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下参与法律机制研究:基于对中国的考察( 民商、经济法学著作) - 民商、经济法学著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WTO下参与法律机制研究:基于对中国的考察( 民商、经济法学著作)
民商、经济法学著作
|
ISBN: | 978-7-5620-4843-5 |
条码: | |
作者: |
彭德雷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29.00
折扣价:¥26.10
折扣:0.90
节省了2.9元
|
字数: |
2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84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内容简介: |
作者彭德雷通过自身留学和研修经历,对WTO前沿问题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在与WTO专家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对中国的考察为视角,对WTO下参与法律机制进行了研究。全书共有五个章节,分别从WTO法律机制参与的维度与挑战、WTO中国参与的法律实践、WTO主要成员的参与法律机制、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构建以及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五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作者的研究成果。书中有前沿的热点问题、重要国家的制度介绍、典型的WTO案例、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大量直观的图标,为来自不同领域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书为中国在WTO下的参与法律机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序 内容摘要 导 论 一、论题研究背景 二、论题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论题创新之处 第一章 WTO法律机制:参与的维度与挑战 第一节 WTO立法决策机制 一、WTO法律体系的划分与澄清:立法与司法 二、WTO下“参与法律机制”的界定 三、WTO立法决策机制的法律依据和影响因素 四、WTO立法决策的新实践:多哈回合谈判 五、WTO立法决策参与的新趋势:谈判集团的出现 六、WTO立法决策机制的简要评述 第二节 WTO司法争端解决机制 一、WTO司法争端解决中的磋商 二、WTO司法争端解决中的专家组 三、WTO司法争端解决中的上诉机构 四、WTO司法争端解决中的执行 五、WTO司法争端解决机制的评述 第三节 中国在立法决策与司法争端解决参与中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在立法决策参与中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在司法争端解决参与中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WTO下中国参与的法律实践:立法决策与司法争端 第一节 WTO下中国立法决策参与实践 一、WTO/GATT下中国立法决策参与 二、入世后中国的立法决策参与 三、WTO下中国立法决策参与评述 第二节 WTO下中国争端解决参与实践 一、 中国在磋商程序中的参与:欧盟、美国、加拿大诉中国金融信息案 二、中国在专家组程序中的参与:美国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措施案 三、中国在上诉机构程序中的参与:中国诉美国对某些产品双反措施案 四、中国在执行程序中的参与:申诉方与被诉方 五、WTO下中国司法争端解决参与的法律评述 第三节 WTO下中国参与争端解决中的三个焦点议题 一、法律解释:以GATT第20条可用竭自然资源例外为例 二、先例制度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 第三章 WTO主要成员的参与法律机制:核心五成员 第一节 WTO下发达国家成员的参与法律机制 一、WTO下美国的参与法律机制 二、WTO下欧盟参与法律机制 三、WTO下澳大利亚的参与法律机制 第二节 WTO下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参与法律机制 一、WTO下巴西的参与法律机制 二、WTO下印度的参与法律机制 第四章 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构建:内部与外部 第一节 WTO下中国内部参与法律机制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WTO多层贸易治理体系的引入 二、WTO下政府参与法律机制 三、WTO下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参与法律机制:以WTO咨询中心为例 四、WTO下行业协会参与法律机制 五、WTO下企业参与法律机制 六、WTO下律师参与法律机制 七、WTO下专家学者参与法律机制 八、WTO下中国法律教育 第二节 WTO下中国外部参与法律机制的构建 一、参与和组建WTO谈判集团 二、善于借助国外律师团队 三、通过促贸援助增强国际影响力 四、善于利用WTO机构的自有资源 五、善于借用国际著名学者的有利观点 第五章 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价值:国内治理与国际善治 第一节 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国内治理价值 一、国内治理的基本理论 二、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国内治理价值 第二节 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国际贡献 一、国际善治的基本理论 二、WTO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国际贡献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
精彩片段: |
序 WTO规则是现今处理国际贸易问题最重要的国际规则之一。经过马拉松式的复关和入世谈判,2001年,中国终于成为WTO的一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趋势使得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法律外交的新思维要求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司法、国际立法和国际执法。WTO规则无疑是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重要法律依据。本书在研究中将中国在WTO中的参与划分为“立法”参与和“司法”参与。作者在对国内外文献和观点系统梳理和评析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案例,深入考察中国入世以来在WTO中的参与实践,揭示了其中的不足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作者通过广阔的研究视角,比较了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成员的参与法律机制,以及像巴西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参与法律机制。这些研究可为提高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能力提供借鉴。与此同时,对于巴西和印度法律制度的考察,可以作为WTO背景下认识金砖国家法律制度的一个窗口。本书的一大贡献是较为系统地提出了WTO框架下中国参与法律机制的具体构建,这一分析框架为人们今后研究WTO参与机制提供了较为宽广的基础。需要指明的是,与经合组织(OECD)不同,WTO并不是一个“富人俱乐部”,因此,中国在WTO框架下参与法律机制的建立和参与能力的提升,对国际善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引入“非国家行为体”和“双层次博弈”理论,指明中国在WTO实践中参与能力的提升,不仅是指政府参与能力的提升(尽管WTO是政府间国际组织),而且包括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律师、企业、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在内的各类主体参与能力的整体提升,“非国家行为体”的力量应得到重视。从WTO透明度原则到实践中的公众论坛,直至最近引入的庭审旁听制度,都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提供了通道。可见,WTO参与能力是一种国家“综合软实力”的体现。 本书作者曾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往澳大利亚深造1年,这段经历对于研究澳大利亚在WTO中的参与实践部分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作者在商务部研修的经历也使得其保持了对WTO前沿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这些对本书观点的形成帮助颇多。 本书作者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德雷虽然只是初出茅庐,但是在WTO法领域已是建树颇丰。迄今为止,他已经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相关成果还获得了“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有关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希望德雷在今后的征程中,继续保持读书期间的那份执着与追求,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是为序。 胡加祥 2013年4月12日
|
书 评: |
|
其 它: |
|
|
|