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新生命伦理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新生命伦理学
ISBN:978-7-5628-3007-8 条码:
作者: 王荣发朱建婷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35.00  折扣价:¥31.50
折扣:0.90 节省了3.5元
字数: 208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1、针对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发展中经常发生的实际问题,适应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需要,有必要队建设开设“生命伦理学”,并编写相应的教材,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
2、现有《生命伦理学》充其量讲是“生命技术伦理学”。针对现有《生命伦理学》教材或专著论域狭窄的问题,突破现有“生命技术伦理”的研究框架,拓展“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论域,丰富“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课题,使教材更适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需要。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导论1
一、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之因1
二、 生命伦理学的发展7
三、 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化14
四、 生命伦理学的学科定位18
第一章生命源性伦理26
一、 生命、性与爱情26
二、 中西方不同的性伦理模式32
三、 当代中国性伦理面临的挑战42
四、 在大学生中加强性伦理教育47
第二章生命生育伦理56
一、 生育的伦理传统56
二、 现代生育技术带来的生育伦理难题61
三、 解决生育伦理问题的不同主张73
四、 研究现代生育伦理问题的重要意义77
第三章生命价值伦理81
一、 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81
二、 生命价值观的发展变迁89
三、 生命价值观面临的伦理冲突及理性提升96
四、 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生命价值取向103
第四章生命发展伦理107
一、 生命发展的阶段108
二、 生命的全面发展112
三、 生命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115
四、 生命发展的有效途径126
第五章生命健康伦理132
一、 人类健康观的演变133
二、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36
三、 有关生命健康的几个问题145
第六章生命生态伦理156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156
二、 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158
三、 中西方主要生态伦理思想165
四、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174
第七章生命伦理教育182
一、 当代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及理论基础183
二、 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187
三、 生命伦理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89
四、 生命伦理教育的实施194
参考文献204
后记210
新生命伦理学
导论 导论

精彩片段:
一、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之因
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任何理论的提出、学科的发展均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4页。
1. 生命伦理学产生的客观社会历史背景
生命伦理学之所以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命伦理学的兴起提供了现实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难题,并对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新挑战,这是产生生命伦理学的根本原因。
20世纪中叶以来,以现代科技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及转换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现状。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跃迁。“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江泽民: 《论科学技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这场新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海洋科技与空间科技为内涵和外延,以生命科技为跨世纪战略重点的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伟大革命。
在这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革命中,生命科学又“是当代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一门学科。从分子、细胞水平探索发展规律到从群体、物种、生态系统、生物圈角度,多学科渗透、交叉和综合;从转基因动植物到高等有机体的整体克隆;从人造皮肤、人工器官到组织工程,从基因诊断到基因治疗;从人工授精到DNA疫苗等,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王平祥: 《把加快发展生命科学教育放在突出位置——“21世纪生命科学与高等教育座谈会”综述》,《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期。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从产生至今,它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达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科技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它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知识含量高、质量好、品种多样化、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居住和交通条件,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引起教育和健康生活全方位的巨大变化,使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好,也将人类的伦理思考从人与人之间引向人类自身生命领域和人类社会生活领域。正如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生物技术世纪》一书中描绘的那样:“未来世纪中,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在伦理道德方面,其影响甚至是震撼性的。” [美] 杰里米·里夫金: 《生物技术世纪》,付立杰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7页。
但是,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引起伦理学的热情关注一样,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也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困惑与难题。伴随着伟大的生命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悄然来临,生命科技发展也引发了人类自身生命的道德困惑。科技理性(工具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如果不适时地、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科技自身的发展和应用。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正日益显现在我们面前。长期以来,人们曾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结出的尽是甜蜜的果实,给人类带来的全是光明和幸福。然而蘑菇云的阴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无情的事实使人们从这一美梦中惊醒。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