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
|
ISBN: | 978-7-5628-3174-7 |
条码: | |
作者: |
张洪流张茂润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5.00
折扣价:¥40.50
折扣:0.90
节省了4.5元
|
字数: |
540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工科院校化工类一切专业以及石油加工、矿物加工、林产加工、材料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控制与装备等专业《化工原理》及《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配套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指导用书,并可供相关企业及其科研、设计院所技术人员参考。全书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工艺设计方法,包括单元操作设备工艺设计基础以及列管式换热器、浮阀式精馏塔、填料吸收塔、气流干燥器、搅拌反应釜等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工艺设计方法及设计示例;下篇介绍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单元操作设备机械设计基础以及贮罐、反应釜、列管式换热器等典型设备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示例。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录
主要符号说明1
绪论
01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的性质与意义
02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021工艺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022结构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03课程设计的组织与成绩评定
031课程设计的组织
032成绩评定
上篇单元操作设备工艺设计篇
第1章单元操作设备工艺设计基础
11设计方案的筛选与评价
111技术与经济上的可行性
112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113满足节能减排要求
114确保安全生产
12工艺设计图
121工艺流程图
122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及其画法
13化工管路
131化工管路的基本构成
132管材的选用与连接
133管路布置的一般原则
134典型设备的管路布置
14化工工艺数据的采集与计算
141物性数据的采集与计算
142化工工艺设计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15单元操作设备工艺设计方法论
151方案的确定
152工艺流程的设计
153对设计意外状况的预见
154经验参数的选取原则
155设计简化计算方法
156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第2章列管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21概述
211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类型
212列管换热器的型号与规格
22列管式换热器工艺设计中的共性问题
221加热剂或冷却剂的选择
222加热剂(或冷却剂)进、出口温度的确定
223流动空间的选择
224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类型选择
225管程数与壳程数
226管子规格及长度
227管子排列方式与管间距
228折流挡板与支持板
229拉杆与定距管
2210防短路装置
2211防冲挡板与导流筒
2212管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
2213管箱
2214布管图与换热器的筒体直径
2215进、出口接管
2216支座
23换热器的校核与设计计算
231所需传热面积的估算
232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校核
233列管换热器的压强降校核
24列管换热器的选型设计
241选型设计的一般步骤
242标准列管的选型示例
25非标准列管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251非标准列管换热器工艺设计的一般步骤
252非标准列管换热器工艺设计示例
第3章浮阀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31概述
311浮阀塔的结构与性能
312板上液体的流动方式及选择
313板式塔的异常操作现象及其控制
314单溢流塔板的基本结构
315精馏塔配套设备
32浮阀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321分析待分离物系,确定分离方案
322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323确定工艺参数
324选择设计塔板,确定物性参数
325塔板结构参数设计
326板式塔的流体力学验算与结构参数推广
327附件设计
33非标准浮阀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331非标准浮阀塔的工艺设计步骤
332非标准浮阀塔板设计示例
34标准浮阀式精馏塔盘的选型设计
第4章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
41概述
411填料吸收塔的构造与流程
412填料
413填料塔附件
4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
421分离方案与流程的确定
422吸收剂的选择
423填料选择
424工艺基本参数计算
425操作液气比及溶剂用量的确定
426塔径计算
427流体力学验算
428吸收系数
429填料层高度计算
4210填料塔附件设计
43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示例
431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步骤
432填料吸收塔设计示例
第5章搅拌装置的放大设计
51概述
511搅拌装置的构成
512搅拌器中的流型及其控制
513搅拌效果
514搅拌器的液体循环量、压头及功率消耗
52搅拌功率计算及搅拌器选型
521标准搅拌器构型
522功率关联式
523功率曲线
524非均相物系搅拌功率的计算
525搅拌器选型
53搅拌器放大
531单元设备的放大基础
532搅拌器的放大方法
54搅拌器放大设计示例
541搅拌釜放大设计步骤
542搅拌釜放大设计示例
下篇单元操作设备机械设计篇
第6章化工设备机械设计基础
61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611准备阶段
612设计阶段
613设备装配图及零部件图的绘制
62化工设备图的表达特点
621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
622化工设备的图示表达特点
623化工设备图中的简化画法
624化工设备图的尺寸标注
63化工设备的焊接及质量检验
631化工设备的焊接结构
632接头的坡口型式、焊接方法及焊缝的标注
633容器焊接结构设计准则及焊条的选择
634焊缝的探伤要求及标准
64装配图的绘制
641化工设备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642化工设备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及步骤
643管口符号的编排原则和方法
644技术特性表的编制
645图面技术要求的撰写
646总标题栏的内容和格式
647化工设备零部件图的绘制
65技术要求的编写
651钢制焊接压力容器
652不锈耐酸钢制焊接容器
653塔类技术要求
654列管式换热器
655带搅拌设备的技术要求
第7章贮罐(槽)的机械设计
71固定式卧式圆筒形贮罐设计的基本理论
711罐体的结构型式
712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713内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714封头壁厚的设计
715压力试验
716人孔的设计及补强计算
717管法兰的连接结构
718管口结构
719支座的选型及验算
7110液面计的设计
7111焊缝结构的设计
7112装配图的绘制
72贮罐机械设计的应用举例
721罐体的设计
722罐体附件的选型及设计
723罐体的开孔补强及附件
724焊缝结构的设计
725液氨贮罐的装配图及部件图
第8章立式带夹套的反应釜机械设计
81反应釜机械设计基本理论
811釜体的结构型式
812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813釜体内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814釜体内压封头壁厚的设计
815釜体外压圆筒壁厚的设计
816外压封头壁厚的设计
817釜体的压力试验
818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819夹套的压力试验
8110传热装置的设计
8111釜体容器法兰的连接结构
8112管法兰的连接结构
8113管口结构
8114工艺接管口与仪表接管口
8115人孔的设计
8116视镜
8117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8118反应釜的传动装置
8119传动装置附件
8120反应釜的轴封装置
8121支座设计
8122反应釜装配图的绘制
82立式带夹套的反应釜设计应用举例
821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822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823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824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825搅拌装置的选型与尺寸设计
826传动装置
827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828支座的选型及设计
829焊缝结构的设计
8210人孔的开孔及补强计算
8211反应釜的装配图及部件图
第9章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91非标准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中的共性问题
911材料及选用
912结构设计中的共性问题
913管板计算
92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
921设计说明
922计算示例
附录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绪论 01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的性质与意义 “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工类及其相近或相关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前者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与规律,以及实现这些传递过程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后者主要研究化工设备的选材、强度计算理论、检验与调试方法,以及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技术等。整个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实习、实验和课程设计四个相互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部分,课程设计则是上述课程的总结性教学环节,是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具体应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化工设计任务的全面训练。 “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由上述两门课程设计整合而来,以便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并可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的选题,激发学生的再学习与创造热情,加深学生对这两门课程设计上、下层约束关系的理解。因此,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是化工原理及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任务的训练,是理论教学与化学工程设计相结合的纽带,是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重要升华。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针对设计任务,融汇所学知识查阅资料,经过反复的论证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设计方案和流程,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及核算,从而在查阅资料、选用公式、采集数据、文字表达、化工制图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是化工类所有专业及石油加工、矿物加工、林产加工、材料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控制与装备等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作用十分明显,尤其对那些毕业前只做毕业研究论文而不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更为重要。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