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正义:政治哲学的视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正义:政治哲学的视界》
ISBN:978-7-81129-223-7 条码:
作者: 文长春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字数: 220千字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思索,在论述了政治哲学的逻辑面向以及价值维度的基础上,在历史语境中对政治正义理论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最后回归实践界度,得出对话的正义必将是动态的。正义是不可解构的,女神永远手持天平,尽管眼睛可能是蒙着的,也可能是睁开的。

作者简介:
  文长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法学博士。现任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学专业负责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中西方政治哲学、行政哲学与比较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6-1999年,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就读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著、译作有:《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专著)、《超越正义》(译著,待出),在《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上发表一些相关学术论文。目前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一项,承担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

章节目录:
目 录

导论
逻辑视阈

第一章 政治正义的逻辑面向
一、政治正义的伦理面向
(一)政治与伦理
(二)政治的正义与好的政治
(三)善与正义
二、政治正义的宗教面向
(一)政治与宗教
(二)正义与信仰
(三)上帝因何存在
三、政治正义的经济面向
(一)政治与经济
(二)从“休谟难题”到“斯密问题”:经济需要正义吗
(三)经济正义的话话表达
四、政治正义的法律面向
(一)正义:自然法与实在法
(二)正义:目的与手段

第二章 政治正义的价值维度
一、政治正义的载体
(一)政治正义的主体界分:个人正义与社会正义
(二)政治正义的存在样态: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二、政治正义的功能
(一)政治正义的衡量标准:自由正义与平等正义
(二)政治正义的规导方式:积极正义与消极正义
三、政治正义的根据
(一)政治正义的合法来源:自然正义与契约正义
(二)政治正义的价值基础:绝对正义与相对正义

历史语境
第三章 秩序与道德:古代的政治正义
一、城邦与个人的二元统一:德性正义观
(一)柏拉图
1、从理念之“善”到城邦之“正义”
2、从“理想国”到“第二等好的国家”
(二)亚里士多德
1、普遍正义:守法
2、特殊正义:均等
3、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二、上帝与市俗的二元对立:神学正义观
(一)奥古斯丁
1、信仰为理性开辟道路
2、神定正义与政教分离
(二)阿奎那
1、理性独立于信仰
2、国家正义与自然法

第四章 权力与自由:近代的政治正义
一、自由与理性:契约正义观
(一)霍布斯
1、自然法与自我保全的权利的正当性
2、利维坦与完全的契约正义
(二)洛克
1、自然法与财产权利的正当性
2、分权政府与有限的契约正义
(三)卢梭
1、自然状态与现实社会的不平等
2、民主共和制与公意的契约正义
二、自由与利益:功利正义观
(一)边沁
1、功利与道德和立法原理
2、正义规范与激进政治改革
(二)密尔
1、功利主义的修正与道德上的正义
2、自由正义与代议制政府

第五章 分配与平等:当代的政治正义
一、罗尔斯:基于公平正义的差别平等
(一)正义主题与制度正义
(二)无知之幕与差别正义
(三)重叠共识与政治正义
二、诺齐克:基于正当持有的资格平等
(一)要自由,不要平等
(二)要持有正义,不要分配正义
三、德沃金:基于起点一致的资源平等
(一)法律:权利与功利之间
(二)权利:自由与平等之间
(三)平等:福利与资源之间
四、阿马蒂亚?森:基于自由发展的能力平等
(一)以权利伦理看待经济
(二)以实质自由看待发展
(三)以能力平等看待正义
五、尼尔森:基于阶级分化的激进平等
(一)目的的平等与权利的平等
(二)激进的平等与自由的平等
(三)激进的正义原则与公平的正义原则
六、沃尔泽:基于社会诸善的复合平等
(一)物品的社会意义与自主的分配
(二)普遍正义与多元正义
(三)简单平等与复合平等
实践界度

第六章 政治正义何以可能
一、消解与超越
二、正义是否可欲
(一)正义与乌托邦
(二)“冷漠”的静态正义
(三)动态正义:从独白到对话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政治正义本身就在政治合法性的视阈之内,政治合法性就是政治的正义性。然而问题是政治合法性理论的研究往往与政治正义理论脱钩,以致于合理性祛除了合法性,工具理性掩饰了价值理性。实证主义认为,政治没有正义性,只有效率与合理性;无政府主义认为,没有政治,谈什么正义。前者,我们称之为政治教条主义,后者,我们称之为政治虚无主义。政治哲学的危机恰恰是合法化的危机,也就是政治与正义分离所产生的危机。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一种统一的、合理的伦理和理论站出来为合法政治提供存续的正义根据。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