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史(1949—2009)(上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史(1949—2009)(上册)
|
ISBN: | 978-7-5628-3417-5 |
条码: | |
作者: |
黄时进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8.00
折扣价:¥61.20
折扣:0.90
节省了6.8元
|
字数: |
352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1-01 |
|
内容简介: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分落后,今天,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学品生产、消费大国,本书将真实再现1949-2009这60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将实证研究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对当时内政外交、国民经济、人民群众的物质及文化生活等社会各重要方面的客观影响,同时通过“口述史”来再现新中国“石油人”和“化工人”的奋斗历程。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 录 第一章 1949年以前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概要……………………………………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石油与天然气发展史概要………………………………………1 第二节 中国近代石油化学工业概要(1860—1949年)……………………………3 第三节 吉化记忆(1949年以前)……………………………………………………5 第二章 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奠基阶段(1949—1957年)……………………………9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57年)政治经济概要…………………………9 第二节 新中国“一五”计划(1953—1957年)及石油化学工业奠基与发展情况 ………………………………………………………………………………11 第三节 此阶段石油化学工业对社会各重要方面的客观影响……………………31 第四节 吉化记忆(1949—1957年)…………………………………………………38 第三章 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体系形成及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54 第一节 “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期间(1958—1977年)政治经济概要…………54 第二节 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体系形成及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中 整体发展情况………………………………………………………………57 第三节 此阶段石油化学工业对社会各重要方面的客观影响……………………173 第四节 吉化记忆(1958—1977年)………………………………………………176 附 录 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大事年表(1949—1977年)…………………………2
|
精彩片段: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概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从有历史记 载的西周开始,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钻井、开采、集、输和加工应用上,都有过令后人骄 傲的创造与发明。 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和经济掠夺,辛亥革命后的军阀 混战,尤其是1931年开始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石油化学工 业无法得以正常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事上 发动全面内战,致使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停顿。“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回顾1949年以前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概要,对于我们理解新中 国石油化学工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很有必要。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石油与天然气发展史概要 我国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有着悠久的开采、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历 史。根据中国古代石油与天然气发展史大事记载:[1]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西周初年成书的《易经》中,有“泽中有火”的记载。 不少学者认为它反映了在大自然中油气苗燃烧的现象,并被当时的人们赋予了浓厚的 神秘色彩,用以占卜吉凶。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战国时期的李冰在四川兴修 水利、钻凿盐井。而后在临邛(今邛崃)的盐井中发现了天然气,当时称之为“火井”(《华 阳国志》)。公元前61年,西汉宣帝即位时,在陕西鸿门(今神木县一带)发现天然气井, 并立“火井祠”(《汉书·郊祀志》)。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文人杨雄著《蜀都 赋》,把火井列为蜀都的一大名胜。这是今日所见到的关于我国天然气井的最早文字记 载。公元54—92年,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第一次记载了陕 北三延(延安、延长、延川)地区的石油。公元1—2世纪,在1950年四川成都出土的东 汉画像砖中,有一幅“煮盐象”,生动地描绘出我国当时利用天然气熬盐的情景。公元2 世纪,东汉顺帝在位期间,在四川陵州(今仁寿县一带)钻凿盐井时遇天然气(《太平广 记》、《太平寰宇记》)。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曾亲自到临邛观看过天然气井。 据《异苑》记载,这口井燃烧时间长达三四百年。公元3世纪,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 中,第一次记载了酒泉、玉门一带油苗燃烧的“火泉”。史学家司马彪在《后汉书·地理 志》中,则进一步描述了这里油苗的产状和性质。公元3—4世纪,西晋时期的一些文人 曾写诗作赋,描绘火井壮观的气势(左思著《蜀都赋》、郭璞著《盐池赋》)。公元4世纪, 东晋常璩著《华阳国志》,较详细地记载了自秦汉以来四川天然气熬盐的情况。公元4 世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给四川成都的朋友写信询问天然气井的情况,此信的墨迹 汇辑在《王羲之临帖大观》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