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你活得累吗:度过困难时期的心理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你活得累吗:度过困难时期的心理学
ISBN:978-7-301-19118-7 条码:
作者: (日)加藤谛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字数: 125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180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7-12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运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和归纳了如何克服生活中的危机的方法:如如何对待家庭生活中的危机、工作、竞争、交友和恋爱中的困境,适合于中青年读者阅读,能给人启迪。本书在2007年出版后已重印28次,是日本近年来较为畅销的一部著作。

作者简介:
毕业于东京大学,历任东京大学、哈佛大学和早稻田大学教授

章节目录:
前言/1


第一章为什么会感觉到活得累呢?/

一、 爱一个人很难/

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是热衷于倾诉自己不幸的人/

整天板着脸的人实际上抱有强烈的撒娇欲望/

抱有强烈撒娇欲望的人是脆弱的人/

为什么要如此在意别人的喜怒哀乐呢?/

积累在心底的憎恨感/

二、 为父母之“爱”所苦恼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的角色逆转/

逐渐学会迎合周围的人/

憎恨感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抑郁感/

三、 抑郁与对人生的思考/

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休息/

心理病弱的人能好好活着就很了不起/

“小的时候没有人保护我”/

“好孩子”的悲哀/

否定自我本性导致生命力衰弱/

人际关系与内心疲倦/

世间最美的还是人性之美/

要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活得累吗


目录
第二章消极思想的源头

——爱的缺失感/

一、 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欲望/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母亲——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二、 将对他人的怒气以弱者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味伤感自身不幸的人是不会获得友情的/

换个角度理解有抑郁倾向的人的话语/

倾诉自身不幸实际上是在表现憎恨/

“从小时候起就无人疼爱的怨恨心情”/

同样的经历,不同的感受/

希望身边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苦闷心情/

心理热线的使用者希望听到的话/

人生的道路上并无神奇的“魔杖”/

探究对生活感觉疲倦的原因/

三、 为什么对不幸的事情要念念不忘呢?/

不能认同自身幸福的理由/

“总想将自己的不幸迁怒于他人”/

“不幸”是伪装的憎恨/

“不幸”是心中希望被爱的呼唤/

获得幸福之后就不再迁怒于他人/

能够让人行动起来的最大力量就是“憎恨”/


第三章要学会适时改变生活方式/

一、 光靠认真也是无法获得幸福的/

学会放开胸怀做人/

心中怀有憎恨的人无法向他人敞开心扉/

相信别人才能获得幸福/

二、 彻底释放心底积存的憎恨/

过分压抑自己会使人感觉到累/

爱人容易,爱身边的人难/

“不幸感中毒”的人/

学会坦言自己的失败/

迈向幸福的转折点/


第四章有抑郁倾向的人的情感表达/

一、 抑郁情感实际上是无法发泄的憎恨/

无论身处何处都无法获得轻松的心情/

无法宣泄的憎恨感会使人丧失行动能力/

无法满足孩子撒娇愿望的父母/

看得见的伤口和看不见的伤口/

“如果没有父母的话,可能会活得
更自在一些”/

二、 心理阴暗的理由/

心理上感觉自己逐渐被周围的人疏远/

在构建人生大厦的大好时候没能打好地基/

因憎恨而苦于心智的抑郁症患者/

有心无力的“精力燃尽症候群”/

大脑新皮质和扁桃核之间的神经线路受损/

小时候生活在容易让人焦虑和紧张的环境中/

三、 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缺乏自我才会求助于人/

“抑郁时候的静坐”只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鼓励”的反作用/

“攻击性”的反噬/

爱恨两种情感并存/

没有目标的内心是空虚的/

雪上加霜/

四、 抑郁倾向是健康心灵的“退潮”/

对他人缺乏包容心/

“打起精神来”反而成了泄气的话语/

连求生的气力都没有/

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会感觉到活着累/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呢?”/


第五章给自己放个长假/

一、 要善待自己的精神和肉体/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已经老化/

连三分钟的收拾工作都做不好/

不管怎样先好好休息再说/

二、 远离轻视自己的人/

要摆脱悲惨的人际关系的牢狱/

明知道被人利用却还是不得不迎合之/

退一步看 会有另一番感悟/

要在心中远离轻视自己的人/

远小人增自信/

三、 “现在”只是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驿站/

为迈向下一个幸福时代做好准备/

“现在”正是应该去除人生污垢的时候/

找到可以吸引自己的音乐或书籍/

“过去”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你认识
“人类的愚蠢”/

认识真实的人生意义/


第六章要有勇气“更好地生活下去”/

一、 要诚实对待自己/

生活的疲劳能够帮助人思考/

“假如明天就要死去,现在要做些什么呢”/

“如何与这样的人交往”/

“到现在为止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呢”/

过于自我执著容易导致疲劳/

心灵缺乏感知快乐的能力/

二、 要接受自己的感觉方式/

“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接受现实/

要结交善于聆听的朋友/

活在当下/

要学会放弃/

三、 不要执著于过去/

执著于过去会阻碍前进的脚步/

憎恨会阻碍心灵的成长/

孩童时候的憎恨感无法成为“过去”/

唉声叹气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悲观思想的恶性循环/

做一个“孤独的决断”/

“自己是神的孩子”/


第七章有抑郁倾向的人的心理/

一、 抑郁的主要表现——“被动性”/

缺乏自主行为能力/

“被动”的态度无助于困境的改善/

易于应对不良情绪的四个特征/

撒娇的愿望是被动性的愿望/

二、 对未来持消极态度的悲观主义/

“自助者,天助也”/

一味诉苦并不能解决问题/

消极的未来观只能使事情更加恶化/

三、 “全身无力”实际上是内心贫乏的表现/

无法从正在从事的工作中获得乐趣/

内心丰富的人是生活的强者/

要在心中构建一座“自我之城”/

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八章积累生命能量的方法/

一、 成年人的幸福就是“在心中无限扩展自己”/

一味等待幸福降临的人/

长不大的渴望/

为他人着想是“成年人的幸福”/

二、 有抑郁倾向的人的内心世界/

生命力降低使人变得敏感起来/

内心世界的危机/

有抑郁倾向的人给自己的心也戴上了枷锁/

血液中的皮质醇超标/

三、 休息也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之一/

“扼杀自己”的生存方式/

趁机换个活法儿/

时不我待/

尝试记录心灵的历史/

切实过好“只为自己”的一天/


结尾要慎用可能带来伤害性的语言/

为什么要如此在意对方的话语呢?/

话语的两面性/

有抑郁倾向的人常能从话语中感受到
“责备”的意味/

话语的意义因人而异/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本书是一本大众读物,有助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心理因素。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