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
|
ISBN: | 7-307-02978-2 |
条码: | |
作者: |
邹 薇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1.00
折扣价:¥17.85
折扣:0.85
节省了3.15元
|
字数: |
430千字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F647 |
每包册数: |
9
|
出版日期: |
2000-10-01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谭崇台 邹薇博士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是国家重点图书“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中的一部,也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难得的一部专著。全书40余万言,不仅引用了下迄20世纪90年代末的本领域重要国际国内文献,而且重新研究了自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中仍然具有现代意义的因素;并且对于发展经济学的演进、现状和未来走向提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创见。 1.突破早期发展经济学的缺陷,提出了发展经济理论已经进入“新古典政治经济学”阶段的论断。发展经济学为什么一度失去辉煌?原因不在于发展中国家及其面对的发展问题已经不复存在,而在于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前提存在重大缺陷。第一阶段的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把握了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却试图通过非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去研究,以致不被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接受。第二阶段的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采用了主流经济学方法,可是也因为照搬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而难以适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展经济学现阶段的特征是,它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恢复了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的关注,同时又充分使用居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正是这些研究使得发展经济学重现活力,进入了可称之为“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新阶段。 2,把制度研究与经济发展理论结合,提出了新的发展现。在西方经济学中,对制度进行研究并非没有传统,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经常提到产权、制度等因素。本书作者不是简单的解析制度的内涵,而是在经济发展的特定框架中研究制度,从制度的观点出发来论证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作者指出,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提倡的“矫正政策”和随后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家提倡的“矫正价格”本身都是正确的;但是效果却不显著,原因是他们没有看到,政策的失误或价格的扭曲其实是发展中国家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发展主题应该转移到“矫正制度基础”上。 3.提出了经济学的三个时代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于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制度因素。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已经走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经济思想可谓流派纷呈。作者根据经济学家研究视野的广狭、对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经济发展所采用的方法,把经济学划分为三个大的时代,即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作者首次对斯密、马克思等人的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制度因素进行了剖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古典的制度与经济发展分析已经并且仍将继续得到推进和“复兴”。 4.围绕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归纳总结了三条理论思路。作者紧扣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总结了三条层层推进的理论思路。其一是经济发展中的新制度主义思路。从交易成本范畴入手,通过阐述产权的起源、界定及其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论证了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其二是经济发展的新历史经济学思路。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都具有长期动态性和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制度安排会延续下来,影响着今天的经济发展。这一思路通过累积的集体学习、诱致性的制度创新及其对发展绩效的影响,论证了经济发展的宏观机制。其三是经济发展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从广义上看,这是对前两个思路的 扩展,从狭义上看,这是对腐败、寻租、贫困、饥馑、收入不均等现象的重新研究,从而在更深的程度上揭示了在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应特别关注的、制度问题。 5.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现实经济问题,寻找解决途径。正如本书副标题“一个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框架”所示,作者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并作出了有一定创意的研究。比如本书分析了中国改革的边际效应递减的制度因素;分析了腐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提出了反腐败的制度性措施;书中还揭示了中国改革的制度特征及其与其他转型经济的差异,运用动态优化方法论证了中国改革选择渐进式路径的必然性。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经济学动态2002.1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