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宽带IP(数据)和视频接入技术 - 宽带通信前沿技术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宽带IP(数据)和视频接入技术 宽带通信前沿技术丛书
ISBN:7-5635-0528-8/TN·238 条码:7-5635-0528-8
作者: 毕厚杰 汪涛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6.00  折扣价:¥17.42
折扣:0.67 节省了8.58元
字数: 287千字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2-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宽带IP(数据)接入技术,在对IP接入网的概念、协议等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有线和无线宽带IP接入进行了较详细地描述。有线接入包括光纤、电话线、CATV、以太网IP接入等;无线接入包括无线固定接入、无线局域网和蓝牙接入等。第二部分则为视频接入技术,包括视频业务的市场、视觉信息的特点、通信网现状、“一网两制”以及通播网等。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观点鲜明、易于理解,可供通信界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高校教师学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宽带IP(数据)接入技术
第1章 概述3
1.1 宽带IP网络3
1.1.1 通信网的变化3
1.1.2 MPLS协议4
1.1.3 不面向连接5
1.1.4 服务质量6
1.1.5 电信级IP网6
1.2 电信IP网的框架6
1.2.1 IP网络的体系结构7
1.2.2 IP网络的应用模型7
1.2.3 IP网络的系统模型7
1.2.4 IP网络的技术模型9
1.3 IP接入网的定义及参考模型9
1.4 IP用户终端和ISP的链路层协议10
1.4.1 IP用户端的链路层协议10
1.4.2 ISP的链路层协议10
1.5 基于IP的综合接入系统10
1.5.1 宽带综合接入系统10
1.5.2 宽带接入服务器12
1.6 接入网的网络管理14
1.6.1 电信管理网的基本知识14
1.6.2 宽带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系统15
第2章 有线IP宽带接入18


2.1 光纤IP接入技术18
2.1.1 光纤接入网概述18
2.1.2 无源光网络(PON)23
2.1.3 SDH在光接入网中的应用29
2.1.4 IP over SDH30
2.1.5 IP over DWDM光接入网30
2.1.6 光纤到户33
2.2 电话线IP接入技术34
2.2.1 xDSL技术及市场分析34
2.2.2 ADSL技术36
2.2.3 HDSL和HSDL251
2.2.4 VDSL53
2.2.5 RADIUS协议62
2.2.6 Home PNA65
2.3 有线电视网IP接入技术68
2.3.1 CATV网的技术发展趋势68
2.3.2 数字化CATV网71
2.3.3 条件接收84
2.3.4 HFC网的IP传输标准与接入技术86
2.3.5 CATV的IP宽带接入设备88
2.3.6 CATV网的宽带综合应用业务91
2.4 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技术94
2.4.1 以太网接入的背景94
2.4.2 TCP/IP协议95
2.4.3 局域网原理100
2.4.4 以太网802.3101
2.4.5 局域网交换机102
2.4.6 IEEE 802.12104
2.4.7 吉比特(千兆位)以太网105
2.4.8 下一代以太网——10吉比特以太网106
2.4.9 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108
第3章 无线宽带IP接入1
13
3.1 概述113
3.1.1 IP化113
3.1.2 宽带化114
3.1.3 无线化114
3.1.4 无线互联: 一个全新的产业114

3.1.5 无线宽带IP接入115
3.2 LMDS115
3.2.1 构成115
3.2.2 LMDS的优势116
3.2.3 LMDS的缺点117
3.2.4 IEEE 802.16.1(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标准)117
3.2.5 LMDS在我国的发展状况120
3.2.6 LMDS的宽带无线IP接入120
3.2.7 MMDS125
3.3 3~5 GHz无线固定接入系统125
3.3.1 5 GHz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个优选频段125
3.3.2 5 GHz宽带无线接入方案126
3.3.3 5 GHz无线接入的几项关键技术127
3.3.4 CBACCESS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28
3.3.5 低于3 GHz或3 GHz左右的BWA130
3.4 无线局域网139
3.4.1 Hiper LAN/2的特点139
3.4.2 系统的构成139
3.4.3 IEEE 802.11141
3.5 移动IP技术143
3.5.1 问题的发生143
3.5.2 移动IP原理143
3.6 无线ATM145
3.6.1 概述145
3.6.2 无线ATM网络146
3.6.3 无线ATM网络协议147
3.6.4 无线ATM发展现状149
3.7 蓝牙无线接入150
3.7.1 什么是蓝牙技术150
3.7.2 蓝牙的协议 结构150
3.7.3 几种相关技术比较152
3.8 宽带卫星IP接入153
3.8.1 概述153
3.8.2 宽带SATCOM系统153
3.8.3 几项关键技术154
3.8.4 弯管道卫星中继和空中交换155
3.8.5 全处理卫星156

3.8.6 业务使能平台157
3.8.7 结论158
第二部分 视频接入技术
第4章 积极发展视频通信161
4.1 视讯业务的市场161
4.1.1 单位带宽成本大大下降161
4.1.2 视讯业务正在蓬勃发展162
4.2 视觉信息的特点165
4.3 通信网络的现在和未来166
4.3.1 IT的倍速升级规律166
4.3.2 我国面临的挑战167
4.3.3 视频业务的价值168
4.3.4 视频和多媒体运营应解决的问题168
4.4 通信网络的一网两制168
4.4.1 ITU的战略挫折168
4.4.2 IP的优缺点169
4.4.3 IP网络的进一步探讨170
4.4.4 包交换(IP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比较171
4.4.5 一网两制问题172
第5章 通播网173
5.1 通播网及其特性173
5.1.1 全程全网173
5.1.2 完善的认证174
5.1.3 播的信息传递观念176
5.1.4 业务中心方式178
5.1.5 分离178
5.1.6 倍速升级的发展模式178
5.2 网络控制技术179
5.2.1 机器码阶段179
5.2.2 汇编码阶段180
5.2.3 需求描述语言181
5.2.4 网络控制技术的历史性182
5.3 一种支持播的网络解决方案183
5.3.1 视讯业务的大规模应用需要解决的课题183
5.3.2 DMSN技术184
5.3.3 M-2CAST技术185
5.3.4 S-2CAST技术185
5.3.5 S-2M2CAST技术186
5.3.6 IP流中继技术186
参考文献187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