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青春护航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
ISBN: | 978-7-5628-3502-8 |
条码: | |
作者: |
韩晓燕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8.00
折扣价:¥43.20
折扣:0.90
节省了4.8元
|
字数: |
384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7-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与共青团闵行区委员会联合出版,收集了闵行区试点工作中的优秀社工案例,按照“再犯预防、临界预防、提前预防”这三级预防分类编撰成册,各个案例由基本情况及背景资料、故事分析、工作目标与服务计划、服务干预过程、服务成效评估、服务点评六部分组成。本书将是闵行区试点工作中实务社工们以及其他人士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将有助于试点社工们更好的服务各种有需要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增加服务手段、提升专业能力,最终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成效。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上篇再犯预防篇100 1奔向阳光100 2拨动心灵之弦100 3成长的足迹100 4穿越迷雾100 5从错误中学会成长100 6多一些关爱100 7放飞梦想100 8回家100 9姐姐,谢谢!100 10迷途知返100 11你的未来不是梦100 12生命不言败100 13收获新生100 14微笑着离开100 15小杨的转变100 16心灵的轨迹100 17阳光总在风雨后100 18隐形的翅膀100 19远离毒品重塑新生100 20在关爱中追逐理想100 21重享关爱100 22重新起航100 23走出迷途100 中篇临界预防篇100 1被爱与尊重100 2点亮心灵之灯100 3改变,其实不难100 4关爱是这样播撒的100 5孩子长大了100 6张开翅膀梦想开花100 7坚冰可摧100 8迷途羔羊知返100 9受伤的雏鹰再度飞翔100 10小军转变了100 11携手跨越人生之坎100 12扬帆100 13展翅阳光下100 14一个人的明天100 15用爱心融化心中的坚冰100 16展开翅膀100 17找准方向乘风破浪100 18重组家庭少女的选择100 19从自卑走向自信100 20戒断网瘾重塑信心100 下篇提前预防篇100 1春天里的阳光100 2认同的力量100 3真情暖人心100 4找准生活新方向100目录 目录5细节成就不同人生100 6做最好的自己100 7求知胜享乐100 8“折翼小鸟”重回蓝天100 9新的开始100 10亲情回归100 11心灵沟通100 12孩子,你能行100 13发掘潜能寻找自信100 14寻找缺失的父爱100 15奔向理想100 16勇于面对未来100 17点滴100 18良好沟通是美好生活的开始100 19做自己最钦佩的人100 20自信,能够战胜一切困难100 附录为青春护航社工推荐阅读 的书籍100 参考文献100
|
精彩片段: |
本书是上海市闵行区社工们多年努力和思考的汇聚,是他们对社会工作理念坚守的见证,是社会工作理论与本土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预防科学理论对偏差行为青少年服务的创新运用。 一、 社会工作理念的坚守——助人自助、整合资源、人在情境中一天,一个年轻人到海边散步,正值退潮,沙滩上留下不少被冲上岸的海星。年轻人不忍海星枯死,小心地逐一把海星扔回大海。 一位过路人嘲笑他说:“留在沙滩上的海星那么多,你救得了多少呢?不如让它们自生自灭算了!” 年轻人认真地对过路人说:“虽然我不能救回所有的海星,但是对每只被放归大海的海星来说,这就是一次生存的机会!” 年轻人的热诚与毅力,感动了海边的一群人,他们一同参与到救助海星的行动之中…… 这就是《拾星者的故事》,每一位社工都是这样的拾星者,而每一位行为偏差的青少年都有权利和有需要成为那颗被放归大海的“海星”。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包含两个方面:从社会使命来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坚守社会正义为己任。从专业使命来看,强调“助人自助”,“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工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可以说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自助”则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案主的社会资源,挖掘案主自身的潜能,协助有需要的人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是社会工作的目标。 “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呼唤社工成为拾星者,而如何做到“助人自助”,做好“助人自助”,也是每一位社工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探索的,这本案例精选里的故事就是社工们探索的成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农民,他的家产是17头羊。临终前,他嘱咐将这些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一半,二儿子分三分之一,小儿子分九分之一,条件是不许把羊杀掉或卖掉。” 正当三个儿子为如何按照父亲的遗嘱分配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恰好来了一名社工,于是三个儿子向社工询问该如何分配。 社工从他们的邻居家借了一只羊,这样共有18只羊了。 三个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进行了分配:老大得9只,老二得6只,老三得2只,一共17只。最后剩下的那只由社工还给邻居。 这个经典的故事告诉我们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整合资源。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帮助案主更好地发挥潜能,达到助人自助、自强、自立的目标。 整合社会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对于人的行为而言,社会环境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与受本能驱动的动物行为一样,人类行为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并与之展开积极互动,而正是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人类行为塑造成型。由此可见,社会环境与遗传基因因素一样,对于人类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著名术语。当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两者失衡时,社会工作可以协助个人改变,也可以推动家庭、朋辈群体、组织、社区等个人发展所在系统的改善或改变。 作为社会动物,除了那些极端的、在与世隔绝环境中成长的案例(如狼孩)外,每个人几乎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化历程。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形成自己的人格,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掌握社会经验与规范,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通过社会化,婴儿从一个“似人的生物”转化成社会的存在,形成了社会期待的行为模式、语言、技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与一系列社会角色。从本质上说,社会化也是社会控制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在于诱导与协助个体融入社会系统之中。 社会功能这个概念主要来源于社会互动和角色理论,即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人们将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发展成有所创举以及有所贡献的社会成员。社会角色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点,也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系统的联结点,通过评估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社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与着力支点。 另外,“人在环境中(PersoninEnvironment)”或“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是社会工作中,用来描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人在环境中”的组织结构可以为案主提供一个简要的描述,涵盖其人际、环境、精神和生理健康问题等诸多方面,从而为社工提供一个普遍性的分类评估框架。该系统的运用对于帮助社工正确理解与定义社会功能有很大的作用。在社会工作实务中,能否整合外来技术和本土文化,根据服务双方与环境的各自状态和变化展示实践智慧,已成为判断社工实力的重要标志。
|
书 评: |
|
其 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