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
ISBN:978-7-5628-3161-7 条码:
作者: 费梅苹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34.00  折扣价:¥30.60
折扣:0.90 节省了3.4元
字数: 331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已社会转型为背景,结合当前社会保障领域的新变化和新情况,在原书第三版的基础修订而来,详细叙述了当前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1 / 第一章总论
一、 社会保障概述 / 1
二、 社会保障体系与类型 / 7
三、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16

27 /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27
二、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31
三、 国外的社会保障制度 / 46

67 / 第三章养老保险
一、 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 67
二、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 78
三、 外国养老保险制度 / 105

116 / 第四章失业保险
一、 失业保险制度概述 / 116
二、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 122
三、 外国失业保险制度 / 133

141 / 第五章医疗保险
一、 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 141
二、 疾病伤残保险制度概述 / 144
三、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 / 146
四、 外国医疗保险制度 / 164

175 / 第六章工伤保险
一、 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 175
二、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 / 180
三、 外国工伤保险制度 / 192

198 / 第七章生育保险
一、 生育保险制度概述 / 198
二、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 / 202
三、 外国生育保险制度 / 210

215 / 第八章社会救助
一、 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 215
二、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 / 219
三、 外国社会救助制度 / 236

244 / 第九章优抚安置
一、 优抚制度 / 244
二、 安置制度 / 252

274 / 第十章社会福利
一、 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 274
二、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 276
三、 外国社会福利制度 / 294

307 / 第十一章社会保障管理制度
一、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307
二、 社会保障的实施与监督 / 322
三、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与管理 / 330

346 /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 346
二、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351
三、 外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360

367 / 参考文献92.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总论]第一章
总论

精彩片段:
一、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原意是指“社会安全”,最初出现于美国1935年制定的《社会保障法》,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中也两次使用这一概念。其后,国际劳工组织在其一系列的公约、建议书等文献中沿用了此概念。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表明国际组织正式采纳“社会保障”一词。1952年6月2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劳工会议通过了第102号文件,即《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该公约作为社会保障的国际性文件,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里程碑式的文件,并成为解释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基本依据。尽管该公约无任何法律约束力,只是建议成员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参照执行,但公约一经成员国立法批准,就须制定与公约相应的政策或措施加以实施,并应接受国际劳工组织的监督。
1 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的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各国社会保障的项目、实施范围各有不同,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和制度规定亦有差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社会保障所作的解释是: 社会保障是一项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社会保障可包括: 社会保险计划和保健、福利事业以及各种维护收入的计划。美国社会保障总署编写的《全球社会保障制度》(1985年版)则规定社会保障计划的具体方式是:“社会保障计划对受保人及其家属的保护,通常是通过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而实现的: 一种是以现金支付的形式对年老、伤残或死亡、疾病和生育、工伤或失业而造成的收入减少,至少提供一部分补偿。另一种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的保护,主要是住院治疗、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其中,第一种针对收入损失提供现金补助的措施,通常被称作“收入保障”计划;第二种针对受保人提供资助或直接服务的计划,通常被称作“实物补助”计划。根据对社会保障的各种理解,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作了较为一般的宽泛的解释: 社会保障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而达成的一种社会成果。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对因疾病、失业、年老以及死亡而中断收入来源、陷入贫困的公众(或者是其中的大多数)加以保护。总体上说,社会保障除了现金的资助和补偿外,还越来越需要广泛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对这种社会保障含义和实施方式的扩展,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鉴于上述对社会保障的理解,概括起来,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社会保障的对象。完全的社会保障应该把全体社会成员列为保障的对象。每个人及其家庭,出于健康与幸福的需要,有权得到衣、食、住、医疗及其他必需的社会服务设施供给的保障。特别是对由于失业、疾病、残疾、寡居、老年等情况以及个人因不可抗力而遭遇到生活危机,无以为生,有权通过保障体系得到基本生活的保障。但是,在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大部分国家尚未对全部的社会成员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项目,只是对部分成员或部分项目实施了保障措施。
(2)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责任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在一些国家,企业和社会团体也承担了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由此,社会保障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政策措施、统一管理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并体现其社会性。
(3) 社会保障的目的。总体上说,社会保障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二十一世纪社会保障展望》报告表明,社会保障的目标不止于减轻贫困,应该更为广泛。它反映着一种最广义的社会保障意愿。它的根本宗旨是使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和经济上的不测事件而受到很大影响。这就不仅是在不测事件中或已出现不测事件时去解决困难,而且也要防患于未然,帮助个人和家庭在面临未能避免或不可避免的伤残和损失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妥善安排。
(4) 社会保障的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企业和个人的缴纳及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对受保障者而言,其受益的多少有的取决于投保和缴费的多少;有的则与其个人的投保无关,而取决于整个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
总体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地扩充和完善中。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