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教授是怎样炼成的——未来大学教师培养的改进策略 - 大学教师通识教育读本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教授是怎样炼成的——未来大学教师培养的改进策略 大学教师通识教育读本
ISBN:978-7-301-18201-7 条码:
作者: (美)奥斯丁等 Donald H. Wulff,Ann E. Aus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0.00  折扣价:¥38.00
折扣:0.95 节省了2元
字数: 170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29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12-3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教授的学术基本功源于其研究生期间所经历的严格学术训练。本书关心的是:研究生如果想在不久的将来成功地获取教授职位,他们在读期间应如何培养科研能力。 本书探讨的是研究生教育中的典型问题,它对于高校领导、院系教师和研究生本人都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Donald H. Wulff 是华盛顿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Ann E. Austin 是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导言
第一章  培养下一代大学教师的新挑战
第二编  全面审视研究生教育:影响深远的实证研究
第二章  未来大学教师们,准备好了吗?
第三章  从助教到教师:道路有多长?
第四章  研究生们期待什么?
第五章  研究生为什么辍学?
第六章  十年:PhD们在做什么?
第三编  改革的尝试
第七章  教学之道:教与学的“学术”
第八章  培养未来大学教师的“国家计划’’
第九章  如何让博士们大显身手?
第十章  积极行动的博士们
第十一章  培养“专业工作者”的“舞会”
第十二章  共赢:解决师生冲突的法则
第四编  未来的方向
第十三章  筑就大学教师成长的坦途
作者介绍

精彩片段:
新的范式  我想,我们并不能够在“积极行动的博士”计划的几个关键要点中做轻重之分,因为它们每一个——合作、范式、实践、人员——都包含了其他几个因素。比如,新范式的问题又涉及在真正意义上推进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和在保留学科严格性前提下展开跨学科合作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与我们刚才探讨的合作问题紧密相关,因为学术的性质关键取决于合作各方的延伸与进入的机会(正是因此,它还应该涉及以新的实践方式进行的知识的传授与运用。)我现在要专门谈一谈从学术本身出发的学术选择问题。  许多博士教育改革似乎都将学术研究看成是压倒其他考虑的“邪恶帝国”。实际上,并不需要对如下事实感到歉疚,即学术就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在博土研究生教育中,因兴趣而激动的人获准把兴趣发挥到极点,或者献身于神话,也或者孜孜以求为了使我们的世界更可居住和更丰富多彩而努力。学术也包含教学的内容而教学本身也应当属于学术,如果教学最终为的是给发现提供策略的话。通过学术,我们抵挡黑夜的侵袭。没有研究,那么博士文凭也只是装点门面的东西。凡是有可能削弱学生对本学科热情的任何事物都是应予拒绝的——不管它是什么,或出于什么目的。  我们坚决反对削弱学术兴趣。而学术兴趣也可以因学术新范式的出现、更开放的学术理念以及学术理念的扩展而得到激发。我们能学会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Alberts)明确地指出的“深入钻研,扩展深度和广度”吗?正如“重构博士学位设想”计划的总结报告中所援引的一位商界领导说的:“问题在于人们的印象是,进入狭窄和深入的研究领域才是博士研究的本质,而且这种本质真的必须是批判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应该与我们切身相关。我们所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进行思想冒险的人。”  (Nyquist&Woodford, 2000,p.27)在要求学术成为知识经济的同时,一些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批评者忽视了对学术实践方式的质疑。就学术和研究训练而言,并不是与之相关的所有事情都是运行良好的。相反,“积极行动的博士”计划则要质询:在每个学科中,在各个学科之间,什么才能激发起富于创新性的学术?而什么往往会阻碍或扼杀这种学术?  为了获得答案,每个学科都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进行工作,必须努力搞清楚本学科的实践方式与其说取决于学科性质不如说取决于选择问题。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人类学”,它只有在与其他“学科部落”的关系之中才能看清自身并形成自我理解。例如,当我们对指导方式的两种极端进行考察的时候——一个极端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某个学科,导师指导博士生写作论文,往往一个月才见学生一次,而另一个极端是工程实验室和科学学科的情况,导师往往每天都和他们的学生打交道——这时我们要让这两个极端看到不同的可能性,让它们学会重新审视自身,一方面了解到在人文学科中对博士论文写作过程持放任自流的态度将会造成何种危险,另一方面也要让工程实验室的科学家了解他们的做法将在何种程度上限制和束缚学生。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