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
|
ISBN: | 978-7-5628-3046-7 |
条码: | |
作者: |
程毅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8.00
折扣价:¥43.20
折扣:0.90
节省了4.8元
|
字数: |
208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07-01 |
|
内容简介: |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基本形式,是对广大农民实行医疗保障与卫生服务合二为一的一项基本制度。总体来看,十六大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系统,理论框架愈益走向整合,学科范围愈益趋于多元。但毋庸置疑的是,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上仍然存在着研究领域泛化、研究理念理想化与研究视角单一化问题。所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必须重视基本理论建设,关注现实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实现研究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质的共同提升。 本文力图对已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整理,从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互动的研究视角出发,借鉴和整合农村社会学、社会保障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置于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加以整体考量,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从纵横两条线清晰地勾勒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兴衰之道,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进行框架修正、模式调整以及机制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多年的试点,2008年底开始在全国推广。但是,由于各地城市化进程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本人提出农村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一定要因地制宜,政策制度要符合当地实际。本文的实证研究将认真总结不同城市化进程中东中西部三地的经验和不足,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借鉴和指导。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构的经验及其启示。通过比较研究,重点考察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进程与总体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构进程及主要特点,从两个层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运作机制进行国别比较研究,着重分析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四种主要模式(免费医疗保障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社区合作医疗模式),深入探讨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尤其是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第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历史变迁的理论阐释。从历史纵向的角度深入分析城市化低速增长阶段(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中期推进阶段(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及解体、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科学发展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构及试点,同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视阈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历程的总体解读(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尤其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第三,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东中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践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从区域横向的角度比较研究当下我国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东中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践、特点与运行机制(包括资金筹集、分配补偿、监督管理),重点考察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异下各自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对东中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供给进行评价。第四,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重点探讨城市化不同水平视野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非均衡模式选择,深入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框架及行为优化的方式和路径,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机制创新、补偿机制创新、监管机制创新、保障机制创新。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认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优先解决,因此必须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承担主导责任的必然性及对政府主体行为进行优化的基本政策路径。第二,本文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空间变迁的表现形式,从多元学科和多维理论出发,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置于中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加以整体考量,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从纵横两条线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兴衰之道。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背后推手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化与固化、松动与挑战。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表现出较大的制度性优势,并正在改变我国二元制社会结构、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本文认为,在横向城市化进程非均衡发展条件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也要选择非均衡模式,具体表现在: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农村地区发展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模式,在城市化水平居中的中部农村地区发展风险型合作医疗模式,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西部农村地区发展福利型合作医疗模式,同时要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筹资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与评价机制。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前言
第1章导论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2
111选题背景2
112研究意义3
12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4
121核心概念4
122基础理论5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9
131研究方法9
132研究思路10
14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11
141创新之处11
142研究难点11
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13
21国内研究综述14
22国外研究综述23
23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24
第3章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构的经验及其启示26
31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四种主要模式27
311全民医疗保障模式27
312商业医疗保险模式28
313社会医疗保险模式30
314社区合作医疗模式32
32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特征33
321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进程33
322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总体特征36
323福利国家制度与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38
324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运作机制的国别比较43
33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构进程及主要特点51
331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构进程51
332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52
333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运作机制的国别比较53
34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58
341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58
342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60
第4章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64
41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66
411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的综合分析框架66
412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社会保障的一般关系66
413我国城市化进程视阈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历程的总体解读67
42城市化低速增长阶段(1949—1978):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形成和发展69
421城市化的低速增长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69
422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阶段演变72
423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成就74
424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繁荣原因74
43城市化中期推进阶段(1979—2001):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及解体76
431城市化的中期推进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弱化和松动76
432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阶段演变79
433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衰退的严重后果80
434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衰落及解体的原因解析81
44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科学发展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构及试点84
441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交流与融合84
442科学发展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构与试点85
443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区别87
第5章东部城市化背景下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践89
51东部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其推动因素90
52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93
521上海市:东部迅速发展的一座大型城市93
522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进程及其特点97
53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分析100
531资金筹集102
532分配补偿105
533监督管理109
54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供给评价111
第6章中部城市化背景下安徽省阜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践114
61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其推动因素115
62阜阳市城市化进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118
621阜阳市:中部快速推进的一座中型城市118
622阜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进程及其特点121
63阜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125
631资金筹集125
632分配补偿126
633监督管理130
64阜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供给评价131
第7章西部城市化背景下宁夏石嘴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实践134
71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其推动因素135
72石嘴山市城市化进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情况140
721石嘴山市:西部逐步崛起的一座小型城市140
722石嘴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构进程及其特点141
73石嘴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144
731资金筹集144
732分配补偿145
733监督管理148
74石嘴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供给评价149
第8章城市化非均衡发展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
政策建议152
8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种实践模式比较153
82城市化非均衡发展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非均衡模式选择157
8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统一模式问题”与“非均衡模式选择”157
822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福利型合作医疗模式159
823城市化水平居中的农村地区:风险型合作医疗模式160
824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模式160
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责任及行为优化161
831政府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承担责任的必然性161
832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定位164
833政府实现行为优化的基本政策路径165
8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创新167
8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机制创新167
84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机制创新169
8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监管机制创新171
84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价机制创新172
第9章结语175
参考文献180
附录186
附录1186
附录2190
后记195
|
精彩片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健康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在风险社会中人们健康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人们的医疗意识也逐渐增强。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称为“中国模式”、“以最少的投资获得了最大健康受益”。综观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形成工业支援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促使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促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现代的发达商品经济转变,从而使社会生活的风险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中期推进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农村人口分布由分散化向集聚化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地进入非农产业,导致农村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倾向,并且传统农业经济活动收入在整个经济收入中比重逐步下降。这一切均表明:市场经济在给农民带来利益增长的同时,也把他们带入了一个风险更大的市场环境之中,农民正面临着与城市市民同样的市场风险和同等程度的生活风险,包括生、老、病、死、残、失业等等。面对这些风险,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正变得越来越脆弱。因此,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成为这一瓶颈的突破口,医疗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诸多变革,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亦经历着兴衰的循环怪圈。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试点并推行,已初步显示了制度的有效性。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南北差距、东西差距、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有扩大的危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放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解读,这就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笔者发现,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有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