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建成环境下的城市建筑设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建成环境下的城市建筑设计
ISBN:978-7-5641-3567-6 条码:
作者: 金彦 刘峰著2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0.00  折扣价:¥19.00
折扣:0.95 节省了1元
字数: 113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14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2-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在城市环境剧变的今天,建成环境下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应当如何应对,应当引起当代建筑师的广泛关注。本书试图通过对城市建筑定义的解读,对城市建筑在建成环境中“自主”的分析,将其置于复杂多变的城市建成环境中,理解城市建筑对应建成环境的语义表达。随后,在建筑形体、中介空间、建筑表皮等三个层面上,就其与建成环境的对话进行讨论,并通过与之相关的设计实践进行类比、分析,从而对当代建筑学科发展中的城市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回到当代中国这一复杂多变的环境进行思考。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及建筑学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0绪论/ 1
0.1课题的研究背景/ 1
0.1.1当代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1
0.1.2现代城市空前的改变/ 2
0.2建成环境下的城市建筑研究的现实意义/ 4
0.3课题的研究现状/ 5
0.3.1国内研究现状/ 5
0.3.2国外研究现状/ 7
0.4课题研究的范围/ 8
0.5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
0.5.1研究内容/ 8
0.5.2研究方法/ 9
0.6课题的研究框架/ 10
1城市建筑的解读/ 11
1.1城市建筑的相关概念/ 11
1.1.1关于“建筑”/ 11
1.1.2关于“城市”/ 12
1.1.3关于“城市建筑”/ 14
1.2城市建筑的“自主”/ 15
1.2.1城市建筑的自主概念/ 15
1.2.2城市建筑的自主层面/ 16
1.3建筑历史中的城市建筑自主性的发展/ 17
1.3.1农业文明时代的建筑自主观/ 17
1.3.2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建筑的自主观/ 20
1.3.3信息时代的城市建筑自主观/ 20
1.4本章小结/ 21
2城市建筑与建成环境的关系/ 23
2.1建成环境的解读/ 23
2.1.1建成环境的定义和内涵/ 23
2.1.2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下的建成环境/ 24
2.1.3“建成环境”作为城市建筑设计活动的切入点
/ 26
2.2建成环境对话城市建筑的言语表达/ 27
2.2.1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建筑的形体/ 27
2.2.2城市文脉提供城市建筑的“原型”/ 28
2.2.3城市异质“呼唤”城市建筑的中间领域/ 32
2.2.4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新的“词汇”——表层结构
/ 34
2.3当代城市建筑理论的发展/ 35
2.3.1“简单”到“复杂”——复杂系统下城市建筑的理解/ 35
2.3.2“普世化”到“特定”引发的城市建筑理论/ 37
2.3.3“类城市化”的城市建筑理论/ 38
2.4本章小结/ 39
3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协调/ 40
3.1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共时表达/ 40
3.1.1建成环境的共时关联/ 40
3.1.2城市建筑基于共时层面的形体关联/ 46
3.1.3城市建筑设计活动对应策略的转变/ 52
3.2城市文脉与城市建筑形体的历时表达/ 61
3.2.1城市形态的历时性/ 61
3.2.2城市建筑基于历时层面的形体关联/ 61
3.2.3城市建筑基于形体层面的策略应对/ 70
3.3本章小结/ 80
4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内外的中介/ 81
4.1建成环境主导建筑内外“共构”/ 81
4.1.1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的关联/ 81
4.1.2中间领域原型的建立/ 83
4.2“门阶观念”——行为秩序上的共构/ 86
4.2.1“中间领域”基于行为层面的共构特征/ 86
4.2.2行为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87
4.3“中介空间”——知觉秩序上的共构/ 89
4.3.1“中间领域”基于知觉层面的共构特征/ 89
4.3.2知觉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91
4.4动态的“群体”——场所上的共构/ 93
4.4.1“中间领域”基于场所层面的共构特征/ 93
4.4.2场所共构的城市建筑案例/ 94
4.5建筑空间类城市化倾向/ 96
4.5.1“中间领域”的类城市化特征/ 96
4.5.2“微型城市”建筑案例/ 96
4.6本章小结/ 98
5建成环境与建筑表皮“非言语”的对话/ 100
5.1建成环境的多元化与建筑表皮认知的转型/ 100
5.1.1二元对立的“消亡”/ 100
5.1.2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对话的“交换平台”/ 101
5.2表皮的自主/ 102
5.2.1自主的前提条件/ 102
5.2.2城市建筑深层结构的传达/ 102
5.2.3对城市建筑外部环境的转译/ 104
5.3基于建成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转向/ 106
5.3.1建筑表皮设计的转向/ 106
5.3.2基于建成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的操作类型/ 107
5.4本章小结/ 116
6结语/ 118
6.0对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的一些思考/ 118
6.1当代中国建成环境下城市建筑的现状/ 119
6.1.1建筑历时特征的模糊/ 119
6.1.2建筑形体的“自我”/ 119
6.1.3建筑表皮的“视觉流”倾向/ 120
6.2对我国城市建筑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121
6.2.1回归城市建筑的本原/ 121
6.2.2关注建成环境与城市建筑的中间领域/ 121
6.2.3关注可持续的建筑发展观/ 122

参考文献/ 123
图片来源/ 131
后记/ 136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