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吴克礼集》 - 《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吴克礼集》 《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
ISBN:978-7-81129-359-3 条码:
作者: 吴克礼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69.80  折扣价:¥66.31
折扣:0.95 节省了3.49元
字数: 397千字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第二辑)之一。全书分为四编,包括双语词典编纂理论、翻译学、文化学与俄罗斯文化、词汇学。
  第一编,双语词典编纂理论。主要从宏观结构及使用价值角度探讨对双语词典译文的选择和编写,并对词典编纂法、词典术语标准化、语言国情学与词典编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第二编,翻译学。论述了俄苏翻译理论简史及其翻译思想的演变。
  第三编,文化学与俄罗斯文化。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类型等问题皆有涉探,尤其在苏联时期的文化、苏联解体后的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
  第四编,词汇学。探讨了英语对现代俄语的影响,介绍了俄语截短词的形成方式及其特征,论述了近年来俄语词汇的变化,并对俄汉新词对比研究的概况作出了详细阐述。


《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
《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入选专家均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最早的俄语学者,有着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文库集学术性、历史性于一身,代表了一代学人的深刻思考,汇集了他们的毕生心血,体现了俄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沿着名家的研究轨迹,体会到他们的严谨学风,广阔视野以及对俄语学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殷殷希望。本丛书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
 《当代中国俄语名家学术文库》重要的开拓创新意义以及历史传承性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继续推广和传播中国俄语学界著名学者的学术成果,推动全国俄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继续推出文库第二辑,包括《肖敏集》、《吴克礼集》、《张家骅集》、《郑述谱集》、《金亚娜集》、《余一中集》、《任光宣集》、《张建华集》。

作者简介:
  吴克礼,男,194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普希金奖章获得者。曾因在俄语教学、俄罗斯文化传播和俄语高级人才培养方面的杰出贡献,获普京总理亲自颁发的奖章和“俄罗斯世界”基金会颁发的俄语年奖三等奖。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教育参赞。
  至今,参加和独立编撰词典10余部;发表论文和序言20余篇。主要著作有:《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文化学教程》、《俄苏翻译理论流派述评》。 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俄罗斯译学百科词典》和新世纪高等院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

章节目录:
第一编 双语词典编纂理论

第二编 翻译学

第三编 文化学与俄罗斯文化

第四编 词汇学

精彩片段:
  ——无等值词就是出发语中表示特有事物的词。目前,双语词典在处理这类词汇时或意译(如长衫),或音译,或音意兼译。意译和音意兼译的,均不加说明。唯有音译的,除译文外还附有一定的说明,但这种说明只是描写性的,是详解词典释义的翻译,并无背悬知识。例如:
  квас 克瓦斯(一种用面包或水果发酵制成的清凉饮料)
  如果对这个词能给予一定的背景材料,那么读者对квас和квасной патриотизм(克瓦斯爱国主义,指崇拜自己国家的一切,包括落后的风俗习惯,而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的所谓爱国主义,来源于俄国人爱喝克瓦斯)之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
  ——Сору из избы не выносить,汉语一般译为家丑不可外扬。但是сор与“家丑”有何相干?一般读者是不了解的,因此也很难读懂下面这段民歌。
  Три дни печи не топила, 她三天不生炉子,
  Много сору накопила, 垃圾堆积不少,
  На четвертый затопила, 第四天生起炉子,
  В новы сени выходила, 来到新的前室。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第一二句似乎缺乏联系,第一二句与三四句也无关系。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俄国农舍中сор(垃圾)是用печь(炉子)烧掉的,而不是像我们扫在簸箕中倒到外面去的话,那么这一成语和上面这段民歌就容易理解了。原来,家庭一旦不和,炉子不生,垃圾也无处可烧,倒在外面,“家丑”便暴露在外。但等和好如初,炉子重新烧旺,就化为乌有。这种文化差异真有天壤之别。
  ——寒喧用语(其中不少话可作成语处理)是一个民族习俗长期形成的,各种语言的差异较大。例如俄国人在祝他人办事成功时,用反话Ни пуха, ни пера(意为一无所获),回答时也要用反话к черту(去见鬼吧)!在祝贺人家一路顺风时,说Счастливого пути!而临行者在听到这句贺词时,对留下的人应回答Счастливо оставаться!(留下也幸福)。
  这两种回答一般学习俄语的中国人不一定掌握,所以自然而然会套用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常说的谢谢(спасибо)。俄国人在碰到出差回来的人时,不像中国人在这种场合下说“你回来啦!”(中国人可能会误用Вы вернулись!),而应祝贺道С возвращением!(祝您顺利回来)。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