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知识产权法(第二版)(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 - 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知识产权法(第二版)(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 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ISBN:978-7-5620-3829-0 条码:
作者: 朱榄叶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2-1 开本:16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25.20
折扣:0.90 节省了2.8元
字数: 325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2-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系列教材的一部,本套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有别于学科教育,应具有更加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有效传播"的要求,在编写过程中以实用性和指导性为原则,在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了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力求切实起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完成本职工作能力的作用,力求使其成为造就面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践部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备读物。本书分为六章,概述了知识产权制度,介绍了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著作权法律制度、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商业秘密权、企业名称权、域名权等)以及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法律制度。本书是在2005年版本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更新了这几年在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立法和理论上的动态,对读者学习将有比较全新的帮助。

作者简介:
朱榄叶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学士。从事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作为客座教授在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多所大学法学院讲授比较知识产权法、中国司法制度和经济法、国际贸易公法等课程。
罗 猛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主任、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法律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在《法制日报》、《社会科学家》、《学习与探索》等报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科研成果曾获得黑龙江省社科奖和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奖等多项奖励,曾获得黑龙江省杰出法学工作者称号。
马俊凤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黑龙江省疑难案件法律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研究,长期从事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曾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在《法制日报》、《中国司法》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人民法院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5部。
吴 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民商法学、婚姻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讲授的课程有民法、婚姻法、知识产权法、罗马法等课程。主要论文有:《平等与合理差别——兼论统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立法》(载《法学》2003年第6期)、《损益相抵的适用范围与条件》(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等。
石育斌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并购法中心秘书长,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博士。曾在瑞士比较法学会作为访问学者并获得范?卡尔奖学金,其后在美国哈姆莱大学法学院学习,并获得院长奖学金以及助学金。长期专注资本市场的法律实践与研究,尤其在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运行、激励机制、退出等各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研究思考。
李 娟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2005年至2006年在日内瓦WTO总部“Economic: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ivision”进行项目研究并参与秘书处日常工作。在各法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本科生教材多部。主要研究方向为WTO法律制度。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知识产权制度概述 1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发展/1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点/8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11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作用/14

第二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 16
第一节 专利权法律制度概述/16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倒 /19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倒 /25
第四节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35
第五节 专利权的取得、无效与终止/43
第六节 专利权的内容/55
第七节 专利权的保护/62

第三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 82
第一节 商标权法律制度概述/82
第二节 禁用和禁注的标志/97
第三节 商标权的取得和终止/108
第四节 商标权主体、客体和内容/119
第五节 商标侵权与救济/129

第四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 155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155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160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 /167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175
第五节 邻接权/183
第六节 著作权的取得、行使、限制与终止/191
第七节 著作权的法律保护/204

第五章 其他知识产权制度 216
第一节 商业秘密权/216
第二节 企业名称权/229
第三节 域名权/240
第四节 虚构形象商业化权/245
第五节 特许经营权/251

第六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律制度 255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255
第二节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256
第三节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59
第四节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263
第五节 世界版权公约/267
第六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270
第七节 与版权有关的其他主要国际公约/287
第八节 与商标有关的其他主要国际条约/289
第九节 与专利有关的其他主要国际条约/294
第十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298

参考书目 306

精彩片段:
第二版说明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1月14曰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言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自本书第一版于2005年出版后5年中,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从立法到执法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都做到了修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出版总署、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规则做了新的规定。2007年至2009年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
本书第二进制版保留了原来的框架结构,根据近五年立法执法实践的变化修改了相应的内容,增加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一些新的进展。
本书修订的作者分工如下(以章节先后为序):
朱榄叶 第一章
罗 猛 第二章
马俊凤 第三章
吴 萍 第四章
石育斌 第五章
李 娟 第六章




编 者
2010年11月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