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应急调配关键技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应急调配关键技术
ISBN:978-7-5641-4185-1 条码:
作者: 李杰友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8.00  折扣价:¥36.10
折扣:0.95 节省了1.9元
字数: 311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25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7-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重点探索塔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理论及关键技术,紧密结合我国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极端匮乏、干旱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从研究区的供需现状和缺水形势着手,揭示不同等级的干旱致灾效应,揭示干旱等级与流域来水频率的关联及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增加流域内的地下水开采、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和渠系防渗工程、改变供给优选等级、改变工农业用水比例等多个开源节流思路,构建在极端旱情下各种工程措施下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并建立应急调配方案评价的数学模型;对在不同干旱等级情况下的多个应急方案进行优选,以实现水资源的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为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流域水资源规划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学科、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农业工程及水利工程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从事水资源管理领域、水土保持工程及环境保护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2水资源优化配置(3)
1.2.1国外研究进展(3)
1.2.2国内研究进展(6)
1.2.3水资源配置的发展模式(8)
1.2.4水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9)
1.2.5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趋势(11)
1.3水资源配置的原则(12)
1.3.1有效性原则(12)
1.3.2公平性原则(13)
1.3.3可持续性原则(13)
1.3.4统一协调性原则(13)
1.3.5可接受性原则(14)
1.4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14)
1.4.1研究内容(14)
1.4.2研究方法(14)
1.4.3技术路线(15)
1.5本章小结(15)
2塔河流域极端旱情条件下水资源应急调配理论体系(17)
2.1干旱评价指标选取及干旱等级划分(17)
2.1.1干旱评价指标选取(17)
2.1.2干旱等级划分方法(18)
2.2水资源系统及构成(20)
2.2.1水库(20)
2.2.2灌区(20)
2.2.3工业用水(21)
2.2.4城乡生活用水(21)
2.2.5引水渠道(21)
2.3WEAP模型原理(22)
2.3.1WEAP模型的水资源系统构成要素(22)
2.3.2WEAP模型运算流程(25)
2.3.3运算法则(27)
2.4极端旱情条件下水资源应急调配原则和目标(28)
2.4.1应急调配原则(28)
2.4.2应急调配目标(29)
2.5应急调配方案评价模型(29)
2.6本章小结(31)
3塔河干流的水资源系统要素分析(32)
3.1流域概况(32)
3.2水资源系统要素评价(34)
3.2.1降水(34)
3.2.2冰川(35)
3.2.3蒸发(35)
3.2.4河道(36)
3.2.5径流(40)
3.2.6水资源量及水质(42)
3.2.7水资源可利用量(49)
3.3干旱等级划分(53)
3.4水资源分区(56)
3.5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56)
3.5.1现状年供水结构分析(56)
3.5.2现状年用水结构分析(57)
3.5.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57)
3.6水文循环(59)
3.7生态问题(61)
3.8本章小结(62)
4叶尔羌河流域的水资源系统要素分析(63)
4.1流域概况(63)
4.1.1地形地貌(63)
4.1.2气象(64)
4.1.3河流水系(65)
4.1.4社会经济(65)
4.2水资源系统要素评价(66)
4.2.1降水和蒸发(66)
4.2.2河流泥沙(67)
4.2.3水资源总量(69)
4.2.4水资源可利用量(74)
4.3干旱等级划分(75)
4.4水资源分区(77)
4.4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78)
4.5水文循环(79)
4.6生态环境(80)
4.7本章小结(81)
5水利工程现状及需水分析(82)
5.1塔河干流流域(82)
5.2叶尔羌河流域(84)
5.3塔河流域社会经济指标(88)
5.3.1阿克苏河流域(88)
5.3.2塔河干流流域(90)
5.3.3叶尔羌河流域(92)
5.4生活生产需水量(95)
5.4.1阿克苏河和塔河干流流域(95)
5.4.2叶尔羌河流域(95)
5.5生态需水量(97)
5.5.1阿克苏河和塔河干流流域(97)
5.5.2叶尔羌河流域(100)
5.6需水总量(100)
5.7本章小结(101)
6塔河流域不同干旱等级下缺水模拟分析(102)
6.1阿克苏河流域及塔河干流WEAP模型构建(102)
6.1.1构建要素(102)
6.1.2运行规则(106)
6.2塔河流域不同干旱等级下基准年模拟结果及分析(108)
6.2.1干旱年的基准年模拟结果及分析(108)
6.2.2重度干旱情况的基准年模拟结果及分析(121)
6.2.3特大干旱情况的基准年模拟结果及分析(132)
6.2.4不同干旱等级下对比分析(143)
6.3叶尔羌河流域的WEAP模型构建(145)
6.3.1河流来水量(146)
6.3.2需求点概化(147)
6.4不同干旱等级的基准年模拟结果及分析(147)
6.5本章小结(176)
7塔河干流区不同干旱等级下的水资源应急调配方案优选(177)
7.1优化调配方案集的设定及供需分析(177)
7.1.1方案一: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177)
7.1.2方案二:增加地下水开采(179)
7.1.3方案三:改变优先顺序(179)
7.1.4方案四:组合方案一与方案二(180)
7.1.5方案五:组合方案一与方案三(180)
7.2塔河干流区各优化调配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181)
7.2.1方案一(181)
7.2.2方案二(186)
7.2.3方案三(190)
7.2.4方案四(193)
7.2.5方案五(197)
7.3本章小结(199)
8叶尔羌河流域不同干旱等级下的水资源应急调配方案及优选(200)
8.1应急方案集设定(200)
8.1.1增加地下水开采(200)
8.1.2高效节水工程和渠系防渗工程(200)
8.1.3考虑不同农业比重(201)
8.2各方案缺水分析计算(203)
8.3方案的比选(205)
8.4优选方案分析(206)
8.4.1目标函数结果(206)
8.4.2方案评价(210)
8.5模拟结果及分析(211)
8.6方案的合理性评价(239)
8.7本章小结(239)
9实施的保障措施(240)
9.1供水保障对策(240)
9.2供水保障措施(241)
参考文献(244)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