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新能源材料
|
ISBN: | 978-7-5628-3202-7 |
条码: | |
作者: |
吴其胜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8.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0
节省了3.8元
|
字数: |
376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2-04-01 |
|
内容简介: |
全书共分七章,首先概述了新能源技术及其材料;第2~7章从原理和微观机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方面分别具体介绍了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及相变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同时对这些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应用前景及趋势等进行了说明。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录 1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1.1能源 1.2新能源 1.3新能源技术 1.4新能源材料 1.5新能源材料的关键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2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 本章内容提要 2.1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简介 2.1.1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工作原理 2.1.2储氢合金的基本特征 2.1.3储氢合金电极材料的主要特征 2.2储氢合金负极材料 2.2.1AB5 型混合稀土系统储氢电极合金 2.2.2AB2型Laves相储氢电极合金 2.2.3其他新型高容量储氢合金电极材料 2.3镍正极材料 2.3.1氢氧化镍电极的充放电机制 2.3.2氢氧化镍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晶型转换 2.3.3球形Ni(OH)2正极材料的基本性质与制备方法 2.3.4影响高密度球形 Ni(OH)2 电化学性能的因素 2.3.5Ni(OH)2正极材料的研究动向 2.4Ni/MH电池材料的再生利用 2.4.1Ni/MH电池的生产和回收概况 2.4.2Ni/MH电池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章内容提要 3.1概述 3.2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3.2.1工作原理 3.2.2特点 3.2.3结构组成 3.2.4与电池相关的基本概念 3.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3.1金属锂负极材料 3.3.2锂合金与合金类氧化物负极材料 3.3.3石墨与石墨层间化合物 3.3.4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珠 3.3.5热解碳负极材料 3.3.6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3.3.7Li4Ti5O12负极材料 3.3.8过渡金属锂氮化物负极材料 3.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3.4.1正极材料的选择要求 3.4.2LiCoO2正极材料 3.4.3LiNiO2正极材料 3.4.4LiMnO2正极材料 3.4.5LiMn2O4正极材料 3.4.6αV2O5及其锂化衍生物 3.4.7橄榄石结构LiMPO4正极材料 3.4.8LiNi1-xCoxO2正极材料 3.4.9LiNi1/2Mn1/2O2正极材料 3.4.10LiNixCo1-2xMnxO2正极材料 3.4.11高容量高电压正极材料 3.5电解质材料 3.5.1非水有机液体电解质 3.5.2聚合物电解质 3.5.3无机固体电解质 3.6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流程 3.7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 思考题 参考文献 4燃料电池材料 本章内容提要 4.1概述 4.1.1几种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4.1.2前景与挑战 4.2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 4.2.1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简介 4.2.2电催化剂 4.2.3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及制备工艺 4.2.4质子交换膜 4.2.5双极板材料与流场 4.2.6电池组技术 4.3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4.3.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材料 4.3.2电池结构与性能 4.3.3MCFC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4.4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4.4.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介 4.4.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 4.4.3电池结构与性能 思考题 参考文献 5太阳能电池材料 本章内容提要 5.1太阳能电池发展概况 5.1.1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5.1.2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5.1.3太阳能发电的方式 5.2太阳能电池原理 5.2.1半导体的结构 5.2.2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5.3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特性 5.3.1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5.3.2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5.3.3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 5.4太阳能发电系统 5.4.1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构成 5.4.2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分类 5.5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应用 5.5.1太阳能路灯 5.5.2太阳能制氢 5.5.3太阳能光电建筑 5.5.4太阳能并网发电 5.6各种太阳能电池 5.6.1硅太阳能电池 5.6.2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5.6.3有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5.6.4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 本章内容提要 6.1半导体照明 6.1.1LED的发展概况 6.1.2LE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1.3LED光源特点 6.1.4照明用LED特性 6.1.5LED产业链构成 6.2半导体发光材料 6.2.1砷化镓(GaAs) 6.2.2氮化镓(GaN) 6.2.3磷化镓(GaP) 6.2.4氧化锌(ZnO) 6.2.5碳化硅(SiC) 6.3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 6.3.1铈掺杂钇铝石榴石 6.3.2白光LED用发光材料的深入研究与新体系探索 6.3.3硅酸盐发光材料 6.3.4氮化物发光材料 思考题 参考文献 7相变储能材料 本章内容提要 7.1相变储能的基本原理 7.2相变材料的分类 7.2.1固液相变储能材料 7.2.2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7.2.3相变储能材料的筛选原则 7.3几种相变储能材料 7.3.1无机水合盐 7.3.2有机相变材料 7.3.3金属及合金 7.4相变储能材料的工程应用 7.4.1相变储能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7.4.2相变储能材料在太阳能中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新能源材料 1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无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本章介绍新能源的定义、分类,新能源与新材料的关系以及发展新能源材料的意义及其关键技术。 能源与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起构成了文明社会的四大支柱。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物质基础,能源技术的每次进步都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逐渐消耗殆尽,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角度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它将促进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新能源技术的日臻成熟将带来产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1.1能源 能源按其形成方式不同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包括以下三大类: ①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 ② 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海洋和陆地内储存的燃料、地球的热能等; ③ 地球与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