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ISBN:978-7-306-03994-1 条码:
作者: 卢坤建 苗月霞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6.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5 节省了1.8元
字数: 256千字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数: 201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分析中国政府改革的历程与问题,对回应型政府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以对广东省江门市政府改革实证分析为基础,尝试提出建设回应型政府的思路,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政府改革提供参考。
首先,《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回应型政府的概念,对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认为回应型政府,就是一种以公共治理为理念,以解决公共问题、社会问题为责任,体现以民为本、服务导向、合作共治、及时反应、依法治理为特征的,具有稳定、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回应性和回应机制,以及有效回应社会所需回应力的政府及其治理模式。
其次,从回应型政府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改革的问题,以广东省江门市政府改革为例,探讨了中国地方政府由机构改革到政府治理模式转变、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动因,详细总结了广东省江门市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创新实践,提出了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地方政府改革思路和途径。
最后,本书指出,公共治理理论为中国政府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实现回应型的地方政府治理是未来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目标,而建设回应型政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卢坤建,1964年5月生,汉族,江苏如皋人,曾先后获工学学士,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北京大学在站博士后。
1987年7月至1992年8月,在中国矿业大学任教;1994年12月至1995年8月,借调至中山大学乡镇管理研究中心从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研究工作;1995年8月至2003年9月,在中山大学任教;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挂任江门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4年11月至2005年8月,任江门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府办党组成员;2005年8月起至今,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任教。
曾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重大科学研究项目9项,发表论著50多篇(部)。
苗月霞,1970年生,汉族,河北永年人。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系,1992年获法学学士学位。之后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期间于2000年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职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完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国外人力资源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与人才发展战略。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政策时评2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理论背景与核心概念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回应型政府的研究状况
二、国内关于回应型政府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核心概念
一、回应型政府
二、政府治理
三、“政府-社会”关系

第二章 政府回应的理论与实践:回应型政府理论探源
第一节 古代政府回应的理论萌芽与初步实践
一、古典政府理论有关政府回应的论述
二、古代政府的回应方式
第二节 近现代政府回应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近现代政府理论关于政府回应的研究
二、近现代政府回应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当代发展
一、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政府理论的当代发展
二、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政府实践的当代发展

第三章 回应型政府:理论与特征
第一节 回应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公共治理理论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缘起
二、公共治理理论对回应型政府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回应型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回应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服务社会
二、回应型政府的治理主体:政府与社会
三、回应型政府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与电子化
四、回应型政府的治理过程:透明与快捷
五、回应型政府的绩效评估:责任约束与对结果负责
第三节 回应型政府的阶段类型与主要特征
一、政府回应的阶段类型
二、回应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必要性:中国政府改革实践分析
第一节 中国政府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中国政府改革问题透视
一、政府与社会:关系未能理顺
二、管制多于服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三、自上而下:政府流程不畅
四、政府绩效评估:局限与问题
第三节 建设回应型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时代呼唤
一、中国政府改革的时代困境
二、建设回应型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探索

第五章 建设回应型政府:基本动因
第一节 国际动因:西方国家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启发
一、英国经验:公民宪章 运动
二、美国探索:顾客导向的政府
三、建设回应型政府: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国内背景:中国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实践
一、建设电子政府,政府回应载体日见雏形
二、尝试建立各项制度,政府回应机制日渐具备
……
第六章 建设回应型政府:江门实践
第七章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思路探析:江门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三)篇章结构
本书分别从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本书核心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简要介绍篇章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对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第二章从古今中外政府回应的历史回顾出发,对政府回应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比较研究,认为回应型政府是政府回应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政府理论在当代不断深化的逻辑发展。
第三章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论述了回应型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对公共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交代,并对其中关于回应型政府研究的相关内容做了初步的分析。接着对回应型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认为回应型政府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几个方面:在价值取向上,回应型政府以服务社会为理念;在治理主体方面,回应型政府包括政府与社会两个主体;回应型政府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与电子化的;回应型政府的治理过程应该是透明与快捷的;回应型政府的绩效评估要体现责任约束与对结果负责。本章还分析了政府回应的阶段类型,提出了回应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服务导向、合作共治、及时反应和依法治理等。
第四章从回应型政府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中国政府改革的问题。首先,对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了中国政府改革的问题和困境,认为只有机构改革而没有职能转变的历次改革,陷入了机构裁撤—增设、人员精简—膨胀、权力上收一下放等循环怪圈。其次,通过政府职能、政府流程、绩效考核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考察,分析了中国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政府改革的时代困境,提出中国政府改革必须从机构改革的传统做法,转变为以建设回应型政府为目标的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
第五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实践及其对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影响,这也是中国政府改革的国际背景;在全球性政府改革和中国各地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实践应运而生的时候,江门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政府治理的改革方面所进行的创新尝试,成为其建设回应型政府的基本动因。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