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影视文化论稿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影视文化论稿
ISBN:7-81004-988-7/G.616 条码:
作者: 胡智锋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39.00  折扣价:¥36.27
折扣:0.93 节省了2.73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8
出版日期: 2001-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影视文化论稿》是北京广播学院主持编写的“中外影视研究系列丛书”中“电影学书系”中的一本。其作者是北京广播学院胡智锋教授。该书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在洋洋三十余万言中,我们既可以领略构筑中国影视文化大厦的文化背景——20世纪中国文化的宏伟景观,又可以感受中国影视文化大厦中一道道绚丽夺目的微缩景点;既充满着理性的思辨,又流淌着感性的灵光;既搭设起严谨的框架,又洋溢着飞动的文思。
本书的三个部分“本体篇”、“史论篇”、“评析篇”恰如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映衬的三个乐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于本土化、民族化特质的中国影视文化的探究与追索,同时各个乐章又以各自的方式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演绎与变奏。贯穿此书不变的宗旨是执着的人文关怀,辩证的逻辑思路,严谨缜密的理性精神,关注实践的求实品格。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导论:20世纪中国文化之鸟瞰与扫描
一、第一次“文化热”——“五·四”前后
二、第二次“文化热”——80年代中期
三、90年代的文化景观
本体篇
第一章 关于文化
一、文化的界定
二、文化的构成
三、关于文化的几个关系与特征
四、文化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关于影视文化
一、影视文化的界定
二、影视文化(广义的)的构成
三、影视文化(狭义的)的几个基本关系
第三章 电影文化与电影艺术
一、对电影艺术历史进程的逻辑演绎
二、电影艺术的(社会)功能与受众(需要)
三、电影艺术形态的演进
四、电影艺术语言的演进
五、电影艺术创作方法与美学风格的演进
第四章 电视文化与电视传播
一、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
二、电视文化特性
三、空前宏伟的文化景观
四、对电视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宏观调控
史论篇
第五章 新中国影视文化回顾与前瞻
一、新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二、“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
三、跨世纪中国影视文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
第六章 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
一、“两大传统”形成与发展概述
二、“入世精神”的当代体现——谢晋与他的影片《芙蓉镇》
三、“诗化风格”的经典阐释——吴贻弓的《城南旧事》
第七章 中国电视的观念演革历程
一、背景:中国电视的两个建设阶段
二、中国电视的本体建设历程
三、80一90年代中国电视节目自身的演革历程
四、90年代中国电视五种新观念的演革历程
五、对于当前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六、本土化——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战略与对策
评析篇
第八章 影视文化现象评析
一、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改革片”与“反思片”
二、关于“电影模式”——话说《泰坦尼克号》
三、电视纪录片的品格与使命
——兼评50集纪录片《中国人》
四、文化的转译——CCTV国际部节目评奖断想
五、两岸影视之间——台湾影视考察报告
六、求新中的困惑——关于当前的三种电视现象。
第九章 影视剧文化散论
一、对未来一代艺术从业者的希望
——前苏联电影导演大师罗斯托茨基演讲录
二、访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
三、相见时难别亦难——评电视剧《阿里山女儿》
四、风情万千“长弄堂”——评四集电视剧《走过长弄堂》
五、《现代传播》与近十年电视观念演变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