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与民:中国传统行政法制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官与民:中国传统行政法制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
ISBN: | 978-7-300-15009-3 |
条码: | |
作者: |
范忠信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0 |
定价: |
¥138.00
折扣价:¥124.20
折扣:0.90
节省了13.8元
|
字数: |
8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50093 |
每包册数: |
3
|
出版日期: |
2012-01-3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中传统中国的国家和行政、传统中国的行政主体法制、传统中国的行政行为法制以及传统中国的行政救济法制四个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行政法律体系。中国传统行政法律制度具有其独特性,以“礼乐政治”为核心,贯彻儒家思想及中央集权制度,具有一整套独特而完整的封建行政行为。
|
作者简介: |
主编 范忠信 范忠信,男,1959年8月出生,湖北英山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法律史、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法理学、台湾问题等。
|
章节目录: |
导论 第一编 传统中国的国家和行政:特质和理念 第一章 传统中国的国家特质和理念 第一节 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其特色 第二节 传统中国国家政权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古代中国典型的国家理念 第二章 传统中国行政的特质与理念 第一节 “作君”“作臣”关系与行政 第二节 “作亲”“作子”关系与行政 第三节 “作师”“作徒”关系与行政 第四节 “三作”的家长制本质及其肇因 第三章 礼乐政治与中国传统行政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礼”与“乐” 第二节 礼、乐、政、刑四者关系 第三节 传统中国行政中的礼乐 第二编 传统中国的行政主体法制 第四章 君主制度与最高出政制度 第一节 君权的产生及君权转移制度 第二节 君主权力及其礼法限制 第三节 君主权力的行使方式:最高出政制度 第四节 君主命令之形式和实质分类 第五节 其他与君权相关的制度 第五章 中央辅政决策机构及相关制度 第一节 附属于君权(佐君为治)的辅政体系 第三节 辅政机构“佐君出政”的辅政决策模式 第四节 辅政机构之间的制衡、监督 第六章 中央政务执行机构、派出机构及行政制度 第一节 附属于君权的中央政务执行机构及其与中央辅政机构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历代中央政务执行机构体系及其变迁 第三节 中央政务执行机构的权力及其行使方式 第四节 中央行政派出机构、其权力及与地方的关系 第七章 地方政务机构的基本构成及行政制度 第一节 附属于中央的地方政务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务机构的体制变迁 第三节 地方行政派出机构及其权力 第四节 地方政务机构变迁的规律 第五节 地方政务机构的权力及其行使方式 第八章 军事行政机构及相关行政制度 第一节 附属于君主的军事行政机构及其性质 第二节 中国历代军事行政机构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历代兵制与军事指挥体制 第四节 军事机构与其他行政机构的关系 第九章 乡里组织的行政职能及其与官府的关系 第一节 西周“国”、“野”二元结构下的基层行政组织 第二节 春秋时期基层行政组织的变化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基层组织 第四节 秦汉基层行政组织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乡村基层行政组织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基层行政组织 第七节 宋朝乡村基层行政组织 第八节 金、元乡村基层行政组织 第九节 明朝基层行政组织 第十节 清朝乡村基层行政组织 第十章 监察机构及其相关督政制度 第一节 言谏机构及对君主的谏议制度 第二节 中央御史机构及相关监察制度 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相关监察法规 第五节 监察机构的权力及其运作方式 第十一章 国家公职人员构成体系及其管理制度 第一节 国家官吏及辅佐人员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官吏选任制度 第三节 官吏品级制度 第四节 官吏休假和致仕制度 第五节 官吏俸禄制度 第六节 官吏考课与奖惩制度 第十二章 财政组织体系及财政决策与审核制度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财政组织体系 第二节 传统中国财政岁入制度 第三节 传统中国的财政支出制度 第四节 传统中国财政审计制度 第十三章 国家公文与公事程限制度 第一节 传统中国公文管理概说 第二节 传统中国基本公文管理和公事程限制度 第三编 传统中国的行政行为法制 第十四章 授田限田:传统中国的土地行政制度 第一节 “井田制”与夏商周授田制度 第二节 秦汉魏晋之授田垦田与限田 第三节 南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 第四节 宋、元、明、清的官田屯垦、佃售与限田 第十五章 劝课农桑:传统中国的农业行政制度 第一节 帝王“亲耕籍田”制度 第二节 官吏农师督教耕织之制度惯例 第三节 奖助垦殖之制度及惯例 第四节 惩游惰贱商贾奖赏农夫之制度惯例 第五节 扶贫与农贷制度 第六节 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第十六章 备荒赈灾:传统中国救灾减灾行政制度 第一节 官仓储备与放赈制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