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
|
ISBN: | 7-5606-0488-9 |
条码: | |
作者: |
龙建成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0 |
定价: |
¥18.00
折扣价:¥17.10
折扣:0.95
节省了0.9元
|
字数: |
347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0758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1-05-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以大学生在校期间易遇到的学习、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线,剖析大学生心理,并对常见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自我调节措施,以期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科学的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书结合教学、咨询实际,在书后附录了心理自测题及典型心理咨询案例,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帮助。 本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可供大、中专学生自学和教师授课使用,也可供学生工作者参考。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绪论 1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 生逢其时 1 第二节 成功成才需要健康的心理 2 第三节 本书的目标 9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11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11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的分析 20 第三节 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8 第二章 学习心理 39 第一节 学习的首要条件 39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6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化解 58 第三章 交往心理学 66 第一节 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66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及调适 72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81 第四节 社交礼仪 85 阅读材料①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97 第四章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99 第一节 群体心理的概述 99 第二节 大学生群体心理现象 107 第三节 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116 第五章 性格心理 126 第一节 性格概述 126 第二节 塑造强者性格 138 阅读材料②没有磨难就不可能成功 153 第六章 创造心理 156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 156 第二节 发明创造的心理学基础 164 第三节 创造者的三个特征 174 第四节 开发创造力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178 阅读材料③创业家的心理特征 188 第七章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 190 第一节 大学生的情绪行为 190 第二节 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调节 199 第三节 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211 阅读材料④拥有积极的心态 216 第八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与调适 220 第一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概述 220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征 227 第三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236 第九章 自尊心理 242 第一节 自尊心理的内涵和特点 242 第二节 激发正确的自尊心 246 第三节 自尊异常分析与防治 251 第十章 大学生消费心理 265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内涵 265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 268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72 第十一章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心理咨询 277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及其调适 277 第二节 大学生的轻度精神障碍与调适 287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 294 阅读材料⑤一例“有排斥他人感觉”的咨询片段 303 第十二章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适应心理(上) 306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表现与心理冲突 306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318 第三节 影响职业选择的个性因素 323 阅读教材⑥竞争是终身的,输赢是暂时的 330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适应心理(下) 332 第一节 在冲突中选择出路 332 第二节 做好上岗前的准备,尽快适应新环境 344 阅读材料⑦联想如何招聘 354 阅读材料⑧毕业求职——如果我不坚持 358 附录一 心理自测题 361 一、前途意向自测题 361 二、气质类型测量题 365 三、性格测试 368 四、职业价值观测验 374 五、环境适应能力测试 378 六、自尊测量 380 七、你的领导能力如何 385 八、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我评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95 附录二 咨询案例与调查 400 一、怎样摆脱忧郁的情绪 400 二、考试前容易失眠怎么办 403 三、摆脱“见人脸红”的烦恼 405 四、让个性闪光 408 五、森田的魅力——他为什么总有加害亲人的念头 409 六、男女大学生理想性别模式的交互评价 425 后记 441 参考文献 442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重视, 也随着机遇的增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才教育中的一个重点。李岚清同志1999年6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题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全面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的素质。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级、各类、各层次人才、但智力超常的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将决定着中国在21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坐标位置。提倡素质教育,丝毫不排斥英才教育。但非智力因素(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崇高的理想、优良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那种智力之外又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心理因素)对智力活动有着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才是人才成长的理想机制。一个人即使有超常的智力,如果没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也将因适应不良或难以与人合作而滞于哀叹之中。对于智力中等或偏上的人来说,如果能有超常的非智力因素,很可能成为一个天才。可见心理素质决定着人才的层次和水平。 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超常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取决于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 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机遇与希望的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成为现代学生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大学生渴望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渴望尽快摆脱心理困苦,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渴望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成为卓越的人才。 为适应这一要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批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的同志,历经一年多时间,编著了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导》。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密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本着“贴近学生,为其服务”的宗旨,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个性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调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可为大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适合大学生自学及非心理学专业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材。 我们在成书的过程中,虽然尽我们所能地尽量捕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但毕竟时代飞速发展,新旧观念迅速更新,我们在认识上难免有偏颇、不成熟、甚至是落伍的东西,从内容上看也难免有些粗糙和不足之处,这都与我们的思想水平和实践水平有关,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淑兰审阅了全书初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