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礼·军威·军魂——老兵的故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军礼·军威·军魂——老兵的故事
|
ISBN: | 978-7-5614-6510-3 |
条码: | |
作者: |
袁永生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特16开 |
定价: |
¥50.00
折扣价:¥47.50
折扣:0.95
节省了2.5元
|
字数: |
448千字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0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4-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四川省军区《国防时报》为十八大召开献礼而组织编写的我军革命老兵的传记或回忆录,属于丛书《老兵的故事》。本书分为《红星闪闪》、《抗日烽火》、《解放硝烟》、《抗美援朝》、《精彩人生》五篇,忠实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老一代革命军人的事迹。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篇 红星闪闪 向守志: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奠基人/张德陈松鹤 穿过硝烟的年月 ——记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胡继成的战斗生涯/胡继成康纲联 戎马当年伏鬼魔而今华彩饰山河 ——记开国将军王直的革命情怀/王银茂 方槐:昔日赤脚红军而今飞天将军/崔怀德 战争年代是英雄和平年代立新功 ——记老红军王定烈的传奇人生/谢万丁 半生戎马生涯半生桃李天下 ——老红军康立泽的峥嵘岁月/雅文 岁月留痕永不忘见证理想最辉煌/杨挺吴大勇 他是张闻天的警卫员/唐雪元 红军精神照后人 ——老红军莫异祥追忆难忘岁月/贾晓慧 我拿笛子当武器 ——老红军杨光明的艰苦长征路/杨光明韦健黎 龙潭虎穴探情报万千围困突重围 ——老红军程家奎的孤胆英雄路/唐雪元 从叫化子到武装部政委/湘戈 他是中国最小的红军/唐杜 千山风雨啸青锋军魂永存树丰碑 ——访四川省军区老红军肖延/唐雪元 长征路上的女红军/贾晓慧 农家少女踏上长征路 ——访女红军杨献珍老人/陈万龙 她是斯诺镜头下的红小鬼/湘戈 英勇顽强敢打硬仗指挥有方善打胜仗 ——记老红军范银柱的光辉人生足迹/沈鹤翔贾思怡 第二篇 抗日烽火 他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的参谋长/唐雪元 赤胆忠心永茂青/唐杜 他用一部“兵书”填补上古军事空白/卓成华李晓 从“小八路”到空军中将 ——记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将军/宋群基 铁马征程千万里红旗高扬志向坚 ——记福将余琳戎马倥偬的岁月/文九鼎 抱定革命跟党走青年工作铸辉煌 ——记老八路魏克的光彩人生/湘戈 钢铸的英雄铁打的汉 ——记特等战斗英雄张英才的戎马生涯/康纲联 浴血奋战建功勋革命精神照后人 ——记老八路冯玉真的光彩人生/郝仆 罗霄一曲壮山河无悔终身慰白头 ——新四军老战士陈星的传奇故事/黄文辉 赵得成——隐功埋名半个世纪的老兵/陈万龙 唱着军歌去战斗/陈强田胜强 “百姓有困难,刀山火海也要闯” ——记我的父亲、东北抗联战士贾诚/贾晓慧 骁勇善战屡立奇功 ——记战斗英雄刘尚武的峥嵘岁月/康纲联 跟随彭雪枫将军征战的岁月/田胜强 军功章见证他闪光的足迹 ——访离休干部、安徽省淮北市人武部原副部长宋洪国/陈万龙 第三篇 解放硝烟 当代儒将李来柱/卓成华 打太原——端掉阎锡山的老巢/王风游克娴 1949年,我随大军南下入川/张子英唐雪元 卫小堂:从放羊娃到人民英雄/康纲联 “神枪手”大智大勇闯匪营/湘戈 难忘大别山的艰苦岁月/唐雪元 战争岁月永生难忘/崔满福 战斗在钢铁运输线上/回金龙 居功不傲老英雄埋头奉献好党员/赵倡文 新婚五天去当兵隐功埋誉半世纪/张正 “做一位永远的布尔什维克” ——记六次大功荣立者、我的父亲熊锡德的传奇经历/熊军 战火中的青春 ——记解放军老战士王南的烽火岁月/王南黄佩文 “参加革命,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记“离休老工人”、老战士范安德/周兴建 血火丹心激扬军魂 ——记战地诗人贺犁丁/吴大勇 从童养媳成长起来的军地优秀机要干部 ——记离休干部、老战士徐佩忠的传奇人生/沈鹤翔 第四篇 抗美援朝 炒面加步枪照样打胜仗 ——访原志愿军第四十四师师长、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崔怀德 李汉:中国空军击落美军飞机第一人/宋群基 志愿军空军的“雄鹰”/翟边 张积慧击落美国“空中英雄”戴维斯始末/李名洲 叶定裕 神圣使命永生难忘 ——原志愿军王天羿当归国代表的难忘经历/王天羿 吴大勇 我用一把军号吓退英国皇家军/郑起 韩德彩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宋群基 英雄本色 ——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贾汝功 温铁汉 难忘战火硝烟的岁月/潘泽民 上甘岭上永远的坚守者 ——记志愿军神炮手、特等功臣唐章洪/陈骜 我在朝鲜当侦察兵的难忘岁月/陈玉政 为军旗增辉为党旗添彩 ——访志愿军一等功臣、 成都市河滨社区优秀党员贾汝功/沈鹤翔姚晶晶 战争岁月不愧功臣和平时代堪称楷模 ——访志愿军二等功臣、 绵阳市农科所优秀党员孔令科/袁永生沈鹤翔 身残志坚写忠诚自强不息真英雄 ——记志愿军老兵、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的感人事迹/唐雪元 朝鲜战地的宣传员和平年代的“播火者” ——记志愿军宣传干部丁适军的人生足迹/谢万丁 两赴朝鲜参战三十载戎马生涯/罗洪书 朝鲜战场立奇功古稀喜圆作家梦 ——记志愿军老兵吴善良的传奇人生/成相周 心中永燃不灭的火焰/薛昌津 戴孝出征的“阵地明星” ——记志愿军女兵、我的战友鄢红/吴大勇 第五篇 精彩人生 为了祖国的明天/向守志 奇气集胸臆豪情写丹青 ——读老红军杨挺暨夫人于淑娟的画/吴大勇 老骥奋蹄铮骨晌光明心底尽光明 ——记“红军诗人”杨光明/郑德厚 《原子弹日记》背后的故事 ——访二炮原司令员李旭阁中将/孙晓飞 从老报人到集邮家 ——记军队离休干部方衍/宁松勋 奉献者之歌 ——记“雷锋武将军”赵渭忠/斯苏民蒋必森 战场上青春闪光文坛上尽显才华 ——记志愿军老战士谢万丁的光彩人生/沈江 战争年代好威风和平年代谱新篇 ——记志愿军老战士文九鼎的感人事迹/谢万丁 青春永远闪光理想照耀人生 ——记志愿军女战士张贤能的人生足迹/吴大勇 我们为“最可爱的人”立传/林源森 笔枪赞英雄 ——战争文学生涯回忆剪辑/张永枚 战争年代多磨砺我以我笔写英雄/吴大勇 戎马一生爱国情/吴永孚 从志愿军小兵到中学高级教师 ——记重庆市第二十六中 退休教师刘登逸的光彩人生/汪如先沈鹤翔 上甘岭上立战功财会战线铸辉煌 ——记志愿军老战士李荣桂的瑰丽人生/丁适军谢万丁 “我的人生是充实的” ——记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魏永效/贾汝功 壮志与年华存收获随岁月增 ——记志愿军老战士、惠阳公安局淡水分局原局长李桂芳/聂彦青 从卫生员到大学教授 ——记志愿军老战士、重庆医科大学骨科专家向国元的璀璨人生/沈鹤翔 韦健黎 后记
|
精彩片段: |
穿过硝烟的年月 ——记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胡继成的战斗生涯 胡继成(口述)康纲联(整理) 每一个年迈的老人,无论社会地 位高低,无论家庭状况好坏,无论儿 孙是否孝顺,脑子里大都装了不少 甜蜜的往事。有人为仕途通达扬眉 吐气,有人为金钱财富心满意足,有 人为贤妻孝子备感幸福。许多成功 人士,脑海里都装着不少美好的记 忆。我的记忆,却有些与众不同,最美 好的记忆,似乎都是死里逃生。这些 难忘的梦,时常星星点点地闪烁在红 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 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场上…… 十六当红军十七当连长 我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大山中 一个普通农户家里,今年97岁了。 我刚满10岁时,父亲就患阑尾炎去 世了。母亲领着我们一家7口人过 日子,生活非常困难,我不满15岁就 帮人放牛去了。我当放牛娃时,革命闹到我们村里, 村里办起了苏维埃夜 校。我白天放牛、割草,晚上去上夜校,学了一年, 就脱盲了。有文化了,我 的心就大了,很快组织几个本家兄弟去参军,有一天 早上,我们把牛拴在 树上,就到本县游击大队投奔了红军。 我当红军后,开始在保卫局看押土豪、处置土匪 ,后调皖西北游击大 队给司令员吴宝珊当警卫员。我们在皖西北淠河打了 几仗后,编人红二十 五军七十四师。之后,我们经历了一次重大险情。时 任军长旷继勋带部队 在城外收割水稻,突然遭遇国民党部队袭击,我军猝 不及防,部队潮水般 涌进湖里,损失很大。战后,师长叫我到警卫营当保 卫连长。我说,我不会 当。师长说,这是命令,学着当吧!我没办法,只好 去了,那一年,我才17 岁。 1932年10月初,鄂豫皖根据地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胡宗南部以三四 个师的兵力,围攻我黄安地区根据地,接任旷继勋军 长的新军长蔡申熙不 到两年就战死了,革命形势非常危急。面对危局,张 国焘决定带主力转移 外线作战,带走了4个师和少共国际团2万余人,越过 平汉路,向西转移, 钻进了川陕边界的大巴山。主力部队撤走后,鄂豫皖 省委重建红二十五 军,我担任新建第七十三师二一九团三营七连连长。 血战庾家河陕南建苏区 我们红二十五军整编后,很快由l万多人发展到3 万多人。可惜,省 委错误地估计了革命形势,“左”倾盲动,攻打敌人 “中心城镇”,连遭失败, 兵力很快又大幅度减员。在寻找主力的长征路上,我 们红二十五军最危险 的一次事关生死存亡的反“围剿”战斗,是庾家河战 斗。 1934年12月9日,我们到达陕西雒南庾家河镇。 这时,我是第二二 三团的参谋。部队到达这里的次日上午,鄂豫皖省委 在驻地召开第十八次 常委会,研究在鄂豫陕边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 部队连续战斗几十 天,已经相当疲惫了。我一大早就出去找了一个当地 山民,让他沿鸡头关 大路侦察敌情。派出山民后,我赶紧到庾家河东山排 哨处等候消息。不到 半个时辰,我派出的山民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信, 说敌人大队人马跑步 直奔庾家河来了。我见情况不妙,立即派人跑步回军 部报告,同时马上指 挥排哨隐蔽散开,准备战斗。 敌人来得很快,去报信的战士刚走,敌先头部队 就赶到东山口,以一 个团的兵力,向我排哨阵地发起进攻。军部听到枪声 的同时,报信的哨兵 刚赶到。省委得到消息后,立即停止开会,指挥部队 迎战。徐海东副军长立 即带第二二三团驰赴东山,夺回了刚被敌人攻下的制 高点。军长陈子华和 政委吴焕先也分别带第二二四团、二二五团跑步抢占 了镇东南北两处高 地。这次奔袭的敌军,是蒋介石从开封用火车急运过 来的陈沛部第六十 师。 这次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敌我双方争夺的关键, 是庾家河东山的制高 点山梁。如果红二十五军守不住这道山梁,就可能被 敌军火力压至河谷 底,全军覆没。幸好当时红二十五军的武器装备已经 较好,每个连已配备 9挺机枪。战斗中,军长陈子华、副军长徐海东都身 负重伤,第二二四团团 长叶光宏一条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此团七连 的一挺机枪和敌人对 射,一连牺牲3名射手,始终没有停止射击。这次战 斗从上午一直打到黄 昏,毙伤敌300余名,我们自己也伤亡100多人。经过 20多次反复冲杀, 终于将强我20倍的敌军打退,脱离了危险。 庾家河战斗的当天晚上,我们即转移至陕西洛南 县蔡家川掩埋烈士, 安置伤员,整编部队,一夜之间便做完了现在恐怕要 一个月才能做完的 事,又开始和敌人进行运动战,很快在陕南镇安、山 阳、洵阳、郧西一带,建 立了苏区根据地。 改编当“八路”首战平型关 红二十五军长征率先到达陕北后,在永坪和刘志 丹领导的红二十六 军、红二十七军整编,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团,原3个军编制取 消,依次改编为第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八十一师。 “西安事变”后,中国工 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我第十五军团与 一方面军第一军团、 陕南原第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合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原十五军团随之 变为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部队改编后,我由军团部 作战科长改任第一一 五师六八八团二营副营长。 部队改编后,华北战局危急,我第一一五师立即 东渡黄河,挺进华北 抗日前线。我们过黄河后,在山西运城坐小火车北上 ,过侯马、临汾、太原 至原平下车时,日军已占领大同、呼和浩特,其先头 部队已进至雁门关、平 型关以北一线,形势相当危急。 P9-11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