USB接口设计方案选择 316
9.2.3 USB接口芯片PDIUSBD12 317
9.2.4 DSP与PDIUSBD12硬件接口 318
9.2.5 软件设计 319
本章小结 342
思考题与习题 342
参考文献 343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也称DSP芯片)是专门为快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而设计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微处理器。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DSP芯片的发展日新月异,功能日益强大,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开发手段和开发环境不断升级,在通信、自动控制、测试、信号处理、雷达、兵器、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医疗、家用电器、玩具、电力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DSP新的应用领域仍在不断地被发掘,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TI、AD、AT&T、Motorola和Lucent等公司是DSP芯片的主要生产商,产品种类高达上百种,其用途各有侧重点,硬件和软件一般也不完全兼容。其中,TI公司的TMS320系列DSP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最大,在我国同样被用户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TI公司共推出了10余种系列的DSP芯片,大多数已成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主流产品。特别指出的是,TMS32C3x系列DSP为浮点型的,其中TMS320VC33为TI公司TMS320C3x系列中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由于浮点型DSP具有处理浮点数能力强、精度高的优点,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书作者从2001年起开始应用TMS320VC33芯片开发DSP系统,并在多个科研项目中成功实现系统功能,积累了非富的经验,之后把相关资料整理成讲义对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相关的课程。作者在多次修订讲义的基础上,于2006年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TMS320VC33硬件结构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随着开发手段和开发环境的不断更新,作者决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充实,增加C语言编程和开发系统应用方面的内容,并附上作者利用TMS320VC33完成的科研成果,最终形成了此书。 全书共分9章。 第1章 DSP概述,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概述,可编程DSP芯片以及TI公司DSP芯片的命名规则、DSP系统等。 第2章 TMS320VC33处理器结构,内容包括该芯片的概述、引脚描述、CPU结构以及总线结构及管理、存储器管理、CPU寄存器、中断管理、外围设备等。 第3章 TMS320C3x的浮点数格式与寻址类型,介绍了浮点DSP芯片支持的浮点数格式,详细说明了浮点数的结构组成、数据格式间的转换和浮点数运算;讲述了寻址方式以及系统堆栈和用户堆栈管理;同时,还以大量实例说明了七种寻址类型及其操作过程。 第4章 TMS320C3x汇编语言指令与命令文件,通过大量的程序实例,详细介绍了汇编语言指令的用法,以及常用的流程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等;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链接文件的结构和设计方法,包括段的概念、链接器和编译器对段的处理、公共目标文件格式设计方法等。 第5章 基于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首先介绍了汇编语言编程的技巧,详细说明了流水线操作的概念、流水线结构、流水线冲突及冲突解决方案;然后给出了初始化程序、常用流程控制和典型算法汇编语言程序,如FIR滤波器、IIR滤波器、FFT等。 第6章 基于C语言的DSP芯片开发,详细介绍了用C语言开发DSP芯片的方法,包括C语言基础知识、基本编程规则以及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 第7章 开发工具与集成开发环境,介绍了开发工具中的代码生成工具和代码调试工具;重点介绍了CC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方法和软件调试过程。 第8章 DSP最小系统的设计与程序引导,主要介绍了系统中DSP芯片外围器件的选择、最小系统设计方法、与外围存储器的接口、程序引导功能的实现方式、工作流程以及引导程序文件的生成方法。 第9章 TMS320VC33芯片的应用实例,结合高分辨率感应测井仪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DSP芯片的USB通信接口的实现两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介绍了TMS320VC33芯片在系统中得以功能实现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 书中每章都附有小结、思考题与习题,方便学生自学。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作者所在课题组成员的全力合作和配合,他们的辛勤工作,为DSP系统开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成为本书的特点。 本书由党瑞荣教授负责全书的组织和统稿,并负责编写第1章和第2章的部分内容;高国旺编写了第3、6、9章以及每章的思考题与习题;谢雁编写了第5章及第2章部分内容,并对第1~5章内容进行了校对;任志平编写了第4、8章;李利品编写了第5章,并对书中的程序实例进行了大量的验证工作;宋汐瑾编写了第7章,并对第6~9章内容进行了校对。贾伟、张鹏、陈亮、雷文英、张伟安、牛云鹏等在资料整理、录入、校对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表示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老师对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西安石油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