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第2版) - 万卷方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第2版)
万卷方法
|
ISBN: | 978-7-5624-5285-0 |
条码: | |
作者: |
罗伯特·F·德维利斯著 魏勇刚 席仲恩 龙长权译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2-5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
字数: |
163千字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71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6-01 |
|
内容简介: |
测量是社会和行为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不论研究的其他方面计划和执行得多好,测量可以使一项研究成功或者失败。《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第2版)》采用图表、类比,以及大量量表编制方面的实例,使复杂的统计和测量学原理直观明了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为读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范本。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1 概 貌 测量概述 社会科学中的测量史源 几个早期的例子 统计方法的出现和智力测验的作用 心理物理学的作用 测量的后继发展 基本概念的演进 智力测验的演进 心理统计方法领域的扩展 测量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 理论与测量的关系 理论量度与非理论量度 量 表 量表并非个个造来平等 劣质测量的代价 小结与预览 2 解读潜变量 建构及其量度 作为项目成绩造因的潜变量 路径图 图示约定 量表编制过程中的路径图 测量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经典测量模型的假定 平行测试 其他模型 练 习 3 信 度 连续值项目与二值项目 内部一致性 阿尔法系数 协方差矩阵 多项目量表的协方差矩阵 阿尔法系数与协方差矩阵 另外一个阿尔法系数公式 信度系数与统计力度 基于量表分数相关程度的信度 信度系数的复本进路 信度系数的折半进路 信度系数的项目成绩标准化进路 信度系数的历时进路 概化理论 小 结 练 习 4 效 度 内容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与正确性 建构效度 建构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的区别 相关系数多高才算展现了建构效度 多特质—多方法矩阵 表面效度又是怎么回事儿 练 习 5 量表编制指南 第1步:明确你到底要测量什么 理论有助于明确所测内容 特定性有助于明确所测内容 明确量表应包括的内容 第2步:建立一个项目池 选择反映量表目的的项目 项目冗余 项目数量 开始编写项目 优良项目与劣质项目的特性 正面表述的项目与负面表述的项目 小 结 第3步:决定项目形式 瑟斯顿治标法 古特曼治标法 由等权项目构成的量表 备择反应选项的最佳个数 反应形式的具体类型 第4步:请专家评审最初项目池中的项目 第5步:考虑把效验性项目包括进去 第6步:在样本身上施测项目 第7步:评价项目 对项目表现情况的初步检查 因素分析 阿尔法系数 第8步:优化量表长度 量表长度对信度的影响 “差”项目对量表的影响 调整量表长度 分裂样本 练 习 6 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概貌 因素分析概念类比 因素分析的概念 提取因素 因素旋转 因素解释 主成分与共同因素 成分与因素的异同 确认性因素分析 量表编制中因素分析的使用 样本大小 结 论 7 项目反应理论概述 项目难度 项目区分度 猜测度 项目特征曲线 IRT的复杂性 何时使用IRT 等级性项目 项目功能差异 结 论 8 广阔研究背景下的测量 编制量表之前 寻找现存工具 在总体背景下审视建构 决定量表的施测模式 在其他量表或程序的背景下考虑所开发量表 量表施测之后 数据分析 数据解释 概括性 最后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现行效度理论的外延和内涵
|
精彩片段: |
在以上每个情境中,对具体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一开始便都遇上了测量问题。尽管他们谁也不是主要对测量本身感兴趣,但是,他们中的每一位在处理主要的研究目标之前,都必须找到一个能量化特定现象的方法。可是对于每一种情况,“现成的”测量工具要么不合适,要么不存在。几位研究者都认识到,如果他们随便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就要冒获得的数据不准确这个风险。因而,似乎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动手,编制自己的测量工具。 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都遇到了类似的难题。对于这类难题常见的反应是:依赖现有的、可能不合适的测量工具,或者假定那些新近编制的“看起来”不错的问卷项目可以用来进行测量。常见的借口是:编制可信、有效测量工具太难,不熟悉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或者无法得到如何编制测量工具的实用信息。为了获得量表编制技能,研究者很可能要么去阅读那些非常艰深、主要为测量学专家编写的资料,要么阅读那些过于笼统不可使用的材料。本书旨在为这类研究人员再多增加一个选择的对象。 测量概述 测量是一个基础性的科学活动。我们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人、物、事件和过程的知识。要弄清楚这些观察结果,常常需要对它们量化,即要求我们测量那些我们有科学兴趣的事物。测量与其所服务的广泛的科学问题相互作用,二者间的边界常常察觉不清。测量过程中,当需要探测或凝练一个新的对象时,或者,当怎样量化一个现象可以对认识该现象提供新的启示时,二者间的交互作用就发生了。例如,史密斯、厄普及德维利斯(Smith,Earp&DeVellis,1995)调查了妇女对受虐的感受。根据理论分析建立的先验模型暗示,受虐的感受有六个不同的侧面。旨在编制一个测量这些感受的量表的实证工作显示,在受虐和未受虐的妇女中,一个简单得多的概念贯穿其中,透彻地解释了研究对象为什么对测量所用的40个项目中的37个作出这样的回答。这一发现暗示,对于研究人员看作是变量复合体的概念,该社区中的妇女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单一的、广泛的现象。于是,我们在设计关于妇女受虐感受的测量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了关于感受结构的新东西。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