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丛书
ISBN:978-7-306-04540-9 条码:
作者: 张斯虹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2.00  折扣价:¥20.90
折扣:0.95 节省了1.1元
字数: 173千字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数: 20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本书在分析 我国当前学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在分析“介入”与“嵌入”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挖掘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路径选择的优势,以学校社会工作和高校学生工作的契合为出发点,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综述
一、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是必然选择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可行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具体模式

第二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及其内涵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
二、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l
一、美国经验
二、欧洲经验
三、亚洲经验
四、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第四节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革新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革新成果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革新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力与挑战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内涵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在国外的历史与实践发展
一、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实践发展
二、日本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实践发展
三、英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实践发展
四、国外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总结
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
二、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学校社会工作嵌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异同点
二、学校社会工作嵌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必要性
三、学校社会工作嵌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可行性
四、学校社会工作嵌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路径

第四章 制度性嵌入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制度性嵌入模型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阐述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运用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制度性嵌人模型的构建
一、制度性嵌入模型的引入
二、制度性嵌入模型的体系架构
三、制度性嵌入模型理论的阐述
第三节 制度性嵌入模型应用的特点与价值
一、制度性嵌入模型应用的特点
二、制度性嵌入模型应用的价值
三、制度性嵌入模型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未来及局限

第五章 制度性嵌入模型实务
第一节 成长动力营项目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目标
三、服务开展
四、服务评估
五、项目管理与展望
第二节 岭南文化行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理念
三、项目内容
四、项目评估
第三节 汶川行――汶川震后社区重建计划科研
考察与志愿服务活动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理念
三、项目内容
四、项目评估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发现
一、理论研究
二、实务探索
三、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第二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工作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在当前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其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学习和研究高校学生工作,对本书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中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第一节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及其内涵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即高校学生工作,从产生源头来看可以追溯至建党初期和根据地的军政学校及其他一些培训机构。但严格意义上讲,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从新中国诞生时开始,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对旧时代大学进行改造。基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高校学生工作重点突出的是马列主义教育。1952年,全国高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为开展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专门设立了政治辅导处。直到“文革”期间,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一直是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存在,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是政治教育及其有关的活动,这一时期学生工作就是“学生政治思想工作”。
  (二)拨乱反正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和高校对此前学生工作片面强调政治教育进行反思,之后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德育部分,使其不再具有凌驾于一切学校工作之上的特权。从这时开始,由此前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逐渐改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德育首位”。这一时期的“学生工作”就是“德育”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与学生相关的管理事务日趋增多。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事务,全国高校普遍增设了学生工作部(处),此时的高校学生工作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即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学生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宗旨。学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及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虽然此时的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被分开提出和界定,但是学生管理仍然是服务于学生教育的。
  (四)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启,高校的毛入学率不断增长,到2004年已超过15%。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进一步分化,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一些未曾遇到的或长期忽略的问题凸显出来。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