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模式的发展、模仿与创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硅谷模式的发展、模仿与创新
|
ISBN: | 7-5606-1078-1 |
条码: | |
作者: |
景俊海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0 |
定价: |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
字数: |
220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34900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1-10-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硅谷的发展模式和知名企业的成功范例,以及台湾地区、印度和我国内地模仿其模式发展高新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科技工业园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本书由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作序。全书文笔流畅,理论联系实际,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指导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创新的读物,可供科技企业管理者、科技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者、实践者以及科技管理者阅读。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硅谷的形成 1 一、硅谷的社会环境 1 二、硅谷的发展初期 3 三、硅谷的繁荣时期 7 第二章 硅谷的企业创新 10 一、创新系统的五大要素 10 二、硅谷公司的创新风格 11 三、领导者在创新中的作用 12 四、硅谷公司运用创新组合 14 五、硅谷公司的创新模式 15 六、硅谷的创业团队 22 七、硅谷的创新评价系统 29 八、如何推动创新 31 第三章 硅谷的企业精英 33 一、惠普之道 33 二、半导体霸主——英特尔(Intel) 42 三、IT先锋——思科公司(Cisco System) 53 四、PC鼻祖——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67 第四章 硅谷成功的因素 73 一、斯坦福大学和特曼的作用 73 二、硅谷的文化 77 三、硅谷的风险投资 85 四、硅谷的企业家精神 96 五、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比较 98 六、硅谷模式总结 99 第五章 硅谷成功的模仿者——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 104 一、新竹科技工业园的诞生 104 二、新竹科技工业园的主导产业 105 三、新竹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原因 112 第六章 新竹科技园区与美国硅谷的合作 123 一、台湾留学人员技术团体在硅谷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123 二、新竹与硅谷在产业上实现互动合作 124 第七章 印度软件产业的崛起与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的发展 128 一、印度软件产业的崛起 128 二、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发展 134 第八章 英国剑桥科技园 138 一、剑桥科技园区形成的环境与背景——剑桥郡及剑桥大学 138 二、剑桥科技园区的楷模和先导——剑桥科学公园 140 三、剑桥科技园区的迅速发展——“剑桥现象” 141 四、剑桥科技园区的启示与借鉴 145 第九章 硅谷模式在中国内地的传播 146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146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性质、功能及特点 148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得的辉煌成就 153 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因 158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启示 162 六、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未来发展思路 163 第十章 中国硅谷——中关村科技园 166 一、中关村的诞生与发展 166 二、中关村科技园科技企业的运行特点 172 三、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环境的主要变化 176 第十一章 中国创新之谷——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5 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年建设成就 195 二、西安高新区创业孵化体系 202 三、西安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 212 四、西安高新区投资融资体系 218 五、西安高新区产业服务体系 228 六、西安高新区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234 第十二章 科技工业园五元驱动理论 240 一、政府部门的作用——构建科技工业园的环境创新体系 240 二、大学科技界的作用——科技工业园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 241 三、工商企业界的作用——构建科技工业园的技术创新体系 242 四、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构建科技工业园的创业孵化体系 242 五、投融资机构的作用——构建科技工业园投融资体系 243 第十三章 企业孵化器及其发展 245 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史 245 二、企业孵化器的组织形态演变 246 三、企业孵化器的生态环境 249 四、企业孵化器成功的基本原则 252 五、新经济下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 256 第十四章 构建科技工业园风险投资体系 261 一、风险投资是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 261 二、未来国内创业板的设立,将为发展风险投资创造机遇 263 三、拓宽吸引民间资本渠道,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步伐 265 四、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 265 五、建立科技工业园风险投资体系,推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266 第十五章 高科技企业五要素成长模式 268 一、高科技企业五要素成长模式 268 二、科技工业园是实践高科技企业“五要素成长模式”的最佳基地 268 第十六章 科技工业园创新资源的组织配置 270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270 二、科技工业园技术创新资源的组织配置 270 后记 274 参考文献 276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美国硅谷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经过最近2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它已成为全世界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典范和最有吸引力的科技中心。随着硅谷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许多国家纷纷模仿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硅谷模式的迅速传播,推动了全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 那么,硅谷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我以为一是硅谷不断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精神;二是敢于冒险、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三是支持创新和创业的风险投资。 我国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是模仿硅谷最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区。它们一是在形式上模仿,二是在本质上合作,三是在内容上创新。其共同的特点是两地均在硅谷有大量的工程师,并与岛内、国内的创业者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得新竹、班加罗尔与硅谷科技保持着同步发展。还有重要的一点,新竹是硅谷电脑和IC最大的代工基地,班加罗尔是硅谷最大的软件代工基地,因此,它们随着硅谷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实际上,中国大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探索创办科技工业园区的。1991年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们在模仿中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创新,使一批科技工业园区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并且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492亿元,财政收入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分别是1991年的106倍、112倍、118倍和103倍,工业增加值达1979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24%。10年来,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从7家发展到1252家,超过10亿元的达到142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为我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开拓、示范、辐射和带动的巨大作用。 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加剧,硅谷的发展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硅谷模式的成功模仿者新竹科技工业园与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如台湾由当初引进国外大企业到现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由过去以代工OEM为主到现在以宏为代表制造自有品牌高新技术产品。因此,有必要对硅谷、新竹、班加罗尔等世界著名的科技园区进行历史的、动态的、科学的、辩证的研究与分析。 景俊海同志在西安高新区工作了十余年,在科技工业园、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及风险投资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景俊海同志最近撰写的《硅谷模式的发展、模仿与创新》一书分析总结了美国硅谷的发展规律与运行特点,剖析了新竹科技工业园与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成功模仿的经验与运行特点,并对我国高新区的典型代表北京中关村和西安高新区的创新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科技工业园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该书无论对于科技工业园的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以及科技创业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学习硅谷并不断创新,继续保持高新区在10年创建中培育形成的锐意进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作风,把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我国科技工业园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也将拥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属于中国人的“硅谷”。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