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袁枚评传 -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袁枚评传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ISBN:7-305-03899-7 条码:
作者: 王英志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 开本:0
定价: ¥40.00  折扣价:¥36.00
折扣:0.90 节省了4元
字数: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20
出版日期: 2002-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是我国跨世纪的、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套丛书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套丛书根据毛泽东同志“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指示精神,选取中国历史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人物270余人作为传主,出版200部。有哲学思想家、政治思想家、科学思想家、文艺思想家、宗教思想家等。丛书“评”和“传”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在不同层面上生动展示出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创造性业绩,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古为今用,为实现继往开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袁枚研究的最新成就——读王英志《袁枚评传》


 王英志先生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刊行之《袁枚评传》(以下简称《评传》)一书,洋洋四十八万六千言,高掌远足庶,体大思精,不仅使王英志先生本人的袁枚研究得到系统化的整合、延展,而且全面提升了当代袁枚研究的水平,代表着迄今海内外袁枚研究的最新最高成就。通览《评传》,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需作申述:

 首先,《评传》按事理逻辑安排章节,先传后评,评、传结合,结构巧妙。《评传》十五章。《引言》为“康乾盛世江南文化思想概略”,在宏阔的时代文化环境中观照传主,揭示“在盛世江南经济、文化发达的大背景下,产生包括袁枚在内的各种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亦是地域思想文化之花结出的硕果”。由此出发,一至六章绍述袁枚生平,以“求学应试”、“出仕从政”、“归隐随园”、“主盟诗坛”、“性灵派主将”、“晚年红粉青山”等关键时期为环节,探讨袁枚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轨迹;七至十四章系统阐述袁枚思想。其中,第七章“著作考辨”对袁枚著述的厘定为后文展开述评奠定了准确可靠的文献基础;第八章“思想基础”对袁枚“三分孔、孟二分庄”思想构成的剖析,不仅理清了袁枚的思想主旨,而且为全面评述袁枚思想建立起科学的坐标系统;第九章“思想学术批评”论述袁枚对理学、佛学和汉学的批判,是袁枚反传统、反潮流精神的充分体现;第十章以生死观和饮食观为话题,阐述袁枚的人生观;十一至十四章对袁枚的诗学观、古文观、小说观等文艺观及其文学创作的思想价值逐一展开述评;第十五章论述袁枚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评传》划上圆满的句号。全书结构安排极富事理逻辑,既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举凡传主生平、阅历、交游、事迹、著述中的重要问题,囊括无遗。书后所附《随园先生年谱》、《袁枚家族亲属一览表》、《袁枚著、编一览表》直观显示了袁枚的身世、阅历和著述,有助于读者更简便地了解传主。

 其次,作者在充分占有和准确理解文献的基础上,执两用中,为传主准确定位,没有一般传记回护传主的毛病。《评传》将袁枚定性为“思想学术批评家”,既不只把袁枚当成一个风流才子,也没有无原则地拔高。《评传》第八章开篇即云:“袁枚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但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一位‘思想学术批评家’。杨鸿烈誉之为‘中国罕有的大思想家’,无乃过誉乎?因为袁枚并未创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没有像清初三大儒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或康乾颜元、戴震那样的理论建树。称袁枚是一位思想学术批评家,是因为他主要是在批判理学、汉学等传统思想学术中显示自己的思想观点,是所谓破中有立。尽管如此,袁枚的思想亦是高出世俗,甚至是惊世骇俗的,对封建传统思想有极大的破坏性,是很有价值的。”又云:“作为一个思想学术批评家,袁枚当然有其思想基础作为批评的依据,但他的思想不无矛盾。这表明袁枚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思想学术批评家,是他在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旧思想杂糅,或者说旧思想尚未蜕尽而新思想尚未稳定成熟的表现。”这是作者高卓史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作者对学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第三,《评传》学术视野开阔,涉猎广博,屡有创获,解决了袁枚研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纠正了不少前人研究中的疏误,拓宽掘深了袁枚研究的领地,同时还为其他学术研究贡献了新颖的材料和观点。长期以来,中外袁枚“性灵说”研究者皆探源到南宋杨万里为止。《评传》第十一章第一节《袁枚“性灵说”渊源》,从庄子一直梳理到公安三袁,指出“性灵说的真正奠基石应该是钟嵘《诗品》”,且有“袁枚自述性灵说直接源头是《诗品》的铁证”,即《仿元遗山论诗》第38首。作者由古及今,顺流而下,旁征博引,详悉条畅地廓清了一个重大疑难问题。第三章据袁枚三改随园论袁枚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园林艺术思想,据袁枚的营财之道论袁枚对孔、孟传统义利观的重大突破,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第十章将《随园食单》与袁枚据推尊性灵、反对理学联系起来,以小见大,立意新颖。此外,像四、五两章所考述的沈德潜与袁枚之间的友谊、郑燮与袁枚未能深交的原因、蒋士铨东山再起的隐衷、张问陶和赵翼二人与袁枚关系疏密程度的比较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学史话题。第六章“广招女弟子”一节,除说明袁枚尊重女性、重视女性教育外,又为中国妇女文学研究课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独到的见解。

 最后,《评传》显示出作者实事求是、谦逊忠厚的学术品格。王英志先生尊重、理解前人、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贪功,不掠美;而对于前人、他人研究工作中的疏失,既明确指正,又不妄加责难,都体现出传统学人的高风亮节。《评传》凡因论述需要而援引他人资料、观点者,无不一一注明。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科学规范的著作体例,足为楷模。同时也是作者虚怀若谷,广泛吸收最新科研成果的表现。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12.18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