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实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医用物理学实验
|
ISBN: | 978-7-5606-2611-6 |
条码: | |
作者: |
杨能勋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0.00
折扣价:¥19.00
折扣:0.95
节省了1元
|
字数: |
281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85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20
|
出版日期: |
2011-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依据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吸收了与医学有关的部分实验内容,既符合物理实验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知识体系, 又适应医学类专业的要求。全书分为六部分, 重点介绍了医用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普通物理实验、医用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书末附录部分还提供了部分实验预习报告和物理常数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医学类专业“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 也可作为其他理工科类专业物理实验教学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医用物理实验基本知识 1 1.1 “医用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 1.2 物理量的测量与测量误差 2 1.3 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评定 4 1.4 有效数字 12 1.5 常用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14 1.6 科学计算器在物理实验误差理论中的应用 21 1.7 Excel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方法介绍 22 第二章 医用物理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28 2.1 实验的预习和实验过程的要求 28 2.2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和写作要点 31 2.3 物理实验报告范例 36 2.4 医用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36 第三章 普通物理实验 41 实验1 基本长度测量仪器的使用 41 实验2 基本称衡仪器的使用 49 实验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54 实验4 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 57 实验5 声速测量及声波干涉 62 实验6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67 实验7 万用表的原理及使用 69 实验8 线路故障的分析 73 实验9 常用照明电路的安装 74 实验10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77 实验11 补偿法原理与电位差计 85 实验12 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88 实验13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91 实验14 旋光仪与物质的旋光性 98 实验15 用阿贝折射仪测液体的折射率 102 实验16 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 107 实验17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113 第四章 医用物理实验 119 实验1 非正常眼的模拟与矫正 119 实验2 照相技术初步 122 实验3 显微摄影 126 实验4 微小生物标本的测量 129 实验5 模拟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 134 实验6 测量人体阻抗的频率特性 136 实验7 利用传感器性能测定人体血压 139 实验8 热敏电阻温度计的制作 142 实验9 核磁共振实验 145 第五章 设计性实验 155 实验1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55 实验2 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55 实验3 基于力敏传感器密度计的设计 156 实验4 可容性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 156 实验5 液体粘度与浓度的关系研究 156 实验6 电表内阻的测定 157 实验7 非线性电阻特性的研究 157 实验8 酒精的折射率与其浓度关系的研究 158 实验9 薄片厚度的测量 158 实验10 利用等厚干涉测量液体的折射率 158 实验11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 159 附录1 实验预习报告(节选) 160 附录2 物理常数表 168 附录3 FD-NST-I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介绍 173 附录4 示波器使用说明 174 参考文献 185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医用物理学实验”是针对医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教学的必修基础课, 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实际技能训练的开端。 该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 必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从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人才的高度出发, 必须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及科学领域中的新成果在物理实验课中予以反映, 使物理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融合时代信息, 适应时代发展。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 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开拓视野”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为核心,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 进行了新的构思与设计。 (2) 对如何书写实验报告作了详细说明和示范, 并给出了一个实验报告范例, 为学生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提供了参考。 (3) 介绍了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旨在规范学生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也可作为指导教师检查学生数据正误的方法。部分实验还增加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过程等内容。 全书由杨能勋统稿。 杨能勋编写第一章, 第三章实验3、4、9、10、14、15、16,第四章实验1、2、3、5、8及附录3和附录4;刘竹琴编写第三章实验1、2、11, 第四章实验4、6、7及第五章;石延梅编写第三章实验6、7、8、12、13, 第四章实验9及附录1;刘艳峰编写第二章, 第三章实验5、17及附录2。 编者在编写过程中, 征求了许多兄弟院校从事物理实验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并吸收了许多兄弟院校的有关资料和经验,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