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单片机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应用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单片机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应用
ISBN:7-81077-117-5 条码:
作者: 袁 涛 李月香 杨胜利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8.00  折扣价:¥17.10
折扣:0.95 节省了0.9元
字数: 333千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1-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C高级语言是目前流行的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主要用于单片机和一般微型计算机。本书具体叙述了C高级语言,包括变量类型、变量定义、函数、可执行语句、浮点运算、与硬件有关的操作、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交叉使用,且有大量经过笔者调试的程序实例;还叙述了编译和连接操作,给出了具体包含上机操作在内的完整程序实例,以及程序固化的操作实例;同时对单片机硬件也进行了相应叙述。

本书通俗易懂,很适合初学者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和培训班的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从事单片机开发的科技人员和自学读者使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上 篇
第1章 C高级语言基本知识
 1.1 概 述3
 1.1.1 C高级语言及其特点3
 1.1.2 使用C高级语言的必要性4
 1.2 字符集和标识符4
 1.2.1 字符集4
 1.2.2 标识符和保留字5
 1.2.3 符号、分界符和空符号的作用5
 1.2.4 注 释6
 1.3 常 量6
 1.3.1 整型常量6
 1.3.2 实型常量7
 1.3.3 字符常量和字符串常量7
 1.4 变量及变量定义7
 1.4.1 整型变量7
 1.4.2 实型变量8
 1.4.3 字符变量8
 1.4.4 各种类型变量的数值范围8
 1.5 运算、表达式及规则8
 1.5.1 运算对象8
 1.5.2 表达式9
 1.5.3 算术运算及其表达式9
 1.5.4 关系运算及其表达式10
 1.5.5 逻辑运算及其表达式10
 1.5.6 表达式计算11
 1.6 数组和结构12
 1.6.1 数 组12
 1.6.2 数组元素的引用13
 1.6.3 结 构13
 1.6.4 结构体数组和结构体内数组14

第2章 C可执行语句
 2.1 赋值语句和赋值表达式15
 2.1.1 赋值语句15
 2.1.2 赋值表达式15
 2.2 循环控制语句16
 2.2.1 while语句16
 2.2.2 do while语句16
 2.2.3 for语句17
 2.3 条件(if)语句17
 2.3.1 if语句17
 2.3.2 嵌套if语句18
 2.4 语句标号和goto语句18

第3章 函 数
 3.1 概 述20
 3.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20
 3.2.1 函数参数21
 3.2.2 函数的返回值21
 3.3 函数的调用22

第4章 指 针
 4.1 指针的概念23
 4.2 指针与数组24

第5章 扩展功能
 5.1 CC78K0编译系统扩展的保留字27
 5.2 存储器28
 5.3 #pragma指令28
 5.4 callt函数(callt/__callt) 29
 5.5 寄存器变量30
 5.6 saddr存储区的使用30
 5.7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使用32
 5.8 位变量的使用32
 5.9 在C语言中使用汇编语句34
 5.10 中断功能的使用35
 5.11 开中断函数EI( )和关中断函数DI( ) 37
 5.12 CPU控制指令38
 5.13 绝对地址存取指令39
 5.14 位段的声明40
 5.15 二进制常数42
 5.16 循环移位42
 5.17 乘法函数43
 5.18 除法函数44
 5.19 BCD操作函数45
 5.20 寄存器直接存取功能47
 5.21 callf函数(callf/__callf) 49
 5.22 noauto函数50
 5.23 norec函数51

第6章 编译与连接
 6.1 编译控制项的设置53
 6.1.1 编译预处理选项(1.Preprocess)53
 6.1.2 存储器中的变量分配(2.Memory Arrange)54
 6.1.3 程序优化(3.Optimize)55
 6.1.4 调试和输出(4.Debug/Output) 56
 6.1.5 编译选项的其他控制(5.Others)57
 6.2 连接控制项的设置58

第7章 程序设计实例
 7.1 样本程序1(计算一组数据的均值、残差、方差、标准差)59
 实验一 浮点数据处理59
 7.2 样本程序2(分类程序)65
 附 录 附录A saddr存储区的符号名68
 A.1 通常模式68
 A.2 静态模式69
 附录B 程序限制70

下 篇
第1章 μPD780058单片机介绍
 1.1 NEC单片机简介73
 1.2 μPD780058单片机73
 1.2.1 CPU结构73
 1.3 μPD780058 单片机的应用举例81

第2章 存储器空间
 2.1 内部存储器82
 2.1.1 存储器结构82
 2.1.2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功能及表示83
 2.1.3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使用85
 2.1.4 通用寄存器的使用86
 2.1.5 对内部存储器进行直接地址存取86
 2.2 外部器件扩展87
 2.2.1 功 能87
 2.2.2 功能结构框图87
 2.2.3 寄存器88
 2.2.4 外部扩展存储器及I/O器件的存取操作89

第3章 I/O端口操作
 3.1 端口功能90
 3.2 端口功能控制寄存器91
 3.2.1 端口模式寄存器PMm91
 3.2.2 上拉电阻设置寄存器PUOL和PUOH91
 3.2.3 存储器扩展模式寄存器MM92
 3.3 I/O端口功能的使用92

第4章 时钟发生电路
 4.1 时钟发生器的功能及组成93
 4.1.1 主系统时钟振荡器93
 4.1.2 副系统时钟振荡器93
 4.1.3 寄存器94
 4.2 时钟发生器的使用95



第5章 多功能定时器
 5.1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97
 5.1.1 功 能97
 5.1.2 结构框图97
 5.1.3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电路框图98
 5.1.4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输出控制电路98
 5.1.5 寄存器98
 5.1.6 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的使用101
 5.2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106
 5.2.1 功 能106
 5.2.2 结构框图106
 5.2.3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部分电路框图106
 5.2.4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输出控制部分电路框图
 5.2.5 寄存器108
 5.2.6 8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的使用110
 5.3 钟表定时器112
 5.3.1 功 能112
 5.3.2 结构框图113
 5.3.3 钟表定时器电路框图113
 5.3.4 寄存器113
 5.3.5 钟表用定时器的使用115
 5.4 看门狗定时器117
 5.4.1 功 能117
 5.4.2 结构框图118
 5.4.3 看门狗定时器电路框图118
 5.4.4 寄存器118
 5.4.5 看门狗定时器各工作模式下的操作119
 5.4.6 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119

第6章 输出控制电路
 6.1 时钟输出控制电路122
 6.1.1 功 能122
 6.1.2 结构框图122
 6.1.3 电路框图122
 6.1.4 寄存器122
 6.1.5 时钟输出控制电路的使用122
 6.2 蜂鸣器输出控制电路123
 6.2.1 功 能123
 6.2.2 结构框图123
 6.2.3 电路框图124
 6.2.4 寄存器124
 6.2.5 蜂鸣器输出控制电路的使用124
 6.3 实时输出端口125
 6.3.1 功 能125
 6.3.2 结构框图125
 6.3.3 电路框图125
 6.3.4 寄存器127
 6.3.5 实时输出端口的使用128

第7章 模数、数模转换器
 7.1 A/D转换器129
 7.1.1 功 能129
 7.1.2 结构框图129
 7.1.3 电路框图130
 7.1.4 寄存器130
 7.1.5 A/D转换器的使用132
 7.2 D/A转换器132
 7.2.1 功 能132
 7.2.2 结构框图133
 7.2.3 电路框图133
 7.2.4 寄存器134
 7.2.5 D/A转换器的使用134

第8章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
 8.1 串行通信接口概述136
 8.1.1 功 能136
 8.1.2 各通道的区别136
 8.1.3 电路框图136
 8.2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UART138
 8.2.1 功 能138
 8.2.2 结构框图139
 8.2.3 寄存器139
 8.2.4 用于波特率的收发信时钟的产生142
 8.2.5 数据格式142
 8.3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UART的使用142

第9章 中断功能和检测功能
 9.1 中断功能147
 9.1.1 非屏蔽中断(NMI)147
 9.1.2 可屏蔽中断(INT)147
 9.1.3 软件中断147
 9.1.4 检测输入147
 9.2 中断源148
 9.3 功能结构框图148
 9.4 寄存器149
 9.4.1 中断请求标志寄存器(IF0L,IF0H,IF1L)149
 9.4.2 中断屏蔽标志寄存器(MK0L,MK0H,MK1L)150
 9.4.3 中断优先顺序指定标志寄存器(PR0L,PR0H,PR1L)150
 9.4.4 键输入模式寄存器(KRM)151
 9.4.5 外部中断模式寄存器0(INTM0)151
 9.4.6 外部中断模式寄存器1(INTM1)152
 9.4.7 采样时钟选择寄存器(CSC)153
 9.5 可屏蔽中断功能的使用153

第10章 后备功能及复位功能
 10.1 HALT模式155
 10.1.1 HALT模式的功能155
 10.1.2 HALT模式的设定155
 10.1.3 HALT模式时各部分的工作状态155
 10.1.4 HALT模式的解除155
 10.1.5 HALT模式的使用156
 10.2 STOP模式158
 10.2.1 STOP模式的功能158
 10.2.2 STOP模式的设定158
 10.2.3 STOP模式时各部分的工作状态158
 10.2.4 STOP模式的解除158
 10.2.5 寄存器159
 10.2.6 STOP模式的使用159
 10.3 在HALT模式和STOP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0.4 复位功能161
 10.4.1 产生复位功能的操作161
 10.4.2 复位电路框图161

第11章 综合应用举例
 11.1 开关量的输入/输出162
 11.2 电子日历164
 附 录
 附录A 开发工具及使用步骤173
 A. 1 建立仿真环境的操作步骤173
 A. 2 使用编译及仿真调试软件的操作步骤173
 附录B 编译及仿真调试软件的安装178
 附录C FlashMASTER编程器的使用方法179
 C1 FlashMASTER软件的安装179
 C2 FlashMASTER编程器与微机、单片机板的连接
 C3 编 程181
 附录D 汇编语言指令系统184
 D.1 操作表达式和描述方法184
 D.2 操作栏的说明192
 D.3 标志位栏的说明193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